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摩擦基本思路

国际贸易摩擦基本思路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32841 浏览:1551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般说来,国际贸易摩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其国际经济关系中,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往往会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如果不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就会出现理由,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就不会顺利地进行。如果国际贸易摩擦十分严重,还会引起两国关系的完全崩溃,形成敌对并成为国际政治、外交甚至军事上的重大理由。
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影响显著,因而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由。目前主要有两种针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理论和思路,其中一种可称为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另外一种可称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理论。本文首先对这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说明几点启迪。
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其一,从政府的经济政策出发研究国际贸易摩擦理由。按照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两国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自由贸易,各自都会获得国际贸易利益。既然都能够获得贸易利益,两国之间显然不可能形成国际贸易摩擦。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是利益的变化。什么能够转变国际贸易利益,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只能是政府行为,即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外参与贸易活动之中的政府及其行为。由于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可以以国际贸易活动施加影响,推动本国获得更多的贸易好处,导致相互贸易的各国出现不对称的贸易利益与贸易损害,结果就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思路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会在获得贸易和遭受贸易损害的国家之间形成国际贸易摩擦。
其二,从各种具体的贸易政策入手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与观点,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史中,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十分高的关税水平,因而,关于国际贸易摩擦的早期理论研究往往涉及关税。一般认为,当某一贸易方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而采用一定的贸易政策措施进行保护时,若另一方采取报复性措施或者要求对方取消贸易障碍,贸易摩擦就会产生。20世纪30年代初,林格尔巴赫认为各国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其后,约翰逊提出最优关税和关税报复模型,认为在一国通过关税谋求最大利益时,可能会损害对方,结果就会产生贸易摩擦。还有一些学者从非关税壁垒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斯特恩从非关税壁垒的角度论述贸易利益的得失,分析贸易摩擦的形成理由。此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贸易壁垒。针对这些措施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一些学者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
其三,不断地利用国际贸易的新型理论进行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布兰德、斯宾塞和克鲁格曼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检测设下,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思想与理论。这一理论被一些学者运用于对国际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如贝格威尔和恩泰格尔将战略贸易理论应用于研究农业补贴和贸易争端的起因。他们认为,政府会采用出口补贴来推动出口,而wTO规则允许对农产品的出口进行补贴,因此农产品争端就会表现为战略性互动的结果。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还利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利益集团与贸易摩擦的关系。如吉利罗斯和帕利尼利用美国的数据进行研究,认为政治变量在引起贸易争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还影响着国际贸易摩擦的结果。
以上简要介绍了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可见,这种理论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即在没有政府介入的国际贸易过程中,与自给自足相比,各国都会获得贸易利益。但是,政府介入国际贸易导致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相关国家问出现国际贸易摩擦。政府的这种介入,可以是政府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的介入,也可以是作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写作技巧人进行的介入。总之,由于政府介入到国际贸易过程中,国际贸易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国家之间会由于追逐贸易利益而发生纠纷与冲突,形成国际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与新深思
不过,上述国际贸易摩擦理论理论的前提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介入国际贸易过程?一种可能性是,在政府没有介入国际贸易过程以前,各国相互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给相关国家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贸易损害。由于对某个国家来说,存在贸易损害,那么国家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主体,显然有必要介入国际贸易过程,以回避这种贸易损害,但这种介入将导致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从而也会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由戈莫里和鲍莫尔、萨缪尔逊等人提出的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理论,正是从这个角度对国际贸易摩擦进行解释。
这里把戈莫里和鲍莫尔、萨缪尔逊等人提出的理论称为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这一理论涉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各个方面。萨缪尔逊认为,他提出的理论模型主要针对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变化以及利益纠纷理由,而戈莫里和鲍莫尔提出的理论模型涉及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利益变化与国际贸易摩擦理由。下面以萨缪尔逊的研究为例对这种国际贸易摩擦新理念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萨缪尔逊发表于2004年的论文题目是:“李嘉图与穆勒在何处反驳与证实过主流经济学家们支持全球化的论点?”萨缪尔逊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下,通过设定一系列简单的数字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数字型模型的检测设是: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为了使其分析具有感染力,萨缪尔逊设定这两个国家为中国和美国。各国有两个部门,生产两种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进行生产;中国的人口数量大干美国,而美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美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就相对优势而言,美国在第1部门生产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在第2部门生产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消费者都具有所谓穆勒式偏好,将收入平均花费到两种产品。在上述检测定下,萨缪尔逊提出三种数字型模型对其理论观点进行证明。这三种数字型模型如下:
其一,检测设两国开展自由贸易,比较封闭状态下和自由贸易状态下两国的总福利和人均福利的变化,结果发现自由贸易优于封闭状态,两国分别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分工,即美国专业化生产产品1,中国专业化生产产品2,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这种国际贸易提高两国的经济福利。其二,从自由贸易的状态开始,检测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思路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设美国的生产率不变,而中国的出口部门,即第2部门出现外生的技术进步。然后,以两国间自由贸易为前提,对技术进步前后两国的经济福利和人均福利的变化进行比较。萨缪尔逊发现中国在出口部门的技术进步对两国都是有利的,这一技术进步强化了已有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了改善。
其三,检测设美国的生产率不变,而中国的技术进步发生在其进口部门,即第1部门,而且技术进步的幅度正好使两国在两部门上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两国没有从事贸易的动力,然后,以两国问自由贸易为前提,比较技术进步前后两国福利的变化,萨缪尔逊发现这种技术进步降低了美国的福利。
通过以上三种数字型模型,萨缪尔逊认为,自由贸易在一些情况下会提高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却会使贸易参与国的福利受到损失。这样,由于两个国家贸易利益的反向运动,两国之间就会产生贸易摩擦。
在萨缪尔逊提出他的基本理论后,美国经济学会于2006年举行研讨会,对戈莫里和鲍莫尔、萨缪尔逊等人的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一些学者将这种理论,以他们名字的头一个字母组合起来命名,称为GBS理论。
比较与启迪
将两种类型的国际贸易摩擦理论进行比较,可以阐述多种不同之处,不过,这里仅说明两点。
其一,贸易损害的内生性。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与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认可贸易损害。这里所说的贸易损害是指在没有国际政策干预的条件下,在经济主体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损失状态。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以国际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等理论为背景进行研究。这些理论往往将国际贸易与自给自足进行比较,主张来自国际贸易的利益。因而这种理论认为,与自给自足相比,每个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主体,如国家等,都将获得贸易利益,不会产生贸易损害理由。与此不同,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认为,一方面,与自给自足相比,各国都会获得贸易利益,另一方面,与以前的国际贸易状态相比,目前的国际贸易状态可能造成一国获得更多的国际贸易利益,而另外一个国家却会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贸易损害。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会形成的贸易利益与贸易损害。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正是从贸易损害入手,提出针对国际贸易摩擦理由的新见解。
其二,对贸易政策效果的细致分析。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不认可贸易损害,因而这种研究方式有时候叫人感到难以理解。如果一个经济体系由三类行为主体组成,一是消费者,二是生产者,三是政府。在政府介入国际贸易以前,在由消费者和生产者组成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根据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研究,与自给自足相比,各国都会获得贸易利益。如果是这样,依据经济学关于理性行为的最为基本的观点,只要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主体,由于政府参与国际贸易,并不能促使相互贸易的两个国家同时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从而也就不能增加整个世界的经济福利,因而,实在找不到政府介入国际贸易过程的必要性。不过,在没有较好的理论来解释贸易损害时,单纯从贸易政策人手进行研究也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策略。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对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变化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因而对于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理由,仍然需要研究和运用这种理论。
总的来说,针对国际贸易摩擦理由的两种基本思路都值得注意。从国际贸易摩擦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国际贸易摩擦理论可能包括下列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是建立一个没有国家政策介入的国际贸易的纯粹理论模型,参与这一模型的经济主体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其二是在理论模型中,纳入政府部门,分析政府政策介入的对各贸易国家的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理由。显然,如果一国政府对双边贸易的介入,不仅能够回避自己的贸易损害,而且能够有利于所有国家,或者至少不对其它国家造成损害,那么该国的这种政策介入不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这是一种受欢迎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介入。这种场合可能在某个特殊的理论结构中成立,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成立。一般的情况是:该国政府的经济介入在给该国带来相关利益的同时,却会给贸易对手国家造成相应的损害。贸易对手国家为了避开这种损害,也会选择政策介入,同样,在给自己带来相关利益的同时,却会给相关国家造成相应的损害,这样,国际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加剧。因而需要综合两种国际贸易摩擦理论,对国际贸易摩擦理由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世界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解放思想,突破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分法,不能画地为牢,不能简单地将研究贸易损害以及由此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文献划为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列。正如萨缪尔逊在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所说,“为社会制度的比较静态分析设计了一种有用的工具”,确定贸易利益得失的条件,并不是否认自由贸易,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由贸易。这是我们在研究国际贸易摩擦理由时应该采取的基本态度。
编辑 赵丽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