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论贝多芬对德彪西和贝多芬钢琴作品《月光》比较

论贝多芬对德彪西和贝多芬钢琴作品《月光》比较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22456 浏览:974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德彪西与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两首作品在作品的体裁、结构、调性布局、和声、旋律、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性格、创作风格及表现手法上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述。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两部作品,同时也能够使我们在比较研究中发现并汲取更多的表现手法,掌握表达相同事物不同的艺术构思、不同的艺术视角、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同的文化根源、以及不同的文化影响。
【关键词】月光;贝多芬;德彪西;钢琴作品;比较;研究
1007-4309(2012)07-0043-1.5
一、相同
作者性格:两位作曲家都有叛逆的性格,这也直接导致到了两位大师在音乐史上的突出贡献,贝多芬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作品的调性布局及写作:都是采用了有调性的音乐创作手法。而且主要调性相同,贝多芬月光三个乐章的调性分别是升c小调、降D大调、升c小调,德彪西月光采用了第一段降D大调,中段E大调、第三段回到降D大调。都采用了调性再现和回归的手法。而且都是围绕着同一个调性升C(降D)创作的只是调式存在变化(大、小调),也可以说是某种巧合,或是作曲家的感觉相同,用中国的一句熟语“英雄所见略同”来形容;作品的结构具有相似点:贝多芬月光是三个乐章,德彪西月光是三个段落;都采用了复节拍,贝多芬月光采用的是4/4、3/4、4/4,德彪西月光才用的是8/9节拍,复节拍的采用,对描述慢速、冥想、沉静、略带忧郁的性格特点。而且贝多芬的第一乐章虽是4/4节拍,但采用三连音的手法感觉与德彪西的9/8的节拍有几分相似;钢琴织体琶音的运用,贝多芬在第一乐章、第三乐章主要采用了琶音的钢琴织体,德彪西则在作品中段和再现段集中采用了琶音的织体;都具有着显著的创新,贝多芬的创新体现在古典奏鸣曲曲式结构的创新尝试,德彪西在和声语言上的新发展,创作思维上的创新(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理念);创作月光时两位作曲家的年龄都是三十多岁,都处在创作的成熟期,写《月光》时1801年贝多芬31岁,写《月光》1890年德彪西38岁;再现的写作手法相同,贝多芬《月光》的三个乐章的每个乐章都采用了再现的写作手法,德彪西月光也采用了相同的主题再现的写作方法;对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都有着革命性的影响;乐曲使用的强弱规律相同,也就是说乐曲开始的段落速度比较慢,音量要求也较弱,当速度变得相对较快时,乐曲的音量要求也随之增强。同时也可以看出两位作曲家对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有相同的使用习惯,和共同的使用规律;贝多芬与德彪西都是创新性、革命性作曲家。
二、不同
创作背景的不同,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11月16日,贝多芬写给和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德彪西的《月光》是《贝尔加摩组曲》的第三首,又名《明月之光》。1884年德彪西创作了康塔塔《浪子》获得罗马大奖,得到了去意大利公费留学的机会。在意大利留学期间他曾到北部的贝尔加摩地区游览,有感而发在1890年动手创作《贝尔加摩组曲》;两位作曲家的创作的出发点不同,贝多芬写作作品27之2这首奏鸣曲(月光)主要是为了表达内心的冥想、不安和痛苦,德彪西主要是为了几年他在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留学创作生活的回忆和深刻印象;品的标题,贝多芬处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作品都没有标题,月光的标题为后人加上的,德彪西有明确的标题;和声语言的不同,贝多芬主要采用的是以三度结构为基础传统的功能和声,德彪西即采用了是以三度结构为基础传统的功能和声又创新的使用了非三度结构(四度、五度)的以色彩为主的和声手法;艺术流派的不同,贝多芬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德彪西印象主义;旋律的风格特点不同,贝多芬主要采用大、小调式进行创作的,德彪西采用了大小调与五声调式混合使用的写法;作品中速度的使用不同,贝多芬的《月光》第一乐章是慢板、第二乐章小快板、第三乐章急板,德彪西月光的三个段落,第一段为慢板、第二段为小快板、第三段为慢板直到结束;)作品中强弱使用的不同,贝多芬《月光》的三个乐章,音乐的强弱采取的是第一乐章整体弱,第二乐章强度中,第三乐章音乐强度是很强。
通过对两位作曲大师的描写月光的钢琴作品的分析和比较,以及对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创作的出发点可以看出,贝多芬与德彪西写作《月光》的创作背景完全不同,而且贝多芬并不是为了

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描写月光。而德彪西在描写贝加摩地区的生活感受所写《贝加摩组曲》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舞曲》等四首小曲组成的,可以说德彪西的《月光》是更多的、更准确、更真实的去描写月光的明暗变化及景物在月光下的影像。
贝多芬在《月光》中更多的强调了自己的爱情生活的情感体验,作品中浓郁的感彩一直贯穿到作品始终,以饱满的情感打动着听众。所以说同样的月光,不同的感受。
【参考文献】
童道锦,孙明珠编选.钢琴教学与演奏技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弗兰克·道斯著.德彪西的钢琴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韩立品:北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齐向军:吉林艺术学院,讲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