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师 >> 教师师德 >新视域下体育课堂常规高效养成探析

新视域下体育课堂常规高效养成探析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4989 浏览:148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简单来说,体育课堂常规就是体育教学中师生双方共同遵守或者是侧重于一方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贯穿教学前中后三阶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课堂常规的争议

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认知,目前业内存有多种论调。

1.一线呼声

甲老师: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课堂常规训练肯定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是否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强调、都需要进行练习,这是值得商榷的。
乙老师:教师在45分钟之内面对着四五十个学生,说实话要想进行“因材施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教师只能通过课堂常规将学生最大限度地整合在一起,以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能够面向大多数。
丙老师:传统体育课堂常规的军事化风格明显,有着较为明显的专制性,这种利用学校和教师权威来进行的压迫式教育,不仅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直接造成了师生关系冷漠的不良局面。

2.专家意见

学者顾渊彦说:“用统一的要求来指导不同的学生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则,且不分对象与特征提出统一性的规则本身就是一种伪科学。”毛振明等人认为:“有关课堂常规教学方面的内容,如队列队形练习训练将会朝身体姿态培养以及集体行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等方向转化。”

3.笔者观点

笔者有着十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也历经课程改革的前后,对于传统的一板一眼的课堂常规以及目前的略显松散的课堂常规都有着自己的切身体验。对于课堂常规,笔者更加倾向于甲老师以及毛振明教授等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与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的宗旨相一致,同时也没有过分激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即既注重实效又着眼于长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二、如何优化课堂常规

1.利用熟悉期,提高常规养成的协同性

当体育教师第一次担任某班体育课,与该班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由于彼此双方的不熟悉,因此不论是教师表现得亲切还是表现得威严,师生双方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戒备感。
整体上来讲,戒备感存在的表现就是双方的言行比正常状态下显得更加谨慎和内敛,一方面是内部进行的观察与评价,另一方面是外部显现的静默与服从,随着接触时间次数的累积,双方将会彼此进行重新的评估,并根据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和言行再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以此来建立一个对双方的较为完整和准确的印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将相关的课堂常规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力争在熟悉期结束之前使学生基本明白课堂常规的意义所在,并且基本掌握课堂常规的各项内容要求。

2.勿漏间隔期,提高常规养成的稳定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养成期大约需要21天的时间。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这21天的时间必须是连续的21天的时间,中间最好是不能有间断。基于这样的认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相关的体育课堂常规的意识和技能的时候,更应在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之中持续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意识和技能的灌输与培养。只有通过课内与课外的协同连续的努力,学生对于课堂常规的掌握与遵守才能尽快、尽可能地成为普通的习惯。
3.把握特殊期,提高常规养成的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全面性
如果说抓好以上的两个“期”的主要效果是使课堂常规训练既得到实效又能够保持长效的话,那么在特殊期内的对于课堂常规意识和方法技能的灌输与训练,则给予了学生一定的个性发挥的空间,偏向于学生课堂常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特殊期主要指学生身体不舒服、感冒、伤病、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在这些时间段内,学生们大多会向教师请检测,教师一般不会做什么深入的检查或是验证,在简单询问之后大多会同意学生见习,一般就是要求学生看一看。但由此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后续影响,见习有时会诱发部分学生的惰性,以致其在面临一些强度、难度教学内容练习的时候请“检测”检测。
对于这些情形,笔者制定了以下几条规定。第一条是为各种特殊情况制定见习活动,例如对于哮喘的同学,为其制定的相应的见习活动内容就是慢跑,感觉稍微出汗的时候就停止练习。第二条是希望请检测的同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纪律监察员和学习观察员,即对一些学生的违纪和危险行为进行警示。第三条是对课堂中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做出评价和建议。第四条是在课后查阅资料,收集自身请检测理由(如感冒、扭伤、哮喘)的成因、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等,以便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
总之,教师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课堂常规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 谭有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