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探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

探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4405 浏览:136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家庭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大教育体系,育人环境才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全面提供民族素质的宏伟教育工程才有可能完成。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相融合 主要途径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这话用到今天来解释,可以理解为,为人父母,不仅要生育孩子,更要教育孩子。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天职。但有的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只管生,不管教。有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根本顾不上过问孩子的学习,有的虽然也开学校的家长会,也知道自己的孩子成绩欠佳,但并没真正当回事。
其实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家庭是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策略对未成年子女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也极为重要。
首先,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整体效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是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教育,但教育是个延续性的过程,这两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无法割裂。如果在孩子入学后,家长就放弃了家庭教育,孩子就很难形成完整的健全的人格。有些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做事拖拉,精神易分散。有时任性、有时依赖,一方面拒绝家长老师的干涉,另一方面又过于依赖家长。当孩子顺利发展时,他将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否则将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而且会使以后的成人生活同样充满彷徨迷失,缺乏目标。学习历程正是体现并推动这一矛盾的主要过程。可是,有一些孩子正面对着学习的困境,他们无法在学习中体会成功与喜悦,无法在学习中感受到的进步。他们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这些性格的形成,与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长的思想言行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所谓“润物细无声”,只有长久的滋润,小苗才能茁壮成长。学生在班级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冷漠、自私的性格特点也充分暴露出家庭教育的无力与失败。
其次,教育对象多样化是家庭、学校教育结合的必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各自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各自的优势,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互补的。
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可以感受到群体教育的氛围,但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同点的“共性教育”,这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标准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在某一阶段都达到某一个标准。理由即在于此,我们知道,孩子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每个孩子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外貌有不同,同时也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素质、能力、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自立于社会,而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来进行“个性教育”,特点是“个性化”。让学生在家庭中,接受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他充分享受着亲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教育,更有利于个性发展。由于家庭教育的教育目的明确,对孩子的各种情况更加了解,教育策略灵活,因材施教,再加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育效果将会更加理想。
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家庭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大教育体系,育人环境才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全面提供民族素质的宏伟教育工程才有可能完成。家庭、学校教育相融合的主要途径:
(1)家长会是学校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家校,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对面,收获成效的时候。通过家长会可以使得家长和老师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和家长可以找到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策略,从根本上去转变孩子的一生成长。家长会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搭建起互相衔接与沟通的桥梁,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不无裨益。
(2)家长和教师,两个有所差异的角色,共同承担起了教育的主要职责。作为教师和家长教育的共同对象——学生,他的成长期盼看得到教师和家长积极一致的教育合力。家访就是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的一种最佳方式,是实现学校、家庭教育一致性的必要条件。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访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
(3)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采取科学研究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观以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成材动力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个别谈心等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层次、心理素质水平进行测试,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与家长及时、有效地互通信息,与家长共同研究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肩负起社会教育的神圣职责,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合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