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大学教学改革 >简述中学生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简述中学生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16880 浏览:721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初中科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作为老师应抓住科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本人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在教学中对此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科学;思维能

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GetFullDomain}

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本文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就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思维学习环境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具有安全和自由的心理环境才最适宜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就曾经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在呼吸”,这充分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摒弃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强制性命令,以及“师道尊严”的权利主义,更不能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为学生充分发展创设能够自由表达、自由发挥、自我评价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提高开放性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获取课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予以善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同时,对于学生的正确见解提出表扬与肯定,保护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对于学生不正确的回答,则应该循循善诱,通过各种实例引导分析,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创新品质,切忌采用挖苦批评的讽刺性语言,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二、在兴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前提,能力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应用技能等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定是由某种动机而引起的,而兴趣则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主要前提。在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和探讨的问题。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在文本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激发学生的矛盾心理,将他们引入一种问题式情境,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不拘泥于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知识灌输”为“思维引导”,帮助学生清除原有的思维定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在探究“铁为什么生锈”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铁钉哪些地方容易生锈?哪些地方不容易生锈?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并提出检测设:与空气有关?还是与水有关?教师可以在学生检测设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取三个密封的试管,A试管中是干燥的空气,B试管中是蒸馏水,C试管中是少量的水,然后将铁钉分别放入其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问题应新颖有趣;②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③问题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④问题应具有适当的难度。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促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打破传统固化、单一的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时,很多学生对“转化与守恒”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两者之间互相矛盾,既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那为什么还能守恒呢?这是很多初学该章节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就说明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仅仅从某种能量自身考虑,而忽视了能量的整体,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绝对化。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散自身思维能力,不但要从整体上考虑问题,而且要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往往会从单一势能或单一动能出发,而忽视了能量的总体性,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教学中的思维矛盾,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思维是科学思维中的重要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科学教学研究中,会遇到很多类似于边缘科学的超现实的实验条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以再现这种实验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抓住实验研究对象的本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实现研究对象和实验条件的理想化,构建理想的实验模型。例如,在教学“势能”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认为物体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才是热能,而对于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等人体无法感觉的能量,就无法理解了。由于势能比较抽象,所以需要学生在理解势能概念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展自身的想象思维,即:将能量作为一个整体印在脑海中,然后将这一无形的势能附着于有形的物体上,并将无形的势能抽象成有形的概念,从而加深学生对势能概念的理解与把握。由此可见,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五、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新课标提倡合作与讨论,讨论是一种帮助学生突破错误思维,建立新观念的有效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明晰自己的想法和思想。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可以使学生在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有利于培养他们灵活的表达能力和犀利的批判思维,推动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力学”知识时,其中对于“力”大小的分析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可以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将学生不解的知识点汇编为习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按照观点划分小组,小组成员经过合作交流后,要说出对方观点的错误和不足,最终总结出正确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广大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金伯明.新课标下初中科学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8).
吴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费要水.初中《科学》新教材新意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