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方言学 >试议可视性对电视新闻节目可视性

试议可视性对电视新闻节目可视性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4083 浏览:108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电视新闻通过视听语言向观众呈现事实,这一特征决定了画面内容可视性在这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观众在面对电视媒体时无须自我想象,所见即所得。新闻节目又起着控制舆论向导,设置传播议题的作用。因此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向导是现在的电视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报道内容、画面内容、镜头运动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关键词:可视性;电视新闻;画面语言
1005—5312(2012)27—0155—01
电视新闻通过视听语言向人们讲述新闻事实,由于其依靠屏幕向受众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其可视性的主要特征。和文学有根本的不同,影视在叙述事件、描绘景物或是提出观点的同时,也恰恰是对其证明的时刻。像苏联著名电影理论家谢·金兹堡说的:“所有的感官都给我们提供有关周围环境的变化的信息,它们的使命也正在这里。但是视觉器官在其中占着重要的位置。”①当文学作品为我们描述了一片秀丽景色或是一位闭月羞花的女子时,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对这些景象事物的认识。但是作为影视作品,则要求在第一时间提供可视性画面。天有多蓝,草有多青;女子眼睛多大,嘴唇多薄,这些都是要在具体的画面中展示给观众的。
观众在面对电视媒体时并不需要过多的自我构建与想象,而是所见即所得。但是让观众看什么,怎么看,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使电视新闻能够提高其思想性,指导人们的生活,树立正确的向导,是每个电视工作者都应该不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一、报道内容的可视性

现在很多的电视新闻都只注重文字方面报道,流于针对解说词拼凑画面的弊病,而忽视了电视新闻画面的可视性。电视观众是“看”电视,不是“听”电视,这种根据文字稿件配画面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两种语态的分离。所以电视新闻首先应该做到画面内容有吸引力。如果没有具有说服力的、丰富的画面,即使解说再怎么绘声绘色,也不能构成一条好的新闻节目。如2011年1月有一条报道新农村文化艺术展的新闻,几十秒钟的内容几乎没有一个完整呈现展出情况和参展作品的画面等等,大部分内容都是领导讲话、观众进进出出、展厅布置全景,以及主办方、艺术家和参观者的采访。这样一条新闻如果把画面关掉,只听声音也完全不会影响对有关消息的获取,画面在这里的作用就被严重的削弱了。与其通过解说和采访对展品夸夸其谈,不如给出具体画面,让观众自己欣赏评价。
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1年10月,河北台的一条《晒被子晒出文明乡风》的新闻,说的是任丘市辛中驿镇的张施村举行了一场晒被子比赛。在这条新闻中,记者前往进行报道,抓住比赛现场的活动景象,将对于人们的动作、表情等大量可视信息反映出来,同时也将这个活动背后的意义整个挖掘了出来。这条新闻通过具体的镜头呈现,展示了整个比赛过程,形成了叙事的镜头序列,有起因,有发展,有结果,给观众一种可体验的感受,因此看起来既新又活。

二、画面造型的可视性

优秀的电视新闻的画面形象都具有很强的扩张力,能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如何通过镜头记录下生动、新颖、鲜活的画面,怎样运用电视摄像的技术优势和特长去表现电视画面,值得每个新闻工作者认真思索,详细研究的课题。
首先,电视新闻画面要稳、准、清、匀。电视新闻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由于特殊性的原因,最基本的要求是将画面记录下来,对用光,构图不可能过多讲究。但是大多数其他的电视新闻还是应该注意这方面规则的,因此编辑、记者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敏感和意识。
其次,要注意多角度、多景别、多视点,突出主体;画面造型和拍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拍摄角度的作用在于赋予一切事物的形状,即被同一样东西也可以由不同的拍摄角度

源于:论文发表网www.udooo.com

完全不同的画面。这就是电影所特有的强有力的性格化手段,它绝不是单独的再现,而是真正的创造。”②这里所谓“真正的创造”即是美学要求。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拍摄新闻画面,给观众的感觉就不仅是了解新闻,还能引起观众进一步思考新闻,在提高可视性的基础上,发掘思想性。
最后,手法多元化,充分利用电视的多种表现元素。好新闻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形式要为内容怎么写作,二者达到和谐统一。电视新闻要有可视性就要综合运用同期采访、现场报道等多种元素共同表现。比如获奖新闻《北京二环路改造竣工通车》。二环路正式竣工通车当天,记者在“东四十条”立交桥上作了现场报道,对二环路建设全貌进行了全面报道。随后记者从十条立交桥出发,驾车绕二环路一圈,亲自体验了改造带来的感受,也让观众随着一起目睹了全立交、封闭式的二环路的新风貌。在后期编辑时,还用特技画面叠加了记者在行驶过程中,对司机、交警、普通市民等有代表性的人物的采访。运用多种表现元素和多元化的传播信息,既突出了工程的特色,又传播了人民群众对工程的高度评价。最后记者在乘车回到“东四十条”立交桥有一段点睛似的现场报道:“转了一圈正好33公里,用了29分钟。”这一信息提示与改造前行驶需要一、两小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多元素的表现方式,不但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而且还加强了报道力度,使这条新闻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极强的可视性。

三、镜头运动的可视性

有些电视新闻节目并不十分讲究镜头语言的运用,尤其不注意镜头内部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所表达的意义。随意组接的画面,没有联系的现场,造成的结果就是可信度大打折扣。正如爱森斯坦所说:“通过镜头所说明的东西,有时比通过镜头间的蒙太奇对比所能说明的东西还要多些。”③镜头间的蒙太奇确实能够起到叙事、表意等很多的含义和作用,但在这之前,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个镜头要表达的内容首先要是明确的。
比如对我国发射载人火箭的新闻报道,记者在发射站允许接近范围内首先进行了发射前的准备介绍,随后在火箭点火升空的同时,镜头推进,呈现给观众的安全发射后顺利飞行的画面,整个过程也是通过一个长镜头完成,将记者报道,发射升空,成功飞行这三件事用一个镜头加以表现。

四、镜头切换的可视性

大多数现场直播新闻、现场录播新闻,都是采用多机位现场切换来播出或录制的。尤其一些有表现力有消息价值的关键镜头一定不能漏掉或者错过。否则不仅减弱了可视性,而且也会降低新闻价值,更会失去新闻直播的意义。
以直播新闻为例,有一条关于武汉的汉正街硚房大厦发生大火的新闻。首先是有演播室主持人口述失火的消息,然后马上画面就给到了汉正街的卫星图,交代了事件发生位置,随后还通过三维动画模拟当时现场的状况。接下来的直播连线交给了在火灾现场的直播记者,在记者开始介绍现场最新状况的时候镜头马上向上摇,使观众看到了失火大厦的全景,了解到该记者就站在事故发生的大楼的楼下附近。接下来镜头给到了消防车灭火后冒出浓烟的大楼,以及周边的消防车和救护车还有一些围观的群众,随后记者还采访了火海救援的消防战士,采访过程中还不断切入一些失火大楼向外冒烟的画面。这种镜头的切换就使得直播有了一定的现场感,增强了新闻的可视性。
不仅是直播新闻,经过编辑的新闻更应该在可视性上多下功夫。东南亚发生地震海啸时,有一则新闻报道的是采访一位从海啸发生地死里逃生的女游客。同样一个事件的报道,央视和凤凰卫视的处理方式就迥然不同。故而给观众的视觉感也大相径庭。央视的这条报道基本是对这位游客讲述遇难经过的采访画面一播到底;而凤凰卫视的播出则插入了海啸发生不同阶段的画面。尽管这些画面很多电视台都播出过,但在这个采访中不时的进行这些画面的镜头切换,新闻就会显得更加生动鲜活,也更加感人。
比尔·盖茨曾说,未来的媒体之争将是“眼球之争”。可见电视新闻可视性的重要性。电视新闻缺乏可视性的主要原因是编辑记者对电视特性的基本理论掌握不够。因此,需要我们努力学习,认真把握,做出更多可视性较强的优秀的电视新闻来。
注释:
①[苏]谢·金兹堡.电影感受剖析—运动.1985年第4期.第6页.
②[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③[苏]爱森斯坦.蒙太奇论.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