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国际关系 >环境保护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和法律理由

环境保护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和法律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3-04 点赞:21969 浏览:965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些年来,高速进展的经济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给我们赖以存活和进展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在环境保护领域,人们把改善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政府和市场,虽然政府和市场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使人们不得不寻求更有效的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由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弥补政府和市场在环境保护历程中作用失灵的有效机制。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尚未改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功能和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加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基础论述探讨,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进展进程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法律不足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基本概述。首先,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进行概念界定。以公众参与的主体、对象、方式等结构要素层面入手,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概念加以界定;其次,阐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理基础,重点论述环境和环境公平等论述;最后,论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量。第二部分,阐述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面的立法近况,并以四个方面梳理出有着的不足:一是公众参与的方式设置不合理;二是公众参与的配套机制不健全;三是环保组织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四是公众的环境意识不高涨。第三部分,国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考察及经验借鉴。主要对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机制加以介绍,并总结归纳出对改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重要借鉴作用的经验和做法。第四部分,改善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倡议和措施。针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着的诸多不足与不足,在借鉴国外先进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以五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倡议和措施:一是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二是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三是改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四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五是强化环境教育与环境宣传。关键词:环境保护论文公众参与论文民间环保组织论文环境公益诉讼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8

    引言8

    一、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概述8-15

    (一)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概念界定8-12

    1. 公众参与的概念8-9

    2.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概念9-12

    (二)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理基础12-13

    1. 环境12

    2. 环境公平12-13

    (三)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与重要量13-15

    1.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13-14

    2.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量14-15

    二、 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立法近况及有着不足15-20

    (一) 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立法近况15-16

    1. 有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概况15

    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的缺陷15-16

    (二)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中有着的不足16-20

    1. 公众参与的方式设置不合理16-17

    2. 公众参与的配套机制不健全17-19

    3. 环保组织的功能发挥不充分19

    4. 公众的环境意识不高涨19-20

    三、 国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近况及对我国的启迪20-27

    (一) 主要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近况20-24

    (二) 对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启迪24-27

    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系统较为改善24-25

    2. 建立完备的环境法律救济制度25

    3. 重视环境教育与宣传25-26

    4. 善于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26-27

    四、 改善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倡议和措施27-38

    (一) 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27-29

    1. 立法体例和立法框架27-28

    2. 立法的实体内容28-29

    3. 立法的程序内容29

    (二) 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29-32

    1. 重构民间环保组织的法律地位30

    2. 加强政府对民间环保组织的引导与支持30-31

    3. 强化民间环保组织自身建设31-32

    (三) 改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32-34

    1. 拓宽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32-33

    2. 扩大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33

    3. 健全企业和产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33-34

    4. 改善环境信息公开监督和救济机制34

    (四) 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34-36

    1. 适当放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34-35

    2. 合理配置环境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35-36

    3. 明确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限制因素36

    (五) 强化环境教育与环境宣传36-38

    结论38-3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