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小说《蝇王》艺术特点

小说《蝇王》艺术特点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5457 浏览:202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说《蝇王》是世界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1911-1994)的传世名作,威廉·戈尔丁曾获得198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他的小说富含寓意,广泛地融入了古典文学、神话、基督教文化以及象征主义。《蝇王》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于1954年问世,探讨了人类天生的野蛮与文明的理性的斗争问题,认为文明的约束一旦放松,人类的原始本能就会暴露无遗。
[关键词]《蝇王》 艺术特色 分析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20-01小说《蝇王》发生在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孩子乘坐飞机撤离英国,但却发生空难飞机迫降在一个孤岛之上。刚开始孩子们还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他们在一起搭帐篷、采野果、点起篝火等待救援,其乐融融。但后来随着“野兽”的出现,小岛上的安宁和谐被打破。他们分成两个派别,一是以拉尔夫为代表的文明派,他们坚持在岛上建立文明的社会秩序,而另一派是以杰克为代表的野蛮派,他们对文明的做法嗤之以鼻。两派开始互相残杀,最后毁灭了岛上的一切。本文将就《蝇王》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和独特的讽刺两方面进行艺术特色分析。
小说中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其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小说中很多我们稀松平常的事物在特殊的环境中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比如“海螺”,它既是权利的象征又是治理和理智的象征。“海螺”源于主人公拉尔夫在海边偶尔的发现,最初只是当玩具来玩,后来就通过吹海螺召集大家伙,同时谁想在会议上发表意见,也必须接过拉尔夫手中的海螺才能发言。所以海螺是文明的代表。可海螺虽是美丽的,但也是易碎的。野蛮派的杰克对于文明的代表——海螺是绝不可能容忍的,所以他为了向发起挑战,就夺走了海螺,并砸成了无数碎片。所以海螺的象征意蕴就是:戈尔丁虽然喜欢海螺,尊重制度,但也发现了它的缺陷。正如看似美好的西方制度,文明有序,但在野蛮专制和愚昧面前,也显得软弱无能,不堪一击,最后只能败下阵来。再比如戈尔丁对“火”的运用,小说里文明派拉尔夫和野蛮派杰克都使用火,但同样是火,用火的人不同,象征意蕴自然也不同。拉尔夫的火是用来燃起火堆,吸引过往飞机船只的注意,好来营救大家伙的;同时篝火也烤熟了食物,让孩子们有东西吃,这都是对生存的希望的意蕴。而杰克的火是从拉尔夫那里偷来的,除了果腹之外还要借助烤熟的猪肉来吸引拉尔夫身边的力量。火在这里就不再是光明和文明的意义了,反而变成了野蛮生活方式的选择。
《蝇王》中还有许多具有象征意蕴的事物,比如大海象征人类生存的环境,它辽阔湛蓝,供人洗浴,可有时黑浪汹涌,使人葬身鱼腹;森林也象征环境,那里鸟语花香,浓阴蔽目,供人食物,可有时阴暗潮湿,藏着神秘怪物和青蛇,又具有危险性;眼镜象征科学知识,它能为善怎么写作,又能为恶怎么写作等等。
除了善于运用象征的艺术特色之外,戈尔丁还把其独特的讽刺效果发挥到淋漓尽致,主要是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讽刺也是构建该作品的一个主要原则。比如在《蝇王》结尾处,虽然拉尔夫和小伙伴们得救了,但当他回想这些日子的恐怖生活时,禁不住痛哭失声,他是在悲痛童心的泯灭,他是在痛哭人性的凶残,可他们身后原子大战仍在继续,这就是一种对战争的讽刺。

源于:论文网www.udooo.com

接下来我们具体谈谈几个讽刺的运用。
第一个讽刺是,整个故事会让读者联想起乌托邦式的美好生活,这乌托邦式的社会里,没有饥寒交迫的人,没有无家可归的人。正如《蝇王》中男孩们来到了荒岛,那里有充足的食物和尽情玩乐的地方,简直就是天堂,孩子们要建立一个自由、和公正的社会,他们制定各种制度,建立庇护所。眼看乌托邦式的社会就要形成了,然而却天不遂人愿,事实上变成了一个反面乌托邦形象,在故事的结尾处,这个孩子们理想中的岛屿变成了火海,烧得像一块枯木,而孩子们也一个个衣衫褴褛,像个野人。第二个讽刺是,孩子们天性好玩,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孩子们的唯一目的就是玩耍,他们忙着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游泳、摘水果、在沙滩上堆城堡等。读者也跟随者孩子们的兴奋和融入到了一种美好的想象中去。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正是由于这些所谓的儿童游戏带来了他们的蜕变和灾难。第三个讽刺是,故事的结尾是孩子们被海军军官营救了,然而这种获救并不意味着对孩子们的彻底拯救。因为当我们加以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这个看似圆满的结局实际只是一个苦涩的讽刺,当初孩子们为了逃离成年人的战争才被失事的飞机带到了这个岛上,而故事结尾营救他们的这位海军军官和他的战舰正在进行着这场战争,又把孩子们带回了成年人的战争中。可以说,这些孩子们看似摆脱了荒岛这个疯狂的社会,却又要走进另一个更加疯狂的社会。当海军军官把他们带上船舰的那刻起,也把他们带回了现实中成年人的战争漩涡里,到时谁再来拯救这些孩子们呢?
综上所述,小说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和讽刺的艺术特色,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戈尔丁的作品既扎根于深刻复杂的现实,又极富创新意识。他的作品寓意深刻,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人类的状况,引起人类对社会文明的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徐明.论《蝇王》的象征手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美)戈尔丁(著),龚志成(译).蝇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3]李欣.蝇王中任务的象征意义.山东师大外语学院学报,200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