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灌云县灌云县环境保护工作对策和措施要求

灌云县灌云县环境保护工作对策和措施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5389 浏览:151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通过对灌云县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灌云县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采取行政的、法律的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对策和措施,促进了该县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概况

灌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临黄海,西接沭阳、东海两县,南以新沂河与灌南县交界,北与连云港市区相连,总面积177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3万公顷,总人口100.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59.8%。该县可以利用灌溉水约3亿立方米至4亿立方米,连同本地径流

1.5亿立方米、上级供水1亿立方米,共5.5~6.5亿立方米。

二、、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就

1.可持续发展体系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灌云县委、县政府把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宣传发动、编制规划、开展试点、培育典型等工作,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2.环境保护理念得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全力开展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明确环境质量负责主体;二是调整城市污水处理费和生活垃圾处理征收标准,推进了污水处理使用体制;三是全面推广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全县企业的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评级结果。

3.环境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灌云县在环境监测、监察、宣教、信息四个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环境监测站、环境监察局、宣教、信息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分别通过省、市验收,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三、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新沂河受上游地区污水排海影响,水质长期呈劣五类;二是古泊善后河受山芋加工废水季节性下排影响;三是本县南岗、陡沟等地山芋加工废水对叮当河饮用水源水质构成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
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道路施工扬尘等因素影响,总悬浮颗粒物接近二类区标准限值,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有逐年上升趋势,使本县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四、、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

1.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工业建设

1.1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

在企业尤其是重点污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引进关键链接技术,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网。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试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行业的重点企业、重点出口生产企业全面开展ISO14000认证。
1.2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提高重点行业的生产产品、技术装备、生产管理和污染控制水平。
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附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的产品和产业;执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的地方标准,严格准入制度,采用强制手段推动产业升级;率先在轻工(造纸)、纺织(印染)、水泥、机械、冶金、电力等重点传统产业完成生态化改造试点工作。
1.3加强对排放持久性有毒有机物质企业的治理的监控。尤其是对饮用水源汇水区域内的排污企业,加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排放的监测,以及有毒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对超标排放企业限期治理;针对县内重点有毒有机污染物,完善环境质量和排放标准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2.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2.1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提高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率。建立健全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定,建设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的设施和管理体系,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
2.2 拓宽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投融资渠道,建设专门的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和处置设施,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率应达到100%。

3.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3.1自然保护区建设

3.1.1加大对现有的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重点建设大伊山森林公园、伊芦山森林公园。
3.1.2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开展全县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整理和编目;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监管网络,,严格监管外来物种引入和转基因扩散;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3.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农村小康环境保护行动。以“三创建”为抓手,紧紧围绕农村废物资源化、农村生产生活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建设与发展生态化的原则,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五、环境保护工作的保障措施

1.完善考核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的良好机遇,把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指标融入政府和部门生态建设目标和责任考核体系,逐年签订环保目标责任状,把绿色GDP指标作为乡镇政府工作考核指标。

2.运用市场机制,拓宽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渠道

规划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推进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3.加快科技创新,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大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先确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活环境改善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社会发展科技示范工程。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专门人才,加快培养与引进发展绿色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

4.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丰富人们的环境科技知识,提高环境法制观念。
作者简历:葛凤(1970-),女,江苏灌云人,工程师,大专,长期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鲍东茂(1970-),男,江苏灌云人,高级程师,本科,长期从事水利工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