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探究视角系统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经典

探究视角系统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经典

收藏本文 2024-02-02 点赞:14698 浏览:599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系统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基本方式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对其进行审视和把握,从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三个部分,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本质。
关键词: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特征;功能
1002—2589(2012)25—0016—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要建设好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其科学内涵,系统地把握其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从系统的本身角度审视系统,一个完整的系统由要素、结构和功能三个基本因素构成,它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的根本方式和本质属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任何系统都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离开要素的系统是不存在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就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这个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这四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系统,还应当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去把握。

(一)从宏观角度看

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受要素的制约,要素功能发挥状况,直接影响系统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弄清楚四要素的层次和地位。正如李长春同志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虽然这四要素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地位,但既不可偏废

源于:论文库www.udooo.com

,也不可相互替代,共同怎么写作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整体。

(二)从微观角度看

系统的存在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作为要素它成了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对构成自己的要素,自身也是一个系统。系统中的任何要素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存在,它仍然是潜在再次可分割的。要素自身构成的再次可分性,又决定了它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荣辱观共同构成了核心价值体系的较大系统;同时,自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较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从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充实、完善其内部要素入手,进而推动核心价值体系这个较大系统的整体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特征

结构是指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要素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形成若干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方式,形成了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要是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方式消失了,就破坏了结构性质本身所固有的有序性和有机性,这就失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机和活力,准确把握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成要素在相互关系上具有整体性

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性,决定了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使系统具有了整体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是灵魂,它决定着体系的根本性质和主流方向;共同理想是主题,它保障了建设力量的统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它是体系的核心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是建设体系的前提。所以,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这一有机整体。

(二)构成要素在逻辑关系上具有层次性

层次是指系统要素有机结合的等级秩序。系统的层次性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是横向结构的多面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要素构成,其中每个要素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也并不相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政党意识形态的体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属于国家意识形态,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先进性角度来讲的,这属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次,这在四个基本要素中居最高层次;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属于社会普遍意识形态,它从属于国家意识形态,主要是从它们各自所存在领域的广泛性来说,属社会层次,位次相对较低。二是纵向结构的等级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四个构成要素的关系总是相对的,四个要素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大系统,而相对于构成单个要素的要素来说,四个基本要素自身也构成一个系统,在系统演化中呈现出一种依次嵌套,相互异质的层次系列。

(三)具体内容存在开放性

开放性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必要条件,是系统进化的基础。任何系统都不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作为一个有机体,总要与其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这种特性就是系统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开放的,是与时代潮流和世界文明相伴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正以开放的姿态接收先进的文化成果。一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有益成分,充分地继承和吸收,如对理想社会向往和追求的观念、诚实守信的观念,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等。另一方面,对世界先进的人类文明,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如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等。当然,在这种开放条件下,也必须对输入的东西认真检验、鉴别和过滤,就其本质是异文化之间在保留其主体精神基础上的双向“扬弃”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系统的本身来看,构成元素和结构共同决定系统的功能。按不同的划分标准,系统的功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从系统功能的作用来划分,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概括为:指导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

(一)指导功能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与巨大的指导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不在于它产生时间的早晚,而决定于它是否科学,是否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经验和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中国。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文化思想和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社会思想趋向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更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着时代的使命诞生了。其中,最核心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牢牢控制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保证党和国家的政治方向。

(二)规范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约束作用,就是它的规范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为公民思想和行为的选择提供了基本标准。它通过爱党爱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道德信条来规范人们的言行;通过讴歌真善美、谴责检测丑恶发挥其道德约束功能。它借助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等道德修养手段,强化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与婚姻家庭美德意识,通过道德模范的示范,道德意识的内化,养成道德自律习惯,协调和规范人们在各个领域的行为方式,内容涵盖了国家观、人民观、科学观、劳动观、人际观、义利观、生活观等思想观念,涉及政治态度、价值取向、人生理念、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等多个领域,为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起到规范作用。

(三)激励功能

系统通过对自己要素的激励来实现功效的最大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动力。崇高的精神与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特定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就形成了特定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卓越创造力的智力保障。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培育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全社会改革创新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使个人的理想与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达到高度统

一、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王琴.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乔法容,赵增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
[3]黄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及其要素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7,(7).
[4]宫春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系统论解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0)
[5]梁振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解读及实践路径[J].理论学刊,2011,(2).
[6].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
(责任编辑:李 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