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谈谈如何提升物流管理就业能力

谈谈如何提升物流管理就业能力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5111 浏览:165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浅析了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提出如何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对策
物流业是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它的迅速起步和崛起,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据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显示,物流人才成为了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人才缺口达到600余万人,另有消息称,物流业已成功入选“中国十大高薪职业”。更有业内专家表示,未来5到10年,中国将处于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这也意味着物流专业将是一个紧俏的专业。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开始走向就业市场,从事物流行业,物流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调查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物流公司的用人要求出发,分析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探讨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一)专业物流管理知识、实践技能

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实践技能掌握情况是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及实验教学是物流管理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不仅要具备物流设施及仿真软件等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更要具有较好的物流管理的综合管理技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而无法完全在实验室中进行。目前由于多数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时间不长、物流实训设备不足,多数学校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层面上,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有些脱节,导致学生择业能力差,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物流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

源于:毕业小结www.udooo.com

养都非常重视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校企合作模式还需要不断创新、加强,做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真正“对接”,提升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物流专业与物流企业合作建有物流实践教学基地,但多数与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企业参观、企业家讲座等表层,校企合作培养也只体现在最后半学期的毕业实习中,毕业实习也只是岗前二次培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企业的高层应根据其在物流、外贸等领域的丰富工作经验,到高校中开设客席讲座,同时高校的老师也可以去企业,对企业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高校、物流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帮助学校的教育不会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使得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不能与时俱进,而且,该模式还能教授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了解当今社会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能使在校学生更直接地认识到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领悟自身与理想工作单位的入门差距,认真进行各方面准备,积极寻求积累实践机会和经验。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每年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就非常急迫地在摆在高校的面前。为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依据物流管理专业的要求和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的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学生课外竞赛、技能训练、方法培训等方式,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大学生就业心态

由于物流行业是一个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作为应届毕业生进入这个行业,需要到一线进行锻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生从事该行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该行业属于怎么写作类行业,行业的入职门槛也比较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较易的选择在该行业就业。现在不少大学生集中在城市就业,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就业,而专业对口的物流企业大多数处于偏远地区或者城郊,工作条件艰苦,客观的工作环境因素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在学习期间要培养积极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社会。

二、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教学实践模块,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育,也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教育环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应根据物流市场人才需要,建立健全物流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根据物流管理内涵、物流管理实践的要求和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为深刻,比课堂教学更强化了理论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去感受这些实践中的事物和现象,会增强学生学习学科的兴趣。实践性教学使任课教师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感受,把握好授课的目标,同时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二)建立、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度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依托物流行业、面向基层,建立有效率的、特色鲜明的互融、人才对接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企业家进教室,把实务带进教室;学生进企业,将疑虑在实际中澄清。做到管理、方案、教学、教师、学生融于实际,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际、培养与就业相融的对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要让学生学到“必须”、“够用”的基本理论,“实用”、“管用”的专业知识,确保学生技能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得到完全落实,提升学生的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三)培养积极的就业心态,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

物流行业已被国家列入“十大振兴行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由于物流行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国家在相关政策法规上也不断进行更新,这都给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提出新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也需要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及时改变消极情绪,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及时去学习新才能,更新知识,使自己的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的发挥个人的兴趣和特长。

(四)掌握与物流岗位相关的多种知识,提升处理和协调相关岗位业务关系的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外贸企业、报关报检、生产制造企业物流部门等就业。企业要求毕业生不仅掌握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掌握与物流工作相关的其它理论知识。同时,因为物流企业是连接其它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每个岗位之间都需要相互进行沟通、协调,因此,物流企业非常注重毕业生工作协调能力。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妥善处理本职工作与其它岗位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理顺不同业务部门的关系,善于化解工作的矛盾。大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等方式,来锻炼自己处理和协调方面的能力。
现代物流在我国社会与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产业是被普遍看好的朝阳产业。中国国内巨大的物流市场潜力,吸引着国外的物流公司、IT公司、物流设备公司登陆中国,使物流人才持续走俏。然而,近几年物流人才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在人员的素质上都与物流行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物流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等问题,与我国对该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不相适应。本文浅析了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对于目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人才网.物流人才缺口巨大[EB/OL].[2011-07-25].http:///article-show-1518

7.shtml.

丁峰.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提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4.
[3]郑芝鸿.浅谈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2,2.
[4]田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北方经贸,2008,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