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论苏轼和李白不同

论苏轼和李白不同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19854 浏览:9228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从个性到诗歌创作,李白和苏轼都属豪放,但他们的豪放却各有千秋。李白个性豪爽率性,苏轼则深沉智慧;创作中,李白诗歌飘逸而不失狂放,苏轼之词豪放而不失旷达。
关键词:热情狂放;睿智通脱
巴蜀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活跃地,那里出了司马相如、李白和苏轼等人才,在人杰地灵的巴蜀,李白和苏轼也受到那里的文化的影响,积极而为,思想活跃,理想高远,但是苏轼和李白从宗教信仰和人生观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他们所受到得中华传统思想影响不同。李白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另外游侠、豪气思想也让他有仗剑走天涯的潇洒,而道家思想使他在人生失意时直接做了道士,以求解脱,犹如神仙无所顾忌。道教强调今生,是欢乐的宗教,而佛教强调来世,是苦难的宗教。这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应证。苏轼一生坎坷多变,大起大落,这种人生历练使他沉淀下来,从佛教中寻求平衡,但是通过他的一生可见,他从未真正解放过自己。李泽厚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此说苏轼追求的是社会退避,而李白追求的是政治退避。李白实现了“须行即骑访名山”的理想,而苏轼却只能在各种风雨中慨叹“一蓑烟雨任平生”,多了几分无奈和沧桑。
从个性上看,他们也有差别。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狂妄。他常以苏秦、张仪自居,不走科举常规之路,可见其远大理想,也可显其自命不凡。当然李白狂妄至极,但由他的天赋才情作后盾,亦不失可爱。苏轼虽也恃才傲物,但现实中能兼济天下,做出实绩,亦可善处逆境,以全其身,既可克己从外,又不失文本色,亦官亦隐,亦庄亦谐。这是中国士大夫文人成功的典型,而李白仙气缭绕,仕人难以企及。
另外,李白的自我意识、率性而为也甚于苏轼。生活中的李白任意而行,无所羁绊。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中可见一斑。诗中的李白更是率性本真的,其作品可以说是其情绪发泄的载体。《行路难》中,感情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岸自负,“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无畏自我,其诗中随处可见,因此林庚先生评价他:“天真到惊人的淳朴”。李白就是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率性而为,一切表于形外的人,而苏轼则在历经坎坷与磨难之后,佛释人生,总能在情感宣泄之余,回归现实与理性,其情感中多了几分对人生的理性思索,而宋朝新旧党交替争政的现实,也让苏轼无法向李白一样自我、反抗一切,批判权贵,而是带着自我的劝慰,随遇而安,通达开阔,进退自如。
诗如其人,从他们的诗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不同了。李白率性自我,无所畏惧,使他的诗歌创作重意兴和感情,而苏轼少年老成,睿智收敛,其创作中更多理趣、禅趣。
首先看李白的诗歌,“情”无处不在,有“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仕途失意之情,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看开仕途之洒脱,有“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对权贵的不屑,有“仰天大笑出门去”对圣诏的狂喜,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生自信,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人生感伤。可见李白的诗歌处处充满了感情的旋律,希望、失望、愤怒、憎恶、不屑等,其诗歌感情丰富充沛激越。苏轼也说李白抒情“如泉源涌地,不择地而行,又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苏词也多情,但作者传情达意会适可而止,他多从生活仕途出发,生发人生感悟,而并非单纯情感,传达出形神、情理交融之理趣,“雪泥鸿心”可见其少年老成,而“此心安处是吾乡”见其豁达冷静,《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夜无晴”可见诗中的理趣。他就是将生活磨难生化为哲理记录下来,并经过冷静的思索沉淀,达到智慧旷达的“高致”。苏轼的诗歌就是这样,收敛而又不失畅达,议论而时见理趣。

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udooo.com

次从他们的诗风上看,他们都有豪放的特点,但也各有千秋。李白诗歌有唐诗的“动态的、进行时的、创造者的”的特色,慷慨激昂,飘逸不失狂放,仿佛一个勃发的少年,青春四射;而苏词则表现出宋诗词的“静态的、完成的、守护者”的特征,作品呈现出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老境美,犹如智慧的老者,通脱旷达。
李诗的意象宏伟而壮观,但大多来自梦境、历史、传说、神界,另外其长于打破时空界限,时而梦境,时而历史,时而传说,时而仙境,时而现实,天马行空,想落天外,同时,其意境恢宏瑰丽雄奇。其境飘逸而不可捉摸,其情激越不可控制,其景绮丽而无法亲历,李白的豪放就是在这样的天马行空中彰显出来的。
苏词中表情达意多用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叶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与笔端”纵观苏轼一生之作,我们可见其作品风格各有侧重,年轻时,理想宏伟,多抒发政治豪情,致君尧舜之豪放超逸,而乌台诗案之后,其作品豪放雄浑之余,多了几分对人生的感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宏壮境界,更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之人生感叹,自此,其作品在豪放之余,多了几分旷达通脱,“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其收敛平生心,我运无自闲的最好写照。苏词,豪放中多了几分对人生的顿悟,通脱豁达,物我两忘,如同经历绚烂的人生最终回归平淡。
总之,李白和苏轼无论是思想还是个性还是艺术风格,都有各自独特的地方。李白热情狂放,勃发,无所顾忌,天马行空,雄奇壮观;苏轼内敛深沉,豁达通脱,亦庄亦谐,智慧深刻,豪放旷达。
参考文献:
毕宝魁.宋词三百首译注评[M].辽海出版社,1998.
葛晓音,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凌从桂,女,九江职业大学教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