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美术 >以德国影片《浪潮》为例解读银幕“教育小说”

以德国影片《浪潮》为例解读银幕“教育小说”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7473 浏览:243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教育小说是启蒙运动时期产生于德国的小说形式,它发源于德国,是教育理想在文学领域中小说的表达形式。[1]德国教育小说被学术界誉为经典;随着教育小说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普及,它被传到英美国家并得到继承与发展。教育小说的题材近年不断被搬上银幕,很多脍炙人口的影片都改编自教育小说。《生死朗读》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就是改编自德国当代最受认可的教育小说《朗读者》;本文将以德国影片《浪潮》为例探索教育小说在电影中的运用。
[关键词] 教育小说;德国电影;象征;隐喻

一、教育小说题材的发展概况

教育小说(又称成长小说),是启蒙运动时期源于德国的一种小说形式,这种称呼来自于德语Bildungsroman一词,“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是第一部教育小说”[2]。这类小说通常以中心人物的成长、发展经历和对生活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为主题。故事大多发生在主人公的青少年阶段,跨越不同的人生阶段,因此,教育小说有传记的成分。在主人公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教化概念具有核心作用。从“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运动时期”[3]开始,“教化”的概念指的是脱离国家和社会的、针对更高、更积极的目标的个体发展观念。教育小说的结构大都是三段式的,人物通常经历了“青少年懵懂时期——游学和反省时期——成熟和醒悟时期”的发展模式[4]:如《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主人公的个体发展就是如此。教育小说的主人公在青年时期与他所处的环境截然对立:年轻的他反对冷漠、现实的世界,一个充满理想的灵魂和与之相反的现实世界开始决裂;“对立”使他的思想得到发展,他的教化开始了:主人公经历挫折获得经验,他逐渐成熟,最终与环境和谐融入。[5]经过教化,主人公成为他过去鄙视的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1995年,德国法学家、洪堡大学法学教授Bernhard Schlink在他年入半百之际踏入德国文坛,以一部语言简明朴实的《朗读者》(Der Vorleser)再次把德国文坛推入世人的视线。这部作品被誉为德国当代“最出色的教育小说,是德国中学生必读的教科书”[6]。小说成功被美国影人搬上了大银幕并且成为第81届奥斯卡的大赢家。

二、当代德国电影的新“浪潮”

德国电影在风格上与好莱坞电影相差甚远:它不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精美画面;德国电影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善于分析人性和体现人物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之间激烈的思想斗争。拍摄于2008年的德国影片《浪潮》就是一部写实的 “教育电影”,影片通过生活中的“小人物”—— 一群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自我教化和感悟,刻画了“后冷战时期的青年一代如何理解和如何抵制法西斯极权主义和纳粹极端主义”这一严肃的主题。片中年轻的主人公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家,这说明现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和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
德国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个性:它们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冷静,理智和内敛, 战后“新德国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社会的直言批判;德国电影敢于把德意志沉重的罪孽意识摆上银幕,把种种人性中的非常态和阴暗心理逐一解剖。美国新好莱坞“电影运动”导演科波拉对旺盛时期的德国电影作过如下的评价:“过去的10年属于新德国电影,西德是现在惟一有所作为的电影国家”[7]。自20世纪90年代起,德国电影又掀起了第二波新浪潮——“新新德国电影”。德国柏林电影节主席科斯里克曾经说过:“德国的电影制作水平很高很稳定,观众对于能够影响生活的事件和题材更感兴趣,而许多成功的德国电影都触及

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udooo.com

到真实生活的现状”[8]。
三、解读德国影片《浪潮》的象征手法和现实教育意义从《浪潮》一片的取材来看,它具有浓厚的写实色彩和强烈的现实教育意义:它的故事改编自发生在美国加州库柏莱高中(Cubberley High School,California)的真实事件。美国现实生活中普通的社会学实验课程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必然关系。1981年,Todd Strasser 创作了写实的美国教育小说《浪潮》,它成为作者最为人知的作品并于当年被搬上美国的电视屏幕[9]。2008年,年轻的德国导演甘赛尔(Danis Gansel)将其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除了地点和故事的结局与现实情况和小说情节不尽相同,影片成功地保持了事件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

(一) 《浪潮》的象征手法

导演甘赛尔以探讨政治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长,2004年他推出过《希特勒的男孩》。《浪潮》表现的“极权与极端主义”是他拿手的题材。本片以一所普通的德国中学为背景,一群年轻的德国高中生参加一门社会实践课程为主要线索,讲述在六天内一场名为“浪潮”的“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开场、到最终惨淡收场的过程。《浪潮》的“推进”过程就是一幕生动的社会现象微缩,生动地说明了极权和极端主义的罪恶。
纳粹是怎样“炼”成的?在的大环境下,我们距离法西斯式的极权究竟有多远?年轻的甘赛尔做出了一份足以令观众惊愕的答卷:我们距离纳粹极权只有短短的六天。甘赛尔通过巧妙地运用大量的细节,采用象征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推进了“浪潮”的发展。《浪潮》以一段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开场。镜头锁定一所普通的德国中学,主人公赖纳?文格尔是一位老师。当他被告知自己感兴趣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老师取代时,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他并不喜欢的“统治”一课。故事围绕着接下来的一周课程展开:周一,课程初始,教室里一片自由散漫之气。“如果我是你们会去上无政府主义的课,而不是听这倒霉的统治。” 这是他的开场白。当他将“Autokratie”(统治)写在黑板上时,学生们在看闲书、发短信,东倒西歪。他撇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通过尝试教学试验,让学生们自发的参与课堂,主动体会的含义。的主要特征是“纪律性”。他严厉地纠正大家的坐姿,要求上课必须坐端正而且发言时必须起立,必须尊称他“文格尔先生”和使用“您”,而不允许直呼其名或使用“你”[10]。学生的精神风貌经过“纪律”的整顿前后对比强烈,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集体感;周二,文格尔再次走进教室时正襟而坐的学生们向他齐呼“早安,文格尔先生”。文格尔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是否需要穿着统一的服装来体现统一的集体,大家一致同意将白上衣定为他们的“制服”。周三,课堂上唯有卡罗继续穿着红色上衣,她显得与其他“白衬衫们”是如此得格格不入:色彩的对比使卡罗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她不再属于这个集体。洁白象征纯洁,谁能料想白色在浪潮中正是一颗颗充满潜力的“极端主义种子”,只要六天的时间,这些貌似纯洁善良的种子就会在没有底线的极端主义的驱使下结出罪恶的纳粹果实:文格尔无视”红衬衣”卡罗的存在,把她视之为令人不快的异类。有人建议给班集体取个名字,“浪潮”从同学们提议的众多名字中脱颖而出,被大家认可,提议者正恰恰是“红衬衫”卡罗的男友马科。细节的设置巧妙地体现了冲突的产生,为故事的推进和矛盾的激化做好了铺垫,既合情理又让出人意料。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