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试述起源“和”文明起源考(文字篇)

试述起源“和”文明起源考(文字篇)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14316 浏览:600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古代文献中“禾、和”通用,这为寻找“和”的源头提供了线索。《说文》“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虽点出了“禾—和”的语源关系,但却倒因为果。抽象概念“和”应是建立在具体称谓“禾”之上的。甲骨文中有“ ”,本义为“求禾”,即用口(言语)祈求禾谷丰收,因而造出“从‘口’、从‘禾’,‘禾’亦声”的字形来。
关键词:文字起源;“和”;“ ”;“禾”
1672—3104(2012)05?0217?04
“和”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中华和谐文化,犹如长江大河,源远流长,绵延千年,至今仍然青春焕发,润泽华夏,令人不由得一再追问:这股强劲水流的源头又在哪里?
这是一个不应回避而颇难回答的问题。好在历代学者已经作了一些零星探索,探明了“和”的起源与发展的部分路径。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综合利用各个学科的已有研究成果,打通时断时续的零星路段,攻克最为棘手的疑难问题,对“和”的起源及其发展作一全面的探索与梳理,最终找出“和”的源头来。

《庄子·山木》:“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郭庆藩集释:“言至人能随时上下,以和同为度量。以大和而等量,游造物之祖宗。”(668?669)《吕氏春秋·必己》:“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许维遹集释引俞樾曰:“‘以禾为量’,殊为无谊。……‘禾’当作‘和’,《庄子·山木》篇‘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是其证,‘禾’即‘和’之坏字。”(35b)①陈奇猷校释:“杨树达曰:‘和’从‘禾’声,《说文》谓‘禾得时之中和’(《系传》本),故谓之‘禾’,知‘禾’本含‘和’义。谓‘禾’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当读为‘和’可也,谓‘禾’为误字则非也。于省吾先生曰:……‘禾’乃‘和’之借字。邾公??钟‘作氒禾钟’,‘禾’乃‘龢’之省文,‘龢、和’字通。奇猷案:……杨氏、于先生说是。谓道德一上一下,与万物和同,既不离于物,又不役于物,以和同为其限量。”[3](840)又《庄子·徐无鬼》:“吾尝居山穴之中矣。当是时也,田禾一睹我,而齐国之众三贺之。”郭庆藩集释引卢文弨曰:“(田禾)即齐太公和。”(848?849)《北堂书钞》卷一五八引作“田和”②。同一人名,《庄子》与《吕氏春秋》书中“和、禾”并用。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今与臣约,五和,入秦使,使齐、韩、粱(梁)、[燕]□□□□□□□约彳卻(却)军之日,无伐齐、外齐焉。事之上,齐赵大恶;中,五和,不外燕;下,赵循合齐、秦以谋燕。今臣欲以齐大[恶]而去赵,胃(谓)齐王,赵之禾(和)也,阴外齐、谋齐,齐赵必大恶矣。”[4](1)又《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外齐于禾(和),必不合齐、秦以谋燕,则臣请为免于齐而归矣。”[4](6)在出土文献中,也是“和、禾”并用。
这些传世与出土的古代文献中“禾”字通用为“和”字的现象,是否为我们寻找“和”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第七卷《禾部》: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省。??象其穗。凡禾之属皆从禾。[5](114)
钮树玉《说文解字校录》:
《系传》作:“从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和,故谓之‘禾’也。”《齐民要术》引作:“以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和,故谓之‘禾’。”[6](7108)
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
“得时之中”下,锴本有“和”字。[6](7108)
沈涛《说文古本考》:
《齐民要术》引“二月”上有“以”字,“得时之中”作“得之中和”,《文选·思元(玄)赋》注引:“二月生,八月孰,得中和,故曰禾。”是古本“二月”上有“以”字,“得时之中”作“得时之中和”。今本夺“和”字耳。[6](7108)
田吴炤《说文二徐笺异》:
大徐本作“得时之中”,小徐本作“得时之中和”。炤按:《蓍归禾序》疏:“禾者,和也。”又《管子·小问》:“故命之曰‘禾’。”注:“禾以其调和人之性命。”与此“得时之中和”以声为训,于例本合。窃以嘉榖以二月生、八月孰,此即“得时之中”之谓也。“和”字似系諓人所沾。[6](7109)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以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之中和,故谓之 禾。”依《思元赋》注、《齐民要术》订。“和、禾”叠韵。[6](7109)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按:“禾”之言“和”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6](7110)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李善注《思元赋》引云:“二月生,八月孰,得中和,故曰禾。”《五经文字》:“‘禾’之言‘和’也,以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名之曰‘禾’。”馥谓当云:“得时之中和,故谓之‘禾’。”“禾、和”声相近。或曰:“中”即“中和”,本书“中,和也”,《礼记》“升中于天”卢植注“升中和之气于天”是也。馥案:凡“故谓之”云者,皆声、义相兼,此本书之例。《白虎通》:“稷者,得[阴阳]中和之气”,亦兼言“中和”。徐锴《通论》:“……二月阳气虽胜,犹有阴气存焉,微阴辅阳,生长万物,阴阳适和……八月阴气虽壮,犹有阳气存焉。微阳助阴以成熟,万物阴阳亦适和……故曰禾‘二月生,八月孰,得时之中和’”。服虔《左传》注:“和,中和也。”《书·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得命禾,旅天子命,作《嘉禾》。”③传云:“异亩同颖,[是]天下和同之象。”《尚书大传》说《嘉禾》云:“三苗为一穗,天下其和为一乎!”宋均《说题辞》注云:“禾衔滋液以生,故以‘禾’为名。”《续汉志》:“吴黄龙五年,嘉禾生于由拳,改县曰‘禾兴’,后以太子名‘和’,改曰‘嘉兴’。”[6](7110?7111)

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udooo.com

在甲骨文中,有一“ ”字,楷化为“ ”。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认为:
卜辞有“ 月”,“ ”字从口,禾声,当即“和”字之异构。卜辞云:
(116) 今 月 ,又史。(菁一一·二○)
(117) 今 月(又)史。(续六·二六·七)
(118) 庚申……今 月又史。(戬三六·一三)
(119) 庚申卜:今 月又史。(拾七·六)
“又史”即“有事”。以上列诸辞与“今五月,我又史”(乙三三五○)、“于七月又史”(乙一四七四)等辞相比较,可知“ 月”即“和月”,是月名,当即“禾月”。战国时代齐国铜器铭文也有月之专名,如陈逆簋有“冰月”,《晏子春秋》亦有之,以为十一月。子禾子釜有“稷月”,“稷月”与卜辞之“禾月”可以比照,当是与种禾、获禾或祀禾有关之月。[12](52)
无独有偶,在金文中也可以找到“ ”字: (《 觚》,殷代,安阳大司空村墓葬出土),《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释为“ ”,[13](392)与甲骨文的“ ”字正相印证。
把甲骨文的“ ”字与前面关于“和”字“从‘口’、从‘禾’,‘禾’亦声”的证明联系起来看,“ ”的字形为口中有禾,其本义当为“求禾”,即用口(言语)祈求禾(庄稼)丰收,因此才会造出“从‘口’、从‘禾’,‘禾’亦声”的字形来。“卜辞习见的‘求禾’,就是祈求庄稼长得好,即求得神祖保佑有一个好收成。如:‘求禾于示壬’(向示壬祈求好收成)(甲三九二)、‘求禾于河’(向河神祈求庄稼长得好)(后上二二·三)。”[14](208)
这样看来,因为“求禾”而有“ ”;禾谷丰收,人们会认为是求禾行为得到了上天的回应,因而产生了“应和”义的“和”概念;又因“禾以其调和人之性命”,“其米多而沃,食之者强”,从而抽象出“调和”义的“龢”概念来。
在金文中,“禾”有以下诸形[10]( 593):
“和”在金文中有少量形体[12](50):
虽说文字出现的先后与语言中词汇产生的先后未必完全一致,但就“禾、和”的关系来说,至少可证明二字出现的先后与二词产生的先后也是基本吻合的。
注释:
① 为照顾今人阅读习惯,使其原意更为显豁,以便于理解,本文
引用古籍及近人的著作时添加了一些必要的标点符号,如引号、书名号等。下同。
② 国学导航—北堂书钞 卷第一百五十八 地部二,http:///zhibu/0201/03btsc/161.htm,2008年2月10日。《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对田和的记载说:“宣公四十五年,田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相齐宣公。……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齐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
③ 所引《书·序》有误,实为《书》卷十三《微子之命》,见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上册,第200页下栏。
参考文献:
郭庆藩. 庄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M]. 王孝鱼校点. 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许维遹. 吕氏春秋集释(影印本, 下册, 卷十四)[M]. 北京: 中国书店, 1985.
[3]陈奇猷. 吕氏春秋新校释[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1.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76.
[5]许慎. 说文解字(影印陈昌治刻本)[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6]丁福保. 说文解字诂林(影印本)[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7]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影印本)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8]陆宗达. 训诂简论[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0.
[9]任继昉. 汉语语源学[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2.
[10]李圃. 古文字诂林(第6册)[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11]于省吾. 甲骨文字诂林(第2册)[M].

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udooo.co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12]李圃. 古文字诂林(第2册)[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4卷)[M].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1988.
[14]赵诚. 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