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房地产 >探究指标体系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系统查抄袭率理工

探究指标体系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系统查抄袭率理工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6679 浏览:159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国家信用的隐形担保之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直以来没有得到重视。本文论述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巴塞尔协议III的流动性监管新标准,建立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字:巴塞尔协议III;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中,城市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遍布我国各级城市,其所占份额不容忽视。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流动性问题也逐渐被银行界、学术界重视起来。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III),中国银监会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和监管实际,随即推出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金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在新监管标准指引下,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规模较小、管理水平有限及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流动性风险管理比大型国有银行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二、巴塞尔协议Ⅲ流动性监管新指标

巴塞尔委员会在2009年12月公布的《流动性风险、标准和检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首次建议引入两个国际上统一的、独立但互补的定量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比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LCR)及净稳定融资比例(Net Stable funding Ratio, NR)并于2010年4月推出正式文稿。2010年12月出台的《巴塞尔III: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 确立了流动风险的监管指标。

(一)短期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比率

流动性覆盖比率(LCR)主要是从短期的时间角度来衡量机构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确保机构拥有足够的流动性资源来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能够从为期一个月的压力环境中恢复。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覆盖比率(LCR)=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内的资金净流出量×100%≥100%。

(二)长期监管指标:净稳定融资比例

净稳定资金比例旨在指引银行减少权益类资金和负债类资金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满足各种表内业务和中间业务对稳定资金的需求。要求银行采用更加稳定、持久的融资渠道,在长期内提高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
其计算公式为:净稳定融资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A)/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R)×100%≥100%。
流动性监管新指标最大的突破就是表现在其首次性和全球性,这两项指标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时间维度保障银行流动性的安全和稳定过程中,相互补充,这是全球流动性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三、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一)现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

摘自:学士论文www.udooo.com

均为股份制,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中》没有明确规定风险承担的主体。所有有效的风险管理必须明确风险承担主体,权力、责任和利益合理分配。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主要体现在金融主体的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风险管理缺乏紧迫性和积极性。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银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没有专职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由于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专业性要求很高,从事金融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否则将难以理解和识别业务及产品的风险性质,更谈不上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目前,我国银行业中,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这方面的人才十分匮乏。

(二)现有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体系及其缺陷

我国现行的流动性评价及监管框架主要是银行与银监会共同形成的双层流动性监管,银监会2009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构成了商业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体系。目前,中国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指标体系分为两个方面:主要监管指标和辅助监管指标。其中,主要的监管指标有流动资产比率、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存贷比、核心负债比率、存款准备金率、拆入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比例等。通过实践证明,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银行业务的拓展,现有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已难以充分揭露流动性问题,它必须同安全性和盈利性一起考虑。一些合规性强,风险敏感度低的流动性指标不能准确反映银行流动性的供需变化和缺口变化。如存贷款比率只考虑了存款和贷款的总量而忽略了它们的具体构成要素和要素质量,缺乏可比性,国外银行的存贷比率远高于我国银行,但这并非我国银行流动性高于国外银行。再如拆借指标不仅不能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而且还抑制了整个银行业的发展。拆入比率和拆出比率的控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降低了银行盈利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各国监管部门设定的指标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指标,另一类是指导性指标。而中国主要是以确定性指标为主,缺乏“一行一议”的灵活性。城市商业银行,其经营范围、业务规模往往与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有紧密的联系,而具有自身特点。在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可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灵活设计流动性评价指标,实现个性化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现有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评价不适用于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因此,在巴塞尔协议III下,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四、建立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一)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根据银行的流动性、稳定性、盈利性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来源,遵循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监管标准,结合部门专家和银行管理者的意见,从流动性水平、流动性风险迁徙、流动性风险抵御及盈利性四个方面来选取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

(二)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分析

1.流动性水平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 (1)流动性覆盖率是衡量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确保银行拥有足够的流动性资源化解短期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不低于100%。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比率(LCR)=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内的资金净流出量×100%≥100%。
(2)流动性缺口率是衡量在一定时期内,银行能变现的资产和到期偿还的债务之比。缺口为正,表示银行在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足够偿还到期的债务;缺口为负,表示银行在期限内到期的资产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需以其他方式筹措资金偿还到期债务。计算公式: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同期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100%。
(3)流动性比例指流动性资产总额与流动性负债总额之比,用以衡量银行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变现资产用于偿还债务的能力。计算公式: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总额/流动性负债总额×100%。
(4)核心负债比例是指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发行债券及50%的活期存款与负债总额之比。计算公式: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期末余额/负债期末余额×100%。
(5)中长期贷款比例是指银行发放的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与一年期以上的各项存款余额之比。它反映银行贷款的流动性状况,该比率越高,流动性越差;反之流动性越强。计算公式:中长期贷款比例=期限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期限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存款期末余额×100%≤120%。
2.风险迁徙指标主要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关注贷款迁徙率、次级贷款迁徙率、可疑贷款迁徙率。
(1)正常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为关注、次级、可疑及损失贷款的金额与正常贷款之比。
(2)关注贷款迁徙率为关注类贷款为不良(次级、可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疑、损失)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
(3)次级贷款迁徙率是指次级类贷款为可疑、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之比。
(4)可疑贷款迁徙率是指可疑贷款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

3.风险抵御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净稳定融资比例、备付金比例。

(1)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力自由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计算公式: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8% (其中资本净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
(2)净稳定资金比例旨在指引银行减少权益类资金和负债类资金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满足各种表内业务和中间业务对稳定资金的需求。要求银行采用更加稳定、持久的融资渠道,在长期内提高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计算公式为:净稳定融资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00%≥100%。
(3)备付金比例是指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和库存与各项存款之比,适度保持备付金率的作用在于保证银行体系的正常支付能力。计算公式:备付金率=(在银行存款+库存-法定准备金)/存款总额×100%。

4.盈利性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资产利润率及成本收入比。

(1)资产收益率也称资产回报率,它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计算公式: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2)资产利润率又称投资盈利率、资产所得率、资产报酬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利润与同期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计算公式: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余额×100%。
(3)成本收入比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的支出,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利能力越强。计算公式: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成本)×100%。

五、结束语

本文在巴塞尔协议III的流动性监管框架下,从流动性水平、风险迁徙、风险抵御、盈利性四个方面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评价体系进行分解并建立了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这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的一次新的探索,对流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也是我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文栋.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一些思考[J].国际金融,2013(4).
王晓迪.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中旬刊),2012(7).
[3]刘妍,宫长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级及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0(12).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