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放射性药物学 >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544A感染巨噬细胞蛋白质组学结论

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544A感染巨噬细胞蛋白质组学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5230 浏览:118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而引起的动物和人的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进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目前布鲁氏菌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发病数量逐年递增,尤其近年来发现在我国布病的疫情十分严峻,牛羊布病的感染率上升,同时人布病的发病率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布病已经成为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的疾病之一。布鲁氏菌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能够逃避宿主细胞吞噬而在宿主细胞内存活,以而对机体致病。然而到目前为止布鲁氏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机制仍然还不清楚。宿主细胞表面哪些细胞的表达能够帮助布鲁氏菌对巨噬细胞的粘附,入侵和胞内运输和复制还不清楚。巨噬细胞是布鲁氏菌进入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细胞膜上相关蛋白的表达对于布鲁氏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了筛选和鉴定这些蛋白,本探讨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策略对布鲁氏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膜蛋白和未感染巨噬细胞的膜蛋白进行了比较浅析,进而对表达差别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学信息浅析,这将为探讨布鲁氏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布鲁氏菌感染前和感染后巨噬细胞膜蛋白的差别浅析,本探讨首先建立了布鲁氏菌感染巨噬细胞的感染模型,并对感染时间和免疫荧光检测所需的一抗和二抗比例等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按照200:1的MOI感染巨噬细胞,感染2h,在一抗和二抗稀释浓度分别在1:80和1:80的条件下,能够建立最佳的布鲁氏菌感染巨噬细胞的模型。我们对感染的巨噬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感染后细菌的培养等验证试验,以便对布鲁氏菌感染巨噬细胞进行验证。其次我们提取了利用膜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了布鲁氏菌感染前后巨噬细胞膜蛋白,并对膜蛋白进行了定量,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巨噬细胞膜蛋白的含量分别为12.5mg/ml和10.98mg/ml。最后我们通过双向电泳的策略,对所提取的膜蛋白在pH4-7,MW17-175kDa的范围内进行分离,并利用Image-master2D软件对双向电泳分离得到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巨噬细胞膜蛋白进行差别蛋白浅析,结果有16个差别点被筛选出来,这些差别蛋白点经MALDITOF-MS质谱鉴定,结果有13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其中代表了12种蛋白质,这些蛋白经生物学信息检索,结果显示这些蛋白质主要与细胞的糖酵解,能量代谢,离子运输以及细胞骨架的合成,蛋白损伤修复以及基因转录调控等历程密切相关。本探讨为揭示布鲁氏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牛布鲁氏菌强毒株544A论文巨噬细胞论文比较蛋白质组学论文双向凝胶电泳论文质谱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10

    前言10-11

    第一篇 文献综述11-25

    第一章 布鲁氏菌病的探讨进展11-20

    1.1 布鲁氏菌病的探讨近况及流行情况11-13

    1.2 布鲁氏菌13-15

    1.3 布鲁氏菌的致病因子探讨15-20

    第二章 布鲁氏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探讨20-25

    2.1 布鲁氏菌与巨噬细胞20-21

    2.2 细胞内存活的一个决定因素21

    2.3 一种循环的β-1,2-葡聚糖抑制与融酶体的融合21-22

    2.4 ⅳ型分泌系统与能够复制细胞器的生物合成22-25

    第二篇 探讨内容25-53

    第一章 牛布鲁氏菌感染巨噬细胞膜蛋白的制备25-36

    1.1 材料25-27

    1.2 策略27-31

    1.3 结果31-34

    1.4 讨论34-35

    1.5 小结35-36

    第二章 巨噬细胞膜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浅析36-45

    1.1 材料36-37

    1.2 策略37-40

    1.3 结果40-43

    1.4 讨论43-44

    1.5 小结44-45

    第三章 巨噬细胞差别膜蛋白的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浅析45-53

    1.1 材料45-46

    1.2 策略46-47

    1.3 结果47-51

    1.4 讨论51-52

    1.5 小结52-53

    结论53-5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