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公共项目管理 >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17757 浏览:8028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世纪以来,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人类在地球上的足迹迅速扩张,人类居住环境也因为人类活动加剧而受到广泛的影响。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条件下出现的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并行交叉过程,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大背景和大趋势。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重塑城市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城市生态化
当今世界发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正在兴起的绿色革命之间的互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条件下出现的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并行交叉过程,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大背景和大趋势。在这种大背景大趋势下,很自然地提出了生态文明与城市生态化这一重大研究课题。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城市现代化与生态文明意义上的城市生态化两者的衔接与融合,则成为这一重大课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分类方式

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进化、更替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较为丰富,概念界定较为庞杂。所谓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以征服自然为基本思路,而是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生态文明的提法大致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丰满过程基本同步。

(二)生态文明导向蕴含生态优化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生态文明虽然是客观的分类方式,但重视生态文明和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却反应了生态优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即追求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工业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撑,其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导向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核心价值,却忽视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的导向和诉求,是对过去以人类中心价值观的修正,其价值核心从人类自身转向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在,为下一阶段的人类发展、城市发展都提供了哲学理念的指引。

(三)生态文明导向是对中国既有态势的反思和理性选择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基本量的规模扩张和新面貌的呈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资源环境约束甚至影响到中国下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此时提出生态文明的导向,正是对于该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反思后的理性选择,既反映了时怎么发表展的大趋势,也反映了国人在生态环境认识上的新高度。2007 年10 月发布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是这个选择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文明与城市生态化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学为代表的人类科学发展作为支撑理论提出的。在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背景下产生的生态整体论、生态价值论和生态道德论是生态文明的主要哲学基础。生态理念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新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政治观。对于中国的城市发展来说,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念和建设方针,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前提。根据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持和增强资源环境优势、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生态城市”概念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概念和内涵正不断拓展。总结1980年以来国内外10位相关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定义,可以对“生态城市”作如下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谐统一且良性循环的城市,是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整体互惠的共生结构。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着力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包括生态忧患理念、生态科学理念、生态理念、生态消费理念、生态责任理念等,使建设生态文明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三、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一)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

工业文明赋予人类巨大的改造自然的力量,激发了人类战胜自然、主宰自然和统治自然的豪情壮志。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表明了人类的“反自然”立场。人类按自身主体性的标准探索和改造自然环境,用自己的目的和计划构成一种作用于自然的人择方式,在确立人类中心主义原则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自身遭到了自然界频繁的报复。生态文明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udooo.com

全面优化,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物质生产及消费的生态化

生态文明是谋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是谋求人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生态文明要求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改变人们传统消费模式,代之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中心的适度消费,要求人类消费既符合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发展水平,既满足人类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促使人们消费行为朝着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方向演变。

(三)科学制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地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备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要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突出城市的生态个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她制宣、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延续城市文脉。

(五)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六)完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保障措施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涉及全国长远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统一思想和步调,共同努力,采取行政、法制、经济和科教文化等综合性保障措施来实现。
四、结语
城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的完善结合,这决定了城市发展不能单单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其他两者。城市的发展要有全局观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符,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和生态文明等观念的提出,构筑和谐城市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肖洪.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文明.生态经济,2004(7)
王如松.城市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建设指标.前进论坛,2010(10)
[3]于丹,孟昭星.当代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科技博览,2009(32)
[4]袁克昌.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3)
[5]汪劲柏.关于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及若干概念辨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6]杨雅琳,王丽,陈秀丽.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创新[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03)
[7]. 潘岳.生态文明的前夜[J].今日中国论坛,2008(0

2、03)

[8]. 陈武.试析生态文明与传统三大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4)
[9]. 崔向红.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5.
[10]. 薛蓉莉.我国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理工大学,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