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高中政治 >分析吁请县域政治中公民诉求小结

分析吁请县域政治中公民诉求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6283 浏览:217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革新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一些体制性矛盾也在不断积累。在县域政治中,公众诉求的内容和强度日益增加,而路径依赖下的政治制度却无法对公民诉求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当公众对政府抱有一种高水平的期望而出于这种期望的诉求与政府回应中的诸多不足发生冲突时,政府信任将不可避开的受到了损害。本论文认为县域政治中的公民诉求——回应方式以两个方面对县域政治进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公民诉求及其得到的回应会对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方式产生反馈作用;另一方面,如何为公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诉求渠道并对之作出有效回应是衡量政府制度化和怎么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准。本论文采取了一种系统——结构与互动历程相结合的策略论路径。即认为在既有系统环境下,公民和政府能够理性的进行对策选择,以而以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突破了以往政府回应性及其他相关探讨对规范论述的过度依赖。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探讨成果基础上,本论文以C县为例,综合其他案例和探讨成果,以县域政治中的结构和行为为着眼点,对县域政治中的公民诉求——回应近况进行了观察和浅析。公民诉求根据参与人数和诉求目标分为个体进展型、群体进展型、个体维权型和群体维权型。由于县域政治政治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不同类型诉求的表达形式和相应的政府回应情况有所不同。社会网络和等级权力体制的互构是县域政治的基本结构环境,社会网络为县域公民与政府发生互动联系提供了特殊的接点,当然在权力的强势作用打破日常政治秩序的情况下,社会网络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本论文检测设作为诉求者的公民和政府都会理性的考虑成本收益,尽管公民权利意识和政府的规范意识均在不断提升,但利益而非规范是县域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导向。成本导向和收益导向分别反映了进展型诉求和维权型诉求的理性逻辑。社会联系网络可能在公民诉求——回应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能够降低诉求——回应历程的交易成本,又有可能造成诉求——回应历程的“异化”。本论文认为我国县域政治中政府回应的主要不足形态包括:面对公众合理诉求时的不作为,对公众借助信息流转表达诉求“捂盖子”,在公众诉求剧烈化时通过各种政府规范行为方式以外的办法“摆平”等。本论文以县级人大制度为例浅析指出这样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化”很大程度上和等级制度权力供给不足及其制度结构与社会缺乏密切联系有关。而“经济中心主义”对县级政府的行为支配不但妨碍了政府正常的行政怎么写作职能,还直接导致政府成为公民维权抗争的对象。这样一种探讨思路在坚持制度环境对政治历程起约束作用的同时,也对实际发生的政治博弈行为做出了类型学的区分,以而有助于进一步以一个政治与社会、结构与能动的进路对中国县域政治进行科学探讨。关键词:诉求——回应论文进展吁请论文维权抗争论文经济中心主义论文

    摘要3-5

    Abstract5-9

    第1章 导言9-21

    1.1 探讨缘起9-10

    1.2 前人探讨综述10-15

    1.2.1 主要探讨策略10-11

    1.2.2 其他论述成果11-15

    1.3 探讨策略与思路15-18

    1.3.1 探讨策略15-17

    1.3.2 本论文结构17-18

    1.4 探讨作用18-21

    第2章 县域社会的基本特点21-25

    2.1 以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21-22

    2.2 以熟人社会到市民社会22

    2.3 以边缘社会到中心社会22-25

    第3章 县域社会中的公民诉求25-35

    3.1 我国县域政治中公民诉求的基本内容25-30

    3.2 公民诉求——回应方式的两种基本类型及其浅析30-35

    3.2.1 进展——吁请型诉求31-32

    3.2.2 维权——抗争型诉求32-35

    第4章 政府回应的常见不足形态35-41

    4.1 “拖延”:政府回应进展型诉求时的常见对策35-36

    4.2 “摆平”:政府回应维权型诉求的常见形式36-38

    4.3 “捂盖子”:县域诉求——回应历程中的信息制约38-41

    第5章 县域政治中公民诉求一回应方式的政治结构环境41-49

    5.1 正式制度的“文本化”41-43

    5.2 县域政治中的“经济中心主义”43-46

    5.2.1 “经济中心主义”的缘起44-45

    5.2.2 “经济中心主义”对县级政府行政怎么写作性职能的扭曲45

    5.2.3 “经济中心主义”给县级政府带来了抗争性挑战45-46

    5.3 制度结构的反思46-49

    总结49-5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