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试议心理干预对IVF—ET疗效推动意义

试议心理干预对IVF—ET疗效推动意义

收藏本文 2024-01-30 点赞:5273 浏览:164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 探讨在IVF-ET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措施提高IVF-ET成功率。策略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IVF-ET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心理干预对IVF—ET疗效的推动意义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3例,研究组在进行IVF-ET治疗前后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研究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心理干预前较低,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的显著低(P<0.01),研究组的妊娠率(45.63%)比对照组的(30.10%)明显提高(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IVF-ET疗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心理干预 IVF-ET 疗效 推动作用
不孕是全球所面对的理由,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不孕症在2l世纪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全世界估计有8000万~1.1亿的不孕夫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孕症患者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0%~15%[1]。不孕症的病因多种多样,也包括心理理由,其中焦虑和抑郁是不孕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理由。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俗称试管婴儿,是当前解决广大不孕不育夫妇生育理由比较直接有效的手段,患者在接受IVF-ET治疗的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可能对提高成功率有益。为了检验这一检测设,我们对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到我院接受IVF-ET治疗的206位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5-43岁之间,平均年龄34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IVF-ET治疗前后有心理干预,103例,对照组IVF-ET治疗前后无心理干预,103例。2组年龄分别为(29.3±3.8)岁和(31.0±3.9)岁,不孕时间分别为(2.1±1.4)年和(1.9±1.5)年。2组原发性不孕比例分别为60.7% 和61.2% 。2组间在年龄、不孕时间和原发性不孕患者比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作用(P >0.05),具有可比性。
2 策略

2.1 IFV-ET治疗策略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入IFV-ET用药治疗周期后,均采用长方案超排,即先降调14天后再用Gn处理11天取卵。研究组在IFV-ET治疗前后同时经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在IFV-ET治疗前后未经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治疗。

2.2 心理状态评定策略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该量表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信度,量表的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总分可以用来评价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各种药物、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估。HAMA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21分,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 ≥7分,有焦虑;如<7分,便没有焦虑症状。HAMD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20分,是轻或中等度的抑郁;如<8分,病人就没有抑郁症状。对研究组的每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评分。治疗后的评分时间为妊娠者在诊断妊娠时进行,未妊娠者在治疗完成3个月经周期时评分。
2.3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因素进行比较,差异较小,无实际统计学作用(P>0.05)。通过对研究组进行心理治疗后,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t检验,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作用(P<0.05)。

2.4 干预措施

2.

4.1 心理治疗

本研究的心理治疗是在心理咨询师介入下进行。

2.4.2 心理支持

2.4.2.1增加交流,缓解焦虑和抑郁, 交流的目的是让患者的情绪能得到可控性地宣泄和释放。交流对象包括:①夫妻之间的交流与扶助,重视夫妻性生活的和谐。②亲朋好友间的沟通。③患者积极主动与医护人员保持经常性的沟通。④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间交流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利用其同病相怜的心理可缓解焦虑和抑郁。⑤利用网络媒体与外界交流,也可以释放心理压力,以解除焦虑和抑郁。
2.4.2.2提供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信息,正确认识IVF-ET技术,患者所获知的关于IVF-ET技术信息量及信息准确性是影响他们心理最主要的因素,为患者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是IVF-ET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2.4.2.3 健康教育 首先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尊重和关心患者,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健康教育从患者就医开始,包括为患者提供充足的相关信息,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讲解正常的生殖过程、辅助生殖技术等,使患者心理达到最佳状态。
2.4.2.4 心理咨询 对在治疗过程中有适应障碍而难以调整者,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认真倾听,发现患者所面对的理由,明确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理由,了解可以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危险因素,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患者和心理咨询师经过相互了解,分享有关信息,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一套心理治疗计划;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患者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而获得内省力。通过内省力来影响外在行为。
2.4.3 认知行为治疗(CBT)被认为是唯一循证的心理治疗策略,它将认知技术与呼吸训练、放松治疗等行为策略整合在一起,其疗效已获大量研究的支持[2]。将认知技术与行为策略相结合的重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把上述技术应用于治疗以外的时间,指导患者建立每天、每周的生活日程,使之扩大治疗影响,这在治疗初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缺乏内省,无法对付自动思想时尤其必要。

3 结果3.1 2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研究组轻度、中度焦虑分别为56例和11例,轻度、中度抑郁分别21例和1例,焦虑合并抑郁14例。对照组轻度、中度焦虑分别59例和10例,轻度、中度抑郁分别19例和2例,焦虑合并抑郁13例。2组间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2 心理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心理干预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在IVF-ET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3 2组妊娠情况比较

经χ2 检验,2组间的妊娠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3
4 讨论
人类的机制十分复杂、微妙,而女性不孕的理由归纳起来有器质性病变、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与精神因素等。对于绝大多数不孕症夫妇来说,往往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3]。
人体的生殖生理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性腺轴,下丘脑—垂体—卵巢,下丘脑分泌GnRH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来调控卵巢的功能。同时卵巢分泌的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具有反馈调节作用,为女性奠定了基础,当女性精神紧张、恐惧、情绪不稳、心理压力过大,人体性腺轴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障碍,心理干预对IVF—ET疗效的推动意义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均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转变而影响卵巢功能[4],导致激素分泌紊乱,排卵障碍而引起不孕。
研究发现,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且以ET后第20天最为多见,焦虑和抑郁症状存在较高的共存率。究其理由:(1)不孕症妇女往往受到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我国,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心中,尤其是在农村和比较偏远地区。这使不孕患者背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双方父母的过度关心也是造成不孕夫妇焦虑和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使患者正常心理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2)本研究也发现不孕症患者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理由,尤其是很多得不到家庭和丈夫支持和呵护的患者类似的心理理由更加突出。(3)患者对自身疾病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产生焦虑和抑郁的理由之一。患不孕症病程长短,病因的不同,治疗过程,以及患者本人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到患者所承受的压力。治疗过程中的期待则更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形成焦虑和抑郁。本研究发现,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在胚胎移植后等待结果的两周内,许多患者承认自己非常紧张,甚至影响睡眠与饮食。一旦治疗失败,立即陷入过度焦虑和抑郁。(4)医生的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在频繁求医得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焦虑和抑郁,若接诊医生的表情冷漠,过分重视仪器检查和生理病因而忽视心理因素往往加重患者的焦虑与抑郁。
焦虑和抑郁可能是不孕症的理由,也可能是不孕症的结果,不孕症可以导致情绪变化, 而反过来情绪变化又影响着[5]。因此,心理干预对于减缓不孕夫妇的焦虑和抑郁并使其配合医生的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至关重要。
心理因素导致人体生理机能的转变,影响IVF-ET治疗的成功率。本研究表明,通过对103例接受IVF-ET治疗患者心理干预后,可以让患者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减少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有利于提髙IVF-ET治疗的临床妊娠率(表3)。在本研究中我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争取家庭的支持理解。通过建立相应的心理支持机制,在心理咨询师介入下,对焦虑和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不孕症患者心理干预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了解患者的思想顾虑,跟踪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引导患者解除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精神上保持愉快情绪,以平和的心态接受IVF-ET治疗。 这些正确的心理干预成功地缓解了患者负性情绪,使他们的情绪相对稳定,健康地度过IVF-ET治疗过程的各治疗周期。
参考文献
[1]卢惠霖、卢光绣主编.人类生殖与生殖工程[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5
[2]Falk L.Wolfgang H,Michael Weissberg,et al. Cognitive-behior Therapy and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Techniques,Efficacy and Indications[J].Am J Psychother. 2006,60(3):233—259
[3]潘敏珠. 女性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其生活质量调查[J]. 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17):24-25.
[4]陈晓勤、谢黎等,人工流产与输卵管不孕的病例对照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

7.28(9):598-603

[5]梁阿娟.不孕症患者心理理由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

3.22(1):67

作者:
联系人:叶少玲
通信地址:云南昆明市学府路113号 云南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65022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