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和环境保护综合分析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和环境保护综合分析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24217 浏览:10896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础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公路的建设里程快速增长,高速建设的理念也得到了不断创新。文章根据多年设计工作及建设管理经验,认为高速公路设计与环境协调配合是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其设计阶段的一些理念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环境理念
1006-8937(2012)17-0136-03
1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环境问题分析
高速公路的兴建,内外公路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将为实施内地向沿海推进,沿海向内地辐射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局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实现了区域合作,极大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此类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存在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侵占自然环境、土地、人居及基础设施等。高速公路的兴建,首要遇到的就是征地问题。从规划开始,各类的土地、房屋、公共设施等将被永久性征用,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沿线各种生产作业、居民居住、居民生活、信息沟通、人际来往等。
②破坏生态,导致水土流失。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导致沿线植被的破坏,自然景观的消失,物种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引发山坡失稳、水土流失,最主要表征为出现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
③污染环境。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及通车使用期间,所产生的废料、扬尘、噪音会污染大气、土地资源、水资源,破坏沿线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
2路线设计过程中的误区
①规划不合理导致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例如,不从实际出发放大远期建设的

源于:科技论文www.udooo.com

规模,盲目追求道路宽度、设计标准,引起大量的土地浪费及房屋拆迁等。同时也可能发生相邻区域间出现2条甚至3条以上的不同等级道路,而实际交通量偏少的情况,极大占用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②盲目追求标准及重复设计导致土地占用面积增大。据统计,每年因基础建设减少的耕地达几十万亩甚至上百万亩,其中公路建设占了其中相当可观的部分。尽管公路建设用地不能避免,但是过分的追求高标准,隐瞒虚报交通需求,放大交通量,强行压低造价而大量占用土地资源是极其不应该的。例如公路设计中隐瞒虚报交通需求,强行建设高等级公路,结果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却不能实现切实的建设意义。再如建设为了控制造价,要求设计大量的采用路基方案,极大的占用土地资源,导致最终设计的不合理。
③设计不周全导致的环境破坏。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气候等条件存在明显差异,而设计人员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全,很可能忽略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见图1)。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现场勘测力度不足,设计不到位,而施工过程缺乏现场调查,未能发现设计失误,仅按图纸施工等原因,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尤其以大距离线位改移最为明显,还包括路基变桥梁,桥梁变路基,连接线加长,互通方案调整,隧道进洞方案调整等。造成了二次征地、路基废弃及设计不合理修正等现象,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引发各类地质灾害,对后期养护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大大增加了成本。
3路线设计的与环境协调的几点建议

3.1设计要结合实际

公路设计是多元化的,设计人员应根据每个具体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相适应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项目的使用功能等因素,广泛收集各类基础资料,做到道路设计与环境的良好协调。
一般工程选址(线)、建设方案及布局应尽量符合下列规定:选址(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崩坍滑坡危险区以及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选址(线)宜避开生态脆弱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选址(线)不宜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
①要做好整体设计及环境评价。在公路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及初步设计时要进行环境评价,形成专项报告,把环境因素列入考虑范畴,使其具有可控性,在选取路线方案时,因地制宜的利用地形、地貌等条件,合理布局,做好重点控制,尽量避开村镇、水源、农田、经济园区、林区、重要景点等,做到直线、平曲线比例适中,视觉合理,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实现设计平顺、美观、舒适、节约。
②合理采用断面形式。为减少道路工程量及土地侵占,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情况合理采用整体式及分离式断面,例如离式断面可采用图2、图3所示的型式。规划时注意考虑远期利用,综合考虑路基整体宽度、防护、排水、超高、上下边坡处处置等;还可考虑分幅规划,分期建设。以上方案可减少土地占用,使线形顺适,尽可能避免不利情况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③合理选用路线布设方案。路线的布设要与地形相适应,要考虑环境的发展状况。优先选用保护区域景观、历史和文化环境的布设方案。例如图4和图5的布设方案对比,应优先考虑如图5所示布设方案。
同时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在条件限制较多必须采用大填大挖方案情况下,应综合考虑桥隧方案与填挖方案。在进行方案比选时,对于中心填深高度大于20 m的路段优先选用桥梁方案,中心挖深大于30 m的路段优先选用隧道方案,但要对桥隧方案与填挖方案的经济、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图6所示方案比选,显而易见,隧道方案对环境破坏小且景观效果良好。
④合理选用平面、纵段面技术指标。指标的采用,要在满足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综合比选方案和技术经济指标,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采用技术指标:分清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分清“安全性”指标和“舒适度”指标,结合“环保性”指标。建议路线平面设计以曲线为主,实现美观、视觉舒适性,避免采用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组合,避免长陡坡接小半径曲线的组合等。但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能把强制降低标准和采用低技术指标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同时平纵结合设计地至关重要。设计道路的功能等级,当地气候、水文、土质条件、排水的要求、人文的要求、名胜古迹等因素对公路纵面设计都有很大影响。在纵面设计中,要注意通桥隧、填挖、半桥半路基、半隧半路基等多种方案比选,合理运用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安全措施减少环境破坏,提高道路安全等级。设计速度、设计主要要素(例如平包竖、条件允许下适当加大竖曲线半径等)、地形和交通量等因素也应进行综合平衡。

3.2增加路侧净区设计实现生态防护

人、车、路、环境四要素构成了交通环境综合安全系统,而驾驶员作为人的主要要素之一,在驾车行驶过程中难免出错,

源于:论文范例www.udooo.com

但是过错不应以付出生命作为代价。因此,人性化的提出了宽容的路侧净区设计理念,消除路侧存在的危险。并通过生态防护,实现环保与安全。
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尽量降低路基边坡高度,放缓坡度,移除、消能、设标等结合;做好排水,防止水土流失;挡墙高度应与路线的线形相适应;合理采用边坡防护形式,以曲面为主,并加强绿化防护;上边坡与车辆行驶方向对应部位,配置合理的绿化图案。

3.3路线景观、绿化设计

路线绿化防护设计对水土保持、生态恢复、行车舒适性、行车安全性等均具有重大意义。在分隔带应选择抗逆性强、耐修剪、生长慢、且保持选型的植物;在路基土质边坡上植草或灌木或草灌结合防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石质边坡路段碎落台处可加设植生带种植乔、灌木;对设置了结构防护的路堑,宜栽植攀援性藤本植物进行绿化;在隧道仰坡处,应优先考虑回种当地植物。在互通区、怎么写作区等处则宜进行群落式设计;沿线构造物设计时应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建筑布局等选用不同造型及景观设计方案,形成简单、美观、大方的立体景观。
条件允许条件下,可在绿化防护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提升,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交通优先原则。景观环境设计不能影响交通的便利性和通达性。
{2}工程安全原则。景观绿化确保填挖、固土护坡、隧道等工程设施安全可靠。
{3}生态文化原则。护坡融入丛林,隧道口融入山体,景观溶于自然。
{4}文化彰显原则。根据公路沿途经过的低于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及历史传统营造景观,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感受到地方文化。
{5}经济可行原则。整体严格控制景观造价,在较长时段的分隔带、绿化带、护坡的景观营造中采用低成本的地方职务,采用有成效、低成本的生态恢复技术,确保高速路的经济可行性。
{6}亮点突出设计。针对影响范围广、交通功能重要的节点设施,如重要的互通出入口,影响范围大的隧道口及休息区等设施进行集中有限的设计经费的设计力度,重点景观渲染和快速达到良好效果的生态修复,在整体高速成本可控的基础上打造典型亮点。即可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力又可作为宣传考察的典型。
4结语
高速公路建设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机械化设计过程中往往对环境的结合设计不够重视。在新形势下的高速公路设计中,应组织多专业人员,充分考虑在路线设计的所有阶段包含的环保因素,采用合理方案,减少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精细化设计,多方案必选,实现路线设计与自然、人文等的完美融合,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尹平,刘丽华.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J].公路交通科技,2007,(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