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古代文学 >谈谈跨领域英汉学术语篇作者立场标记语比较查抄袭率

谈谈跨领域英汉学术语篇作者立场标记语比较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4-16 点赞:17881 浏览:737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学术语篇社会性和交际性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学术语篇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是陈述事实,而更在于推销观点、宣传立场。不少学者开始重视学术语篇中的立场,并通过立场标记语对学术语篇的社会性和交际性展开探讨。这些探讨多选用期刊文章为语料,要么只涉及到一种语言,要么只涉及到一个领域,以学位论文为例的跨语言、跨领域的学术语篇立场标记语比较探讨到目前为止尚属鲜见。由此,本论文以博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为例,选取了中文、英文两种语言,论述文科、运用文科、运用理科、论述理科四个领域各20篇(共160篇)学术语篇为语料,结合布朗、莱文森的面子论述和海兰的学术交流浅析方式,考察了作者立场标记语在学术语篇中的频次分布,并用S P S S软件中的卡方检验功能检测了不同语言、不同领域学术语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利用的异同,探讨了可能导致这些差别的主要理由,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就学术语篇整体而言,作者立场标记语在学术语篇中确实有着,且为数不少(约十万字中出现2509次)。其中,模糊限制语和确定表达语的出现频次均远远高于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说明了其作者在尊重学术语篇客观性的同时充分认识到了其社会性和交际性,尽力维护自身和读者面子,有技艺的积极推销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此外,探讨结果还显示:除了对自我提及类别无显著偏好外,学术语篇总体在对于模糊语、确定表达语和态度标记语的选择上更偏向于利用表示精确度的模糊语、表示肯定的确定表达语和评价性态度标记语,说明作者希望通过提升命题精准度,肯定自己的观点,避开直接表露态度来达到潜移默化说服读者的目的。其次,在不同语言的学术语篇中,除了表示精确度的模糊语出现的分频次无显著差别外,中文语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出现的总频次和其他分频次均显著低于英文语篇,说明比较而言外国学者比中国学者更热衷于与读者互动、推销立场。此外,在对立场标记语种类的选择上,二者亦有异同:就相同点而言,两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和确定表达语的出现频次均远远高于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表示肯定的确定表达语和评价性态度标记语出现的频次均高于事实引述确定表达语和情绪性态度标记语,这点与学术语篇的整体规律相符;就不同点而言,中国学者倾向于利用表示精确度的模糊语和第三人称自我提及,而外国学者偏向于利用表示可靠性的模糊语和第一人称自我提及。在第一人称的利用方面,中国读者多用第一人称复数,外国学者多用第一人称单数。导致该区别的理由极有可能是由于二者间不同的学术文化。一般来讲,外国学术文化重个人、互动和协商,而中国学术文化重集体、客观和权威。由此,外国学者倾向于突出自我,大胆检测设,试图通过一对一直接对话协商以说服读者;中国学者则倾向于强调集体和权威,小心谨慎,隐藏自我,试图通过将读者拉入群体等间接方式获得认同。最后,在不同领域的学术语篇中,文科领域和理科领域、论述领域和运用领域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的利用也各有异同。这些领域的相同点在于:模糊限制语和确定表达语的出现频次均远远高于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表示肯定的确定表达语和评价性态度标记语出现的频次均高于事实引述确定表达语和情绪性态度标记语,这点与学术语篇的整体规律相符。就文科领域语篇和理科领语篇而言,二者除了情绪性态度标记语频次无显著差别外,区别主要在于:文科语篇除了第一人称单数自我提及频次显著高于理科语篇外,作者立场标记语出现的总频次和其他分频次均显著低于理科领域;对标记语种类的选择上,文科语篇倾向于利用表示精确度的模糊语,而理科语篇倾向于利用表示可靠性的模糊语;在第一人称的利用上,文科语篇倾向于利用第一人称单数,而理科语篇倾向于利用第一人称复数。就论述领域语篇和运用领域语篇而言,二者的区别在于:运用语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出现的总频次显著高于论述语篇,论述语篇除了模糊标记语和态度标记语的总频次、表示精确度的模糊语、表示可靠性的模糊语和评价性态度标记语的分频次与论述语篇无显著差别外,确定表达语和自我提及的总频次和其他分频次均低于运用语篇;对自我提及种类的选择上,论述语篇倾向于利用第一人称自我提及,而运用语篇倾向于利用第三人称自我提及;在第一人称的利用上,论述语篇倾向于利用第一人称复数,而运用语篇倾向于利用第一人称单数。这些区别极有可能源于各个领域的不同特点。一般来讲,理科领域多为实证探讨,包括大量的实验、推理和认证,讲究客观性和逻辑性,观点和结论明确,而文科领域多为浅析性质,包括更多的主观性,观点和结论也见仁见智。由此,相对文科领域,理科领域的作者更容易受到攻击,导致面子受损,因而他们难免利用更多的立场标记语来躲避攻击,挽救面子。此外,他们倾向于利用表示可靠性的模糊语和第一人称复数也说明了他们希望通过软化论点、强调集体的方式来达到逃避攻击、保护面子、推销观点的目的。而对于论述领域和运用领域,后者更强调其结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推广。换言之,运用语篇的成功性更依赖于其对读者现实生活的影响,即运用语篇更容易威胁到读者的消极面子,以而受到读者攻击。由此,运用语篇利用了更多的立场标记语来躲避攻击、挽救面子。此外,运用语篇作者一方面采取第三人称自我提及隐藏自身、间接引导,另一方面在第一人称自我提及上偏向于利用第一人称单数直接和读者互动,以求双向夹击、达到推销观点和立场的目的。本探讨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学术语篇社会性和交际性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清扫了跨语言、跨学科学术交流的障碍,为评价性话语探讨提供了新的数据,为学术语篇的撰写和教学提供了指引。关键词:学术语篇论文作者立场标记语论文面子论述论文学术交流浅析方式论文

    Acknowledgement5-7

    摘要7-10

    Abstract10-14

    List of Tables14-15

    List of Acronyms15-16

    Contents16-18

    1. Introduction18-22

    1.1 Research background18-19

    1.2 Research goals19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9-20

    1.4 Layout of the thesis20-22

    2. Literature Review22-36

    2.1 Key concepts defined22-28

    2.1.1 The concept of AD and Ph.D. dissertations22-23

    2.1.2 The concept of stance and stance related terms23-28

    2.1.3 Summary28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tance28-36

    2.2.1 Stance studies abroad28-31

    2.2.2 Stance studies at home31-34

    2.2.3 Summary34-36

    3. Theoretical Framework36-45

    3.1 Face theory36-40

    3.1.1 The concept of face36-37

    3.1.2 Face-threatening acts37-38

    3.1.3 Popteness strategies38-39

    3.1.4 Its relation to the present study39-40

    3.2 Hyland's model of academic interaction40-45

    3.2.1 Hedges40-41

    3.2.2 Boosters41

    3.2.3 Attitude markers41-42

    3.2.4 Self-mention42

    3.2.5 Its relation to the present study42-45

    4. Research Design45-57

    4.1 Data selection and corpus building45-47

    4.2 Research methods47

    4.3 Working definition of A47-50

    4.3.1 Working definition of hedges48

    4.3.2 Working definition of boosters48-49

    4.3.3 Working definition of attitude markers49

    4.3.4 Working definition of self-mention49

    4.3.5 Summary49-50

    4.4 Data processing50-57

    4.4.1 Rules observed50-51

    4.4.2 Processing steps51-52

    4.4.3 Fuzzy cases52-57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57-77

    5.1 Results57-69

    5.1.1 Overall frequency of A in AD61-62

    5.1.2 Frequency of A in AD across languages62-64

    5.1.3 Frequency of A in AD across fields64-69

    5.2 Discussion69-77

    5.2.1 Reflections on the general use of A in AD70-72

    5.2.2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difference72-74

    5.2.3 Reflections on field difference74-77

    6. Conclusion77-82

    6.1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77-79

    6.2 Imppcation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79-80

    6.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80-82

    Bibpography82-91

    Appendix91-1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