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史 >谈主流新闻“移动化传播”查抄袭率怎么

谈主流新闻“移动化传播”查抄袭率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34297 浏览:15789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带来了一股巨大的移动互联网浪潮,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融合将引领新媒介的未来。面对机遇与挑战,主流新闻网站要加速融入移动互联网,深入了解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把握移动传播的变化与趋势,拓展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移动传播之路。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新闻网站 移动传播
以PC客户端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网络媒体,日益受到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带来的巨大压力。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场从网络传播到移动传播的变革正在发生,如何拓宽和延伸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是主流新闻网站必须正视的课题。

一、移动浪潮席卷互联网

看新闻收邮件查资料,挂刷微博聊微信,购物订餐订票……这一切,只需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就可以轻轻松松搞定。最近几年,以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为主流的移动终端带来了一股巨大的移动互联网浪潮。
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什么是移动互联网?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是“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从PC机延伸至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也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是“移动×互联网”,两者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无论是加法还是乘法,移动互联网的巨大价值,都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和电信在技术层面的互通,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与PC端互联网相比,移动性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色,完美地解决了电脑通过网线才能上网的弊端,尽可能地利用了人们在移动中产生碎片化时间,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不论是乘车、聚会,还是走路、等电梯,移动网民比比皆是,他们或是浏览新闻,或是上社交网络,也可能与朋友们群聊。
在2009年的首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曾有人预言:“手机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最普及的终端”,这个预言已是现实。从全球范围看,2011年,移动互联网终端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PC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销售量。截至 2013 年3月,移动互联网的人均上网时长超过PC互联网后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两者的差距扩大到了29%。截至5月底,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79亿户,而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高达8.13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7.83亿户,占移动互联网用户的9

6.3%。

随着移动3 G网络、WiFi的普及以及4G网络的开发应用,PC互联网加速向移动端迁移,移动手机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表现出无可比拟的巨大潜力。

二、移动互联网带来传播渠道变革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仔细梳理日常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会发现,报纸、电视的受众逐渐减少,PC机更多地用于内部处理办公事务,智能手机在人们的信息获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移动技术带领人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时,一场从网络传播到移动传播的变革也已发生。
面对移动浪潮,抢滩移动互联网成为趋势。2012年第四季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47.8%的网站提供了手机适配的移动网页,16.9%的网站资源开发有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在ios、android应用软件市场,新闻APP均数以万计,纸媒、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新闻聚合类应用应有尽有。遗憾的是,排在新闻APP下载前列的,多是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而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新闻网站的客户端鲜有下载应用。在新闻APP的角逐中,绝大多数新闻网站起步晚、步伐慢,适用性差,再难发挥网络世界新闻传播的主导性作用。
在移动传播领域,新闻网站受到冲击的不止新闻客户端这一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的爆发增长,大大消弱了新闻网站的影响力。新浪微博延续了PC端的态势,继续在移动端发力;微信作为腾讯移动互联网战略的重要一环,以雷霆之势崛起,再次验证了“微力量”的强大。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如日中天,以实时、互动、自主为主要特征,形成了独有的“裂变式”传播模式,并藉以有效破除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拓展了草根话语权空间。在“微力量”的冲击下,主流新闻网站传播力锐减,这是网络媒体不得不共同面对的严峻现实。

三、主流新闻网站发展移动传播的几点思考

美国微战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塞勒认为: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影响力将不断增强,并将最终改变商业、工业以及整个经济。移动浪潮来袭,如果没有做好冲浪的准备,那么你将会被一场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巨变卷走。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融合将引领新媒介的未来。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潮流,积极探索新闻的移动化传播路径,拓宽和延伸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生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主流新闻网站必须思考的问题。

1、熟悉移动传播规律,建立互动传播新模式

移动、交互是移动新闻传播生态的最大特点。主流新闻网站要利用好原有的媒体资源优势,遵循移动互联网传播机制,做好自己的特色内容,设计、开发出不可替代的拳头产品。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过去给公众的印象是权威而带有神秘感,如今,拿出手机,下载“我报道”客户端,发送图片、视频或文字,就可以成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公民记者”。“我报道”在以遍布全球的新华社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做后盾的同时,鼓励“公民记者”从新闻现场报料,将“草根声音”融入专业传播,突出用户参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新闻报道的生产者,充分体现了移动传播的互动性。

2、重视社交媒介平台,善用微博、微信

从传播形态来看,微博和微信存在一定差异,微博像是大众化的“媒体”,微信则更强调朋友圈的沟通。但两者作为社交媒介平台,都可以通过关注各大公众接收感兴趣的资讯内容,也都可以通过人际传播形成民间舆论场。面对各自拥有几亿用户的微博和微信平台,主流新闻网站要有危机感,积极抢占新的媒介阵地,消除不同媒介之间的传播断层,在移动传播社交媒介平台上不断释放、扩大自己的声音,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

3、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开发个性化的新闻产品

“今日头条”是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开发的一款新闻APP,从上线到拥有1000万用户只用了90天,长期位列ios系统新闻APP下载排行榜首位。当用户用新浪微博或者腾讯微博等登录后,“今日头条”只需5秒就可以采集、判断出用户的阅读习惯,自动为用户推送感兴趣的新闻资讯,真正实现了个性化的写作怎么写作。
新闻APP是主流新闻网站必争之地,但缺乏创新甚至照搬网站新闻的APP注定无人问津。从“今日头条”的成功看,主流新闻网站最需要学习的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完善用户体验。

4、利用新技术,实现PC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互联互通

新闻APP盛行,并不意味可以忽视移动端的网页浏览。许多移动网民基于PC端的使用习惯,仍然习惯于通过浏览器登录网站阅读信息。主流新闻网站要不断利用新技术,实现移动终端的无障碍上网,给用户提供最好的阅读体验。
网站提供二维码登录渠道。手机输入,需要多次转换触摸键盘,方能输入英文字母、标点、特殊符号,多有不便。而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对准网站二维码拍照,移动用户就可以快速登录网站,解决了手机输入不方便的问题。目前,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都在网站上使用了二维码技术,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网站还可以通过二维码跟踪和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对网站进行用户体验的优化和升级。
采用响应式网站设计。PC机、手机等不同终端屏幕大小不一,不少网站除原有的PC网页外,针对手机等移动终端另行设计版本,不仅加大日常维护成本,也影响用户的阅读感受。响应式网站设计,可以自动识别屏幕宽度并做出相应调整的网页设计,在不同的终端访问网页时实现“一次设计,普遍适用”。其提出者美国网页设计师Ethan Marcotte制作了一个范例,里面是六个人物头像,屏幕宽度大于1300像素时,6张图片并排在一行,当宽度如小

怎样写论文www.udooo.com

于400像素时,则分成三行,很好地实现了PC端和移动终端的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2013年5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http:///report
③[美]迈克尔·塞勒:《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M].中信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新华社安徽分社)
实习编辑:罗海霞
责编:姚少宝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