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收藏本文 2024-02-07 点赞:3819 浏览:95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根”与“魂”,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呼吁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社会各阶层也都在积极探寻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其中,旅游开发作为非遗与市场结合,以文化产业化实现非遗传承与推动区域经济文化进展的重要方式正在被实践检验。如何将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进展之间科学合理地耦合起来,在论述和实践中还有诸多不足尚待解决。如非遗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手段、非遗的旅游产品转化途径等。这些不足不得到很好的解决,则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初衷就难以实现。基于此,本论文运用旅游地理学的基本论述和策略,并借鉴人类学、文化遗产学和管理学的相关论述,以实现非遗保护和旅游进展联袂并进、互利共赢为目标,对非遗旅游开发中亟需明确和解决的几个不足做了探讨:第一,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基本概念,这是本论文得以开展的前提。以国际社会相关文件中利用过的民间创作、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的演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文语境中常用的精神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等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区别入手,结合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旅游、遗产旅游等概念的讨论,本论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是行为主体,非遗是客体对象物,是一种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但遗产的性质决定了对这种资源的开发既要体现出经济和社会效益,又须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第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系统。旅游资源调查和分类是进行旅游资源评价、规划和开发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03年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与评价》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分类是一个缺项。本论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有着形态为划分依据,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为物质实体类、活动艺术类、知识实践类和文化空间类四大类型,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及其传布地为实证调查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类别、空间分布、资源特点等进行了整理和浅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与产品化转型奠定基础。第三,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价系统的构建是本论文的一项重点探讨内容。对于以保护为前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进行旅游开发既需要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内涵、有着形态,也需要考虑遗产地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组合情况、遗产地的地理区位、可进入性、遗产的市场吸引力等开发条件,更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浅析遗产-资源-产品的适宜性转化,浅析旅游开发对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和遗产的承载力。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论述和策略的系统浅析,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有着的若干实际不足进行解读和辨析,以文化遗产学与旅游管理学相交叉的角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三方面为综合评价层,运用层次浅析法和德尔菲法,选取了遗产的资源品质、遗产地域独特性、遗产地环境质量、遗产利用价值、旅游部门对遗产的管理能力、旅游开发条件、利益相关者对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目前传承情况、遗产产品化对遗产(地)形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等9项评价要素、26个评价因子,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系统,并依此对莲花山“花儿”的旅游开发价值进行具体的浅析和评价。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浅析及产品化转型探讨。通过在旅游旺季期间对莲花山“花儿”传布地旅游景区来自全国各地旅游者的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参与快速测评法和里克特量表法,以客观型衡量因素和推断型衡量因素两个角度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的类型、特点和行为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基本特点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稳定收入,以女性为主要群体;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重要量比重及其在旅游历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深度,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分为目标明确型旅游者、观光型旅游者、意外发现型旅游者、随意型旅游者和偶然型旅游者五种类型;目前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进展的主要因素有结构性制约因素和个人制约因素。依此本论文提出了以市场营销方式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主张,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化转型的结构和形式做了具体构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既要通过旅游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游客体验的层次性,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价值,更要通过旅游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保护和传承拓宽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旅游和文化两方面的因素都必须认真审查,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和管理。关键词:花儿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旅游开发论文资源评价论文产品化转型论文

    中文摘要3-5

    Abstract5-11

    第1章 绪论11-35

    1.1 探讨背景及作用11-17

    1.1.1 不足的提出与选题背景11-15

    1.1.2 探讨作用15-17

    1.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探讨综述17-29

    1.2.1 国外关于遗产旅游探讨进展17-22

    1.2.2 近十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探讨进展与动态22-27

    1.2.3 文献述评与国外探讨对本论文的启迪27-29

    1.3 探讨目标和探讨内容29-31

    1.3.1 探讨目标29-30

    1.3.2 探讨内容30-31

    1.4 探讨革新点31-32

    1.5 探讨策略和技术路线32-35

    1.5.1 探讨策略32-34

    1.5.2 技术路线34-35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论述基础35-58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35-46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35-42

    2.1.2 文化旅游42-43

    2.1.3 遗产旅游43-45

    2.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45-46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论述基础46-58

    2.2.1 文化变迁论述46-49

    2.2.2 文化资本论述49-50

    2.2.3 舞台真实论述50-56

    2.2.4 旅游地理学论述56-58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与浅析58-82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类别58-67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58-62

    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62-64

    3.1.3 对“国标”《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与评价》的浅析64-65

    3.1.4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有着形态的分类65-67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调查——以莲花山“花儿”为例67-82

    3.2.1 “花儿”的类型与空间分布67-69

    3.2.2 莲花山“花儿”的文化地理学调查69-82

    第4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82-108

    4.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性质82-84

    4.1.1 以文化遗产到旅游资源82-83

    4.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影响83-84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系统的构建84-105

    4.2.1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系统的目的84-86

    4.2.2 评价主体86

    4.2.3 评价原则86-87

    4.2.4 评价内容87

    4.2.5 评价指标的选取87-95

    4.2.6 评价策略95-97

    4.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系统的确立97-103

    4.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赋值标准103-105

    4.3 莲花山“花儿”旅游开发价值评价105-108

    第5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浅析及产品化转型探讨108-130

    5.1 案例调研区域概况及调研策略108-111

    5.1.1 调研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近况108-110

    5.1.2 调研策略110-111

    5.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111-122

    5.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客观型衡量因素调查与浅析111-116

    5.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推断型衡量因素116-120

    5.2.3 潜在的遗产需求与遗产闲置120-122

    5.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122-130

    5.3.1 以市场营销方式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122-124

    5.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层次结构124-125

    5.3.3 莲花山“花儿”旅游产品开发125-130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30-133

    6.1 主要结论130-131

    6.2 探讨展望131-133

    艺术节游客感知调查问卷145-146

    附录4: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专家调查问卷1146-148

    附录5: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专家调查问卷2148-151

    附录6:实地调研照片151-153

    附录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153-155

    攻读学位期间的探讨成果155-156

    致谢15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