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谈谈甘肃甘肃瓜州绿洲生态保护和治理

谈谈甘肃甘肃瓜州绿洲生态保护和治理

收藏本文 2024-04-18 点赞:16808 浏览:723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分析了甘肃河西边陲瓜州县的生态现状,指出了着重对重点风沙口进行治理后,将对该区域经济生态改善、社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瓜州生态;保护;治理
1 引言
瓜州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地处东经94°45′~97°00′,北纬39°52′~41°53′。东与玉门市接壤,西与敦煌市为邻,南北两边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连,西北部东连石油城玉门市,西接旅游名城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西北与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县境东西长185km,南北宽220km,面积2.41万km2,属典型的内陆极旱荒漠区,中部低山丘陵荒漠戈壁占国土面积的74%,地形南北向倾斜,东部向西部倾斜,海拔在1300~1700m之间,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43.8mm,汛期降雨量38.3mm,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全县辖5镇10乡、73个行政村,总人口14.88万人,有汉、回、蒙、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万人。瓜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4000年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称瓜州,宋元相沿,至清雍正年间设安西卫,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为安西县,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瓜州县。古代就是屯粮游牧农业区,自然景观壮美,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著名的旅游胜地榆林窟—— 俗称“万佛峡”,位于该县城南68km处的榆林河峡谷(因其河谷遍生榆树故得名)。甘肃70%商品粮来源于河西,瓜州就是产粮产棉大县之一。

2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1)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瓜州县在全长250km的风沙线上,分布着41个风沙口,近85%的土地面积是荒漠化土地,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濒危绝种的胡杨林,1985年尚有天然胡杨林20万亩,现仅存4.9万亩,27年间骤减13.1万亩;各类草场3111.43万亩减少到现在的3000.57万亩,减少了11086万亩。过去的锁阳城镇沿途到处一片湿地,如今却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随风摇曳。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疏勒河农业灌溉和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人口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承载力趋于极限。只有通过风沙口沙产业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地下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udooo.com

水开采量,构建提升少数民族(移民)文化教育事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措施,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落实“十二五”规划和打造西北绿色生态屏障,维护濒临灭绝物种的需要。大自然由动、植物和微生物构成,在创造人类的同时,相继创造了世界万物生灵。如果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消失,也就意味人类命运走到终点。甘肃西北生态保护与建设关系到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安危、“十二五”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敦煌与瓜州接壤的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以东和疏勒河下游以西,总面积66万hm2,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屏障。据权威观测,库姆塔格沙漠每年要向东移动5m,西湖湿地以每年1m的速度缩减。如果再不加大治理保护乃至最终失去这个生态屏障,敦煌文化遗产莫高窟成为第二个楼兰也不是危言耸听。如今罗布泊干涸,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两大沙漠即将合拢的今天,西湖自然保护区内大面积荒漠森林与湿地植被已成为了野马、野骆驼、候鸟等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的“避难所”和“救生圈”,更是阻挡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侵河西走廊的最后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它对保护敦煌乃至我国西部生态平衡,改善区域气候条件,保障敦煌、瓜州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治标先治本的需要。瓜州四周皆沙,当地俗语:“瓜州一场风,从年刮到终,风吹石头跑,漫天皆黄沙。”特别是风沙口地区,据统计成灾年份达75%。疏勒河项目瓜州石岗墩风沙治理就是一个成功典范,对县城小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风沙口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主要以植树种草,镶边塞口,将风沙彻底阻挡在屏障之外,使其危害降低;另外可改善绿洲环境,降低风沙频率,增加工农业收入,逐年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同时也为今后的风沙口治理积累宝贵经验和方法。

3 生态保护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相对于甘肃省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建设则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表明甘肃省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信心,将切实担负起保护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把生态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和支持,林业这一生态环境建设主体在可持续友展中的关键地位已经确立,造林绿化成为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生态建设大环境的影响。在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风沙口开发治理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热门话题,治理风沙可行性论证迫在眉睫,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目前参与风沙口治理规模较大的个体私营老板达87个。自2001~2011年10年间,由个体工商业者共投资3200万元,在风沙口治理沙化土壤1.72万亩,80%的已收回投入。政策叠加之功效有力地推动了林业的发展,激活了群众参与生态投资的浓厚兴趣。
按照和省委的部署,瓜州县及时调整林业开发战略,制定了《瓜州县环境保护第“十二五”规划》,从“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以营建全县防风固沙生态屏障为目标,加大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截至2012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7.88万亩,封滩育天然林草植被面积195万亩,完成风沙口治理工程26万亩,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km2,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

5.8万亩。4 生态治理的成绩

4.1 主要造林经验

(1)镶边堵口,建设防护林体系。20年来采取在风沙前配置大型防护林,在农田内部建设主副林带网络体系,积极推广沟栽红柳,营造乔灌复合林带和麦草分割治沙方法,使80%的农田受到良好保护,减少了风沙带来的危害。
(2)全社会搞林业,全民治理风沙,每年组织干部群众在风沙口和环城路开展大规模植树固沙活动,强化管护,扼制了风沙危害。
(3)建设林果基地,增强防护效益,积累治理资金。风沙口地区栽植经济林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继续治理储备发展资金。据统计,近几年在风沙口发展以经济林为主的综合开发已达1.5万亩,参与风沙口治理规模较大的个体私营老板达87个,7年共投资2600万元,80%的投资已收回并初见收益。

4.2 技术怎么写作体系

瓜州林业局下属3个国营林场,1个护林总站,1个林业技术推广中心,1个园林实验场,1个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个林业派出所,在16个乡镇建立了16个基层林业站,共有林业职工230人,其中技术干部100人,包括高级职称的6人,中级12人,初级108人。

4.3 各类造林成熟技术

4.

3.1 防风固沙林造林

防风固沙林一般在耕地周边的沙化土地、地下水相对较高的盐碱地上,沙化土地主要选择新疆杨、梭梭、沙棘、红柳、毛柳等树种。盐城地以红柳、沙枣为主,造林密度乔木以每亩120~150株为宜,灌木以每亩170~220株为宜。
4.

3.2 农田防护林网造林

(1)树种选择。根据瓜州县历年造林经验,在不同地域条件下,树种选择不同,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宜选用抗旱、抗风、抗寒、耐瘠薄的树种为主。适用于造林的乔木树种有新疆杨、少先队杨、沙枣等,灌木树种为红柳、沙刺、梭梭等。
(2)苗木规格。 用作营造农田防护林网的苗木应选择2~3年生,树种优良,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大苗、壮苗,以便能尽快成林发挥防护作用。选择壮苗的标准是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地径、根系完整、无伤根烂皮、无病虫害的Ⅰ级和Ⅱ级苗。
(3)整地要求。在造林地采用全面整地或局部整地方式进行,全面整地一般使用各种动力翻耕机具进行,在设计的林带宽度内,进行深耕、耙磨和镇压,翻耕深度以18~25cm为宜。局部整地是在造林地上对直接影响苗木生长的局部面积进行整地的方式,又分为带状或块状整地,整地宽度一般为50~60cm,深10~25cm。以定植点为中心进行的圆形或正方形整地方式为块状整地,通常是做成栽植穴,因此又叫穴状整地。块或穴的规格取决于树种特性,苗木的大小,杂草丛生与土壤板结情况。块状土地更适合于路旁、渠系及渠道边坡上栽植的防护林,而带状整地更适合于在风蚀严重的地方进行。沙化土地造林难度大,且土壤条件差,可挖栽植沟并局部换土以提高造林土壤条件。
(4)栽植。栽植前,为使林带整齐,应按照设计的株、行距分别放线定点,圈点标记,根据苗木大小挖坑。一般要求坑的直径和深度为30~50cm,保证根系舒展。栽植时要分层填土踏实,使土壤与苗木根系紧密接触,不留空隙。为了保证苗木成活,在干旱地区,应注意深浅(埋土至原地径以上3~5cm)。踏实后留出坑穴并及时灌水。
4.

3.3 经济林造林

(1)葡萄。葡萄选在沙壤土上栽植最为适宜。以小棚架为主,东西行向,架面南高北低;栽植密度1m×45m,亩栽148株。定植沟必须在前一年秋季或翌年早春挖好,沟深、宽各80cm。挖沟时表土与底土分开堆置,实行“三三制”回填施肥,即:底层20cm填入腐熟的秸秆、麦草或树叶;中层40cm填入混匀有机肥的表土;上层20cm填入混匀过磷酸钙的表土。有机肥以羊、鸡、马、猪粪为好,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过磷酸钙200~300kg。回填后灌一次透水沉实土壤,栽苗前将定植沟修整成深15~20cm、宽80cm的畦状。一般栽植时间在4月中旬左右。苗木选择地上茎粗度在05cm以上,枝条充分成熟,有3~4个饱满芽,20cm长的根5条以上。栽植时剪留2~3个饱满芽,并对根系进行修剪。挖直径30cm、深20cm的定植穴,栽时填扒四周疏松的表土,踩实、填平,深度以苗木原根茎部与定植沟底相平为宜,并及时灌水。
(2)桃、杏、枣。园地均可选择在地势平坦,通风透光,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防护林健全的土地上。选择1~2年生的健壮苗木。桃栽植密度2m×4m,杏栽植密度3m×5m,枣一般栽植密度3m×4m。

4.4 项目管理

4.1 计划管理

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建设单位执行建设项目计划的落实、实施,保证建设项目按性质、按工期完成,及时发挥效益。所有确定进行建设的项目,施工前必须定建设规模、定投资总额、定建设工期、定投资效益、定外部协作关系。计划一经下达,就具有强制性作用,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4.2 工程管理

项目建设和其他工程建设一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坚持先进行可行性研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究及初步设计概算,其次技术阶段设计,最后施工。验收工作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分期抽检、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落实。

4.3 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串用、截留及挤占。项目管理必须配备专职财务人员,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结算办法和财经纪律,建立资金管理和控制系统,并接受上级项目管理机构的领导和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4.4 信息管理

用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工具与手段,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项目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采集和汇总包括工程规划、设计资料、上级批复文件、计划、财务等有关的调查,进度,资金投入、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效益、产量等信息,全过程跟踪收集分析项目施工的进展、质量信息、科技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等各环节的档案管理工作。

4.5 实施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领导要把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要实行各级领导任期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度由县政府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签定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检查验收和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推广应用节水造林技术,加快科技兴林步伐。一是大力推广节水造林技术,城镇绿化、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项目要采用滴灌造林,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建设要逐步推行滴灌造林技术,提高节水造林科技应用措施;二是加大林木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三是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怎么写作水平。
(3)突出重点,切实抓好生态建设项目的管理。生态建设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按规划立项,实行项目动态管理,按照生态建设有关标准组织设计与施工,按效益考核。
(4)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全方位、宽领域筹集生态建设资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鼓励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5)强化管护,确保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广泛深入地宣传《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加强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和查处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乱挖、非法占用林地、人为造成土地沙化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组织林木病虫害防治和调运检疫,杜绝危险性病虫害传入。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