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有关于油田油田低效井治理途径流程

有关于油田油田低效井治理途径流程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13802 浏览:579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根据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各种监测资料,对低效井从成因上进行分类。从完善注采关系、提高油层供液能力和完善砂体对应关系上,找出剩余油分布特点,以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和增加可采储量为目标,对不同类型低效井优化综合治理措施,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低效井治理途径,可为其它开发区低效井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低效井;精细地质成果;综合治理

1低效井成因及类型
目前低效井占各个开发区的28.0%,平均单井日产油0.9t,综合含水95.39%。在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监测资料进行逐井逐层分析,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注采不完善,剩余油难以动用。目前油田断层较多,套损情况比较严重,发现关井待大修井逐年增多,井区注采不平衡,造成油井形成低压低效井。
(2)层间矛盾、平面矛盾影响,井区间形成剩余油。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采取限流法完井的井各层动用状况不均,油层吸水能力和出液能力的不同,造成油层间的相互干扰。由于油层平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面上的非均质性,造成注入水前缘不均匀推进,加大了平面矛盾,造成部分井供液能力不足甚至不上液。
(3)油层物性差影响,供液能力不足。处于三角洲内外前缘席状砂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油层,这两类砂体特点或是厚度薄、渗透率低,或是发育不完全、连通差,油层动用差,是目前开发条件下的压裂潜力。
(4)工艺问题影响。由于水泥胶结指数低固井质量不高,使未射孔油层与射孔层出现窜槽现象,影响了目的层的动用。
(5)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少。在水驱现有井网和技术条件下,由于注入水波及体积的局限性,水驱控制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已经达到极限。
(6)油井工作制度不合理、机泵问题、机械故障也是造成低效井的一个因素。统计低效井因工作制度不合理、机泵问题、机械故障影响的井占低效井总数的34%,油层物性差影响占22%,层间矛盾影响占14%,储层注采不完善占13%,平面矛盾影响占8%,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少占8%,工艺问题影响占1%。

2 探索合理有效治理途径

在低效井治理上,充分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以单砂体为基础,以井组为单元,搞清油层水淹程度、动用状况及注采完善程度,找出剩余油分布特点,探索合理有效的治理低效井途径,来达到改善油井低效开采状况。
(1)方案调整及套损井大修更新,完善注采关系。完善注采关系是治理低效井,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根本措施。主要是应用精细地质成果指导注采系统调整及转注井补孔,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治理低效井。对水井进行方案调整,提高地层压力,改善地层吸水状况。对条件成熟的低效油井进行压裂、堵水。其次是对套损井及时大修更新,使周围油井产量递减、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平均单井流压有所回升。
(2)压裂改造薄差层,缓解层间矛盾、提高油层供液能力。在储层精细地质研究和分析中,结合各种动态监测资料确定潜力层实施压裂改造,根据单井地质条件选择恰当的工艺,缓解了层间矛盾并提高油层供液能力。近年来通过对低效井进行压裂改造,压后平均单井日增油3-5吨,得到控制,效果比较好。
(3)补孔与换泵相结合,挖掘滞留区剩余油。根据精细地质研究成果--沉积相带图,对储层、单井精细分析后摸索出注采对应率低的井进行补孔与换泵相结合,完善砂体对应关系、提高产能。
(4)窜槽井封堵,改变液流方向,解决平面矛盾,缓解层间矛盾。对于多注少采,平面矛盾突出的河道砂体,采用油井堵水措施,对窜槽及高含水层进行机械堵水,堵后含水得到明显控制。
(5)采出程度高,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可采储量。水驱控制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已经达到极限,需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增大注入水扫油面积,扩大波及体积,增加可采储量。此外,对工作制度不合理的油井进行换泵,对机泵问题井进行检泵,充分发挥地下潜能。同时对注水井采取相应增注措施、细分、调剖、周期注水等综合措施,使低效井得到综合治理。
3效果评价
通过水井措施及方案调整,低效采油井挖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措施井当年累积采油量增加,含水得到控制,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
(2)通过注采系统调整,试验区可提高采收率1%以上,水驱控制程度得到增加。

4 结论及认识

(1)充分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以单砂体为基础,以井组为单元,结合各种监测资料进行逐井逐层分析,搞清油层水淹程度、动用状况及注采完善程度,找出剩余油分布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低效井优化综合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油层潜力,取得了比较的效果。
(2)从剩余可采储量、砂体发育、层间及平面矛盾等方面入手,深入系统的分析不同类型的低效井,针对不同的低效井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提高油井产量,减缓低效井的上升速度。
参考文献:
金毓荪.采油地质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刘丁曾.砂岩油田注水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