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高中政治 >孟子以《孟子》角度解读中国梦

孟子以《孟子》角度解读中国梦

收藏本文 2024-03-27 点赞:5916 浏览:2039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孟子提倡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对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就此提出了经济、政治、社会、道德方面的种种建议。
关键词:中国梦 孟子 仁政思想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带领新一届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他说道:“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在《孟子》一书中,孟子也设想了一个理想社会,编制了一幅美好的“中国梦”:“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无论是实现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梦,还是孟子的理想社会,我们都要克服许多困难,而我们也可以从《孟子》一书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启发。
(1)政治上主张“民贵君轻”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是立国的根基,只有取得人民的支持,君主地位才能巩固,国家才能安定。“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而也”。只有重视人民,以人民为施政的指导,才是王道。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要求在治国的过程中,在政策的制定上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重。此外, 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要依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民享有的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基本权利和其他各项权利;要反对官僚作风,惩治贪污腐败,强化权力监督决不允许权力凌驾于法律和人民之上。
(2)经济上主张“制民之产”
孟子认识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王道政治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老百姓有了能保障温饱的生产、生活资料,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他们就会从善而利于统治了。让“

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这样,“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如今社会要稳定.就必须满足老百姓基本的生存权利,而这又必须以保障老百姓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给予百姓们一定的产业,从而使百姓们的生活有所依赖和保障,甚至是过上富足的生活。政府应该多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仁爱之心,颁布更多科学有效的富民惠民的政策,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社会生产力。此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按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按照各种生产对象自身的规律指导生产,使生产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从中获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 社会管理上注重社会和谐
现在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就应该动员全社会爱护幼儿、孝敬老人、救助社会弱势群体。“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老而无子日独,幼而无父日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存在.而要关心弱势群体、关爱每个人的生存状况。使这些鳏寡孤独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能够享受到社会福利,使整个社会的老百姓过上“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的生活。
(2) 道德上养“浩然之气”
道德品格对于社会稳定所具有的规范约束作用,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具有很强的自律能力,正如《孟子》中所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有德者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只要能够通过种种途径培养人民的道德情操,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梦。良好的道德和“浩然之气”源自于每个人的内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这四端是人与生俱来的,正如人有四肢一样自然,由此他进一步推理出由此四端发展而来的仁义礼智也就是人性天然的一部分,所以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的积累,从实际出发,加强内心修养。
结语
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孟子从宏观的视角为我们指明了在复杂条件下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应该坚守思想原则,提出了各种措施和方法的内在要求。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孟子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吸收古人思想精华来完善当今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关注民生。构建一个君民上下一体、上体民情、全民共乐的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完全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则“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就可以达到“上下交相利乐”的程度,真正实现“与民偕乐”。这种彼此依存,乐别人所乐,忧别人所忧的社会这才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才是理想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于文斌.孟子类解[M].长春:牧童出版社,2008.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陈祥耀.略论儒家思想的精华[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5]刘海龙.孟子思想中“仁义"与现实联系的相似度检测[J].社会科学,2012(04)
[6]刘明杰.论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J].西部教育研究,2012(03)
[7] 陈聂红.孟子民本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