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管理工程 >谈述林业山区生态林业进展理由与对策任务书

谈述林业山区生态林业进展理由与对策任务书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12164 浏览:4785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采取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以达到高效持续稳定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山区生态林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加快山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在山区开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山区生态林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然后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山区生态林业,问题,制约因素,对策。

一、山区生态林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存在问题

1 资金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们对山区林业的生态需求越来越强烈。按理来说,山区林业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然而绝大多数的山区县, 由于兴办工业的制约因素较多, 工业经济普遍比较薄弱, 严重影响了财政收入。山区林业发展不仅难以得到地方财政扶持, 相反, 有的县林业还要为地方财政作贡献。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很小, 造成林业投入难以满足林业建设的需求。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山区生态林业的发展。

2 管理与规划不合理

由于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防护林建设未与体系总体建设以及当地环境和相关产业综合考虑、规划, 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没能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水则水以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在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方面, 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适应生态系统特点的综合决策机制和综合生态环境管理方法, 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不利于整体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布局及规划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叠现象。由于历史原因, 不同时期林业建设重点不同,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布局及规划互相重复交叉, 甚至出现矛盾, 严重影响了林业的科学规划。

3 技术支持力度不够

林农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在生态林业建设实施中又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已有的先进生态林业模式很难得到有效推广。一些地方林业基础薄弱, 科技人员偏少。尚有部分( 乡) 镇没有林业站, 或有林业站, 但没有专业技术人员, 没有可靠的专项经费来源, 形同虚设。由于经费不足, 许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 不能及时推广而失去其先进性; 林业推广机构多次变动, 人心不稳。每年都有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离开专业岗位, 到其他部门工作, 造成人才流失。

(二)制约因素

目前山区生态林业发展滞后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如, 融资渠道单一、技术怎么写作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和林农生态意识淡薄等。这里重点从融资渠道和技术怎么写作体系两方面来分析, 是因为这两个因素对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影响最直接。对其进行分析更有现实意义。

1 融资渠道单一

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建设工程, 其建设资金必须有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作保障, 而从长远发展来看, 国债资金由其资金性质难以承担此项重任。生态建设又是一项投入集中, 规模大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回收期长的一项工程建设, 银行贷款是现今山区生态林业建设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但是大多数贷款属于现筹现贷, 投入期限短, 回收成本高, 加重贷款者负担, 挫伤了林农对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缺少循环型的投融资手段和机制, 阻碍了资源要素的组合利用, 不适应林业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阶段性需要。另外, 国家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生态林业的效益补偿机制, 这部分投资不能形成正常的循环, 严重影响了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使生态工程建设缺乏后劲。

2 技术怎么写作机制不健全

发展林业科学技术, 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作保证。但山区交通不发达, 信息闭塞, 文化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首先, 缺乏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 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 不能保证科技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其次,人才机制也不完善, 人才难以引进, 即使引进也难以留住, 造成林业产业化建设人才缺乏。再次, 科技管理体制比较落后, 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且针对山区的林业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林业生产经营科技含量偏低, 真正的名、优、新、特品种较少, 缺少林业高新技术拔尖人才, 林果产品加工转化商品率较低, 发展林业的收益不高, 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
二、对策
山区生态林业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持, 拓宽融资渠道,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规划, 强化技术支撑作用和加大生态林业宣传才能完成。加快搞好生态林业建设, 实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加快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1 加大补偿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生态林业, 积极开拓筹集社会资金的渠道, 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的力度。加大信贷投入, 延长贷款年限。国家应加大对林业的支持力度, 明确各级政府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 分别实行全额支付和补助支付、直接支付和转移支付等不同的公共财政支持方式。在生态经济原则指导下, 逐步开展生态补偿征收试点。发展多种经营, 长短结合,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加强建立资金管理、资金使用和计划管理等制度。

2 制定科学规划

山区生态林业建设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 因地制宜, 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 从而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以玉田县为例,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河、渠、路为骨架,网、带、点、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及6 667 hm2果树带为主体的水保经济林体系, 全县林地面积达2. 37万hm2。其中, 以苹果、小枣、葡萄、梨及优质杂果等5 个基地为核心的果树面积达687 hm2 , 优质核桃基地667 万hm2 , 果品产量达50 100 t , 产值达6 300 万元, 形成了平地发展梨枣, 山区发展核桃等玉田传统特色果品的生产格局, 实现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

3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科技支撑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内在动力, 而依靠科技是振兴山区生态林业的根本出路, 也是搞好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 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稳定科技推广队伍, 认真抓好各个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与应用;实施优惠政策, 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 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 组织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 组织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研究的攻关项目, 提高质量意识, 坚持技术标准, 强化技术管理。

4 加大宣传力度, 更新林农经营观念

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刊或村镇板报等林农容易接受的形式, 积极搞好宣传, 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使群众认识到国家生态林业建设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符合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外,可以定期组织讲座, 使林农转变经营观念, 坚持多林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 林工商综合经营, 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调动林农投身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三、结语
很多地方发展林业的客观条件很好,只要人们把握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使主观和客观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人民的共同努力,山区生态林业肯定有一个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葛会波. 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M ] . 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蒋敏元.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研究[M] . 辽宁: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2.
[3] 李红军, 何荣华. 关于山区林业发展的思考[ J] . 中国林业, 2009( 2) : 56.
[4] 吴焕忠, 蔡壖, 林新. 浅论广东省山区林业生态建设[ J] . 林业建设, 2006( 6) : 35- 37.
[5] 刘庆定, 厉淼, 林观章. 生态林业建设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J] .中国林业, 2008( 1) : 30- 3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