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教师德育 >谈民间工艺小议本土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对策中专生

谈民间工艺小议本土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对策中专生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8420 浏览:254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民间工艺以其独有的个性,在丰富和完善幼儿的审美经验和创造能力的同时,能充分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幼儿园应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工艺课程,丰富现代幼儿的生活。
关键词:民间工艺;幼儿园课程;实施策略

一、感悟民间工艺与儿童相通的默契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udooo.com

间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形象符号,是民间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民间工艺中所体现的童真童趣与儿童的心理需要相呼应。将民间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融入当前幼儿园课程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苏州是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有着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古老城市。自建城以来,历代文人墨客辈出,优秀的民间工艺作品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越来越强烈,因此,这就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重视对本土民间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吸收,使幼儿园成为本土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儿童成长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萌发儿童最初的文化自觉。但长期以来,幼儿园中多采用现成课程中的美术教学资源,造成了课程资源结构单一,
内容形式呆板单调,高楼、恐龙、外星人成为主色调。那些曾经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泥人、草蚂蚱、七巧板显得格格不入,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幼儿在美术领域的学习中更多地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载体和工具,较少获得来自于个人的快乐体验。在幼儿园内开展本土民间工艺课程能较好地弥补这些缺失,它不仅能丰富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更能让幼儿对他们所熟悉的本土民间工艺、民俗民风产生共鸣,实现“情感投入”,引发情感参与,提高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见,本土文化,本土情感是幼儿发展和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二、设计民间工艺与儿童相通的蓝图

幼儿园教育不仅要传播现代文化,还应积极地传承历史所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在民间工艺课程的构建中,笔者认为,必须有目的性地选择适宜幼儿发展的内容,使课程充分体现时代性、独特性和本土性,最终把科学、合理的多元文化反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
苏州民间工艺内容丰富、分类繁多,哪些是贴近幼儿生活,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民间工艺资源呢?这成为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把这些资源整理为欣赏与制作两大模块:在欣赏资源的开发中,我们挖掘、筛选和整理出了江南兰花印布、剧装、脸谱、五彩粽、头饰、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内容,并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主题综合教育活动:“小戏迷”“美丽的兰花印布”“好看的刺绣”“苏州的桥”“家乡的端午节”等主题。以“苏州的桥”为例,在课程实施中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内容,如,用多种材料表现苏州的桥,泥桥、纸桥、罐子桥、线桥等;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展现桥,线描画、蜡笔画、水粉画、布贴画等。在制作资源的开发中,我们挖掘、筛选和整理出了扇面装饰、泥塑人物、剪窗花、编中国结等内容。同样也设计了一些相关的课程,如:“我也来编一编”“剪纸迎新年”“纸版印画”等活动。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这些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各内容特色鲜明,操作性强,能被幼儿所喜欢,能为他们带来艺术的熏陶,让他们感受到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架起民间工艺与儿童相通的桥梁

1.为幼儿营造和创设丰富的环境

(1)丰富的审美环境
在物质审美环境的创设中,我们设置了宽敞、安静、温馨的手工区,并且在该区域中悬挂、粘贴了各种民间手工艺作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欣赏和探索这些作品的造型、形式、制作材料等;在地上铺有软垫,幼儿或趴或坐,可以以各种姿势开展手工活动;我们还根据不同阶段的主题内容准备了充足的手工材料,幼儿可随时根据材料自由创作。
为了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苏州的民间手工艺文化,我们不仅请来了手工艺人现场演示、讲解,还多次走出去,进行校外参观活动,如,参观刺绣研究所、剧装厂、剪纸社等专业场所。这些环境的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为他们将来自己动手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如果说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静态的,那么心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动态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会对幼儿的学习、认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它能为幼儿提供情绪上的安全基地,能让幼儿充满自信、大胆积极地探索材料和环境。所以,我们在精神环境创设中,尽量多地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与幼儿建立平等的伙伴式师生关系:尊重幼儿的时间支配权,留给他们自己活动的时间;尊重幼儿的动手权,从不越俎代庖,急于帮助;尊重幼儿的作品权,主动征求幼儿对活动改进的建议,并且、公正地评价幼儿作品等。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创设“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得到身心全面的发展。

2.具体指导策略

(1)以目标为导向开展活动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是能否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任何课程的组织者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凭兴趣做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的教育目标应是呈阶梯状发展的,呈现潜在性、弹性等特征。首先,我们应把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隐含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中,把教育的要求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幼儿自发的需要。其次,在游戏中应注重幼儿的个体经验,教师不能用同一目标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应针对每一位幼儿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层次灵活地调整活动目标,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2)以游戏为载体组织活动
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是以兴趣为动力的学习。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游戏是一种更重要、更适宜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民间工艺教育活动时,把游戏作为载体,引导幼儿感受这些工艺品的独特魅力,把艺术活动当成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如,在制作江南兰花布活动中,我们开设了布坊,以小组活动的形式组织幼儿在还原的布坊场景中制作印花布,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手工布料染色的过程。在“小戏迷”主题中,我们依托角色游戏,设置了戏台,从演员的装扮到舞台背景的设置都让幼儿操办,把他们制作的脸谱、戏装、亭台楼阁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种形式更容易唤起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创造能力。
(3)用艺术化的形式评价活动
每一名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所以,他们完成的作品也是各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在孩子们完成作品的第一时间,首先,我们对幼儿在作品上表现出的独特性、
创新性上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其次,鼓励幼儿人人参与评价,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构思、表现手法或把自己制作的作品编成
故事,和同伴一起分享、积累创造经验。对一些制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我们更多的是与他们沟通,交流方法及商量如何来解决问题,促进他们新经验的建构。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笔者越来越感受到本土民间工艺的艺术价值和生命活力。民间工艺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又让幼儿对自己身边耳濡目染的民间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触,萌发了幼儿最初的传统文化兴趣。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理解难免肤浅,认识不够深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期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弥补缺憾。
参考文献:
张卫民.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本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6(12).
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6(9).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崇道小学附属幼儿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