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房地产 >谈谈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和经济增加联系实证

谈谈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和经济增加联系实证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35351 浏览:15985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使用1985—2011年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均会导致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呈双向因果关系。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货币供应要大。当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货币供应;通货膨胀;经济增长
1673-291X(2012)31-0040-02
背景
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各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积极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暂时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但却增大了未来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中国当年的GDP增长率跌至9.6%,中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货币涌入市场,致使当年的CPI上升至5.9%,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紧缩的货币政策,但2010年的CPI却高居不下,自2010年5月中国的CPI突破国际公认的3%的警戒线达到3.1%以来,便一路上扬,2010年下半年国内市场的涨价接力棒接连交替,上涨此起彼伏,通胀压力空前高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消费总水平逐月攀高,连续6个月超过国际公认的3%的警戒线,11月达到5.1%,2011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

6.5%,此轮的通货膨胀将对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用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增长率代表货币供应水平;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水平;用CPI 涨幅代表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率)。增长率均按可比计算,采用增长率而不是各指标当年的绝对数,可以更好地反映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的波动情况。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M2增长率分别用符号inf、g、m表示。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样本取自1985—2011年的中国年度经济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

二、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三)分位数回归模型

首先来看普通最小二乘法,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563361和0.983909,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通过了t检验,这说明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大于货币供给的作用,这说明了中国过热的经济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来看分位数回归,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分位点上估计的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弹性系数均为正,说明在我们所分析的样本区间内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是呈正相关的,即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均会导致通货膨胀。这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最小二乘估计给出的是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平均影响效果,而分位数回归给出的是通货膨胀处于不同分位数水平时,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20%,40%,50%,60%的分位点上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弹性分别为0.5426,0.9417,0.9452,0.9090,并且前三个水平的估计是不显著的,说明当通胀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是不显著的。在20%,40%,50%,60%,80%的分位点上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弹性分别为0.3611,0.5147,
0.6027,0.5593,0.6914,并且只有第一个水平的估计是不显著的,说明当通胀水平较高时,货币供给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对于较低的通胀水平,货币供给的影响较小,并且是不显著的。
结论及对策建议
由分位数回归得出的结论是:当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大。下面对中国取得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的平衡给出几点政策建议:(1)平衡抑制通胀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既要对通货膨胀保持较高的警惕,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又要注意现实的可能性和经济的承受力,正确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要想取得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的平衡,必须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投入资源和资本驱动的粗放增长方式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创新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同时加强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运用杠杆配置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作用。(3)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实行相机决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当前居民的预期比较容易形成,如果经济政策过于频繁调整和大幅度波动,很容易影响居民对未来的预期,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参考文献:
王双正.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1.
姚远.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7,(2):45-49.
[3]李志传.通货膨胀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困境[J].当代经济管理,2008,(10):9-13.
[4]陈娟,林龙,叶阿忠.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中国居民消费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8,(2).
[责任编辑 陈丽敏]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