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公共项目管理 >裂缝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监督管理与措施

裂缝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监督管理与措施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17436 浏览:731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应用广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裂缝产生和发展,强化监理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监督管理;防止措施

前言
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 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方量大、连续施工,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因此,工程监理人员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了解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状态对结构的影响;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掌握好工程质量尤为重要。
现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会遇到裂缝控制问题的监督管理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简述如下: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类型及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包括收缩裂缝(含干燥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温差裂缝、安定性裂缝等。
1.1 收缩裂缝混凝土在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中,会导致其体积的收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收缩更加明显。如果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外界的约束,就会在混凝土体内产生相应的收缩应力,当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中或表面产生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胶比、水泥用量、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及掺量。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就水泥品种而言,一般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收缩量小。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对于混凝土的干缩量也有很大影响,如在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UEA就会抑制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掺入高效缓凝减水剂,就会推迟混凝土的水化热峰值期,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1.2 温差裂缝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这一阶段水泥急剧水化,在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酸二钙、水化铝酸三钙、水化铁铝酸四钙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第二种是在拆模后,这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第三种情况是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也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产生。这三种混凝土温差裂缝中,危害性最大的是是水化热引起的温差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砼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若监管不力,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结构中心温度3天可达到温升峰值约65℃左右。与一般混凝土结构相比较,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形体大、大量的水化热不易散出,结构表面与内部温度相差悬殊,外层砼热量很快散发,而内部混凝土热量散发缓慢,这样就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形不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若该应力超过此时砼的抗拉强度,将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影响砼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
1.3 混凝土的安定性裂缝混凝土的安定性裂缝,主要是由于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的,这类裂缝一般呈现为龟裂、脱皮、鼓凸或麻斑。此裂缝危害性极大,所以监理人员一定要把住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关。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和监督管理

2.1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技术措施及监督管理

2.1.1 控制水泥品种及技术性能,混凝土配置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并掺入缓凝剂或高效缓凝型减水剂。监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水泥、外加剂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的检查,并且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2.1.2 科学地调整好水胶比,尽量降低单位体积砼拌合物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最好加入一些初期不参加水化反应的掺合料,如质量优良的S95级以上的矿渣粉或Ⅱ级以上的粉煤灰。砂石级配要合理,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中的水化热相应降低。
2.1.3合理选用连续粒级碎石或卵石,尽量选用颗粒级配良好的中砂和最佳砂率,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施工性良好,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
2.1.4 根据气候条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超过30℃,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系指砼振捣后,在混凝土50~100㎜深处的温度。
2.1.5 必要时采用人工导热法防止混凝土体内温度上升过快,形成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可采用预埋DN50的PVC管散热,按照间距@1.5米梅花状布置,混凝土浇筑前应将PVC管上口用水泥袋等封堵,防止混凝土灌入PVC管内从而失去散热作用。
2.1.6 混凝土表面易出现泌水层,在初凝前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排除并进行二次抹实,以闭合收水裂缝,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入养护期。
2.2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性要求高,为确保其整体性浇筑时应严格控制,合理分段、分层浇筑,使砼浇筑成型沿高度均匀上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作业方法、斜面分层浇筑三种混凝土方案,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整体性、结构的形式及大小、配筋的疏密、混凝土的级配、供应等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监理人员要强化旁站工作,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已审核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砼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砼自高处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沿落距设置串筒、溜槽、溜管等进行下料,以保证砼不致产生离析现象。
由于混凝土方量大,为保证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一般要求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缝。这就要求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量能满足混凝土输送泵连续工作。混凝土运输车应服从现场调度指挥,按指定路线安全有序地运送。混凝土浇筑时应均衡摊铺,每层浇筑厚度宜控制在300~400mm范围内,保证各处混凝土同步上升,循序渐进。必须将每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同时也要避免出现过振现象,尤其是在振捣各个转角钢筋密集处以及地梁部位时,旁站的监理工作人员应不失时机地提醒跟班作业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求混凝土振捣工人科学振捣,快插慢拔,将混凝土振实整平。在混凝土接近收水时,采用人工或电动抹面机抹压找平二次后再进行第三次赶光压实。
2.3 混凝土的养护根据热工计算,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第三次抹面后,应立即在混凝土表面粘贴一层塑料薄膜,薄膜的搭接长度部小于200mm,作为混凝土防风保湿的第一道养护防线。在混凝土具备一定强度后,在其上蓄水150mm养护即可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温度裂缝。如果实际混凝土里表温差大于25℃时,应增加保温材料,如覆盖用水浸湿的饱和状态下的麻袋片一至二层或湿岩棉被等,以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温差应力和裂缝。

2.4 混凝土的测温

2.4.1 测温管理。施工单位应设专职测温人员,测温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测温人员应当实事求是的将当日测温表项填写完整并签字后,及时上交技术管理人员,使管理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施工单位应及时向工程监理人员汇报测温情况,监理人员每天都应跟踪检查或抽查测温情况。施工单位技术专业人员应及时抽取一部分孔位,按测温记录值绘制各孔位的上、中、下部温度变化曲线,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确认是否增加覆盖层或采取其他措施。
测温范围包括:大气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度、表层温度、下部温度、里表温差、降温速率。
测温次数:大气温度每天测四次,即每天2时、8时、14时、20时;混凝土入模温度每台班测定三次;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小时测温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4小时测温一次。
2.4.2 测温点的布置。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混凝土测温孔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均匀布置,测点水平间距宜为3~6m,测点数量不少于30个。沿混凝土浇筑厚度方向设置外表(上部)、中心(中部)、底面(下部)测温观测点,外表和底面两点分别距混凝土上下表面50mm,中心点居中。测温管用DN20铁管制作,底部用铁板封死。待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将测温孔的铁管点焊在排架钢筋上,上部管口用塑料袋包住以防灌进混凝土。测温管口在测温和不测温时,都要用棉花堵紧,测温仪在测温孔停留时间应在大于3分钟时进行读数,并作好记录。注意: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的数据,不能采取通过沿孔洞高度变动测温探头的方法来测孔中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
3 结语
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取了以上监督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措施,抹面完成后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浇筑完成12小时后进行蓄水养护,7天

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后检查混凝土表面颜色发青,且未发现裂纹,达到了有效控制内外温差,减小变形,防止有害裂缝的发生和发展的效果,保证了工程质量。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