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媒体管理 >在管理创新中认识和实践要求

在管理创新中认识和实践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3-19 点赞:33455 浏览:1565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管理中,认识的创新性来源于认识的实践性。只有面向实践,发扬敢干、敢试、敢闯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的研究新情况,不断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才能逐步建立起管理的新理论。
关键词:管理 创新 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的创新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哲学的层面来看,要解决管理的创新问题,首先要解决管理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因此,研究管理创新中的认识与实践,不但是研究管理创新理论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认识的创新性源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认识之所以依赖实践,主要是因为人们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客观事物,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实践性说明,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实践第一,认识第

二、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因此,只有从管理的实践出发,才能获得管理的创新性认识。

要做到从管理的实践出发去获得管理的创新性认识,首先要解决敢于实践的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能否自觉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变革现实,不但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而且要排除各种阻力,承担一定风险,甚至还要做出某些方面的牺牲。由此可见,敢不敢参加管理活动的实践,就是能不能进行管理理论创新的先决条件。
在管理中,要解决敢于实践的问题,必须正确处理说与干的关系。说与干是一对矛盾,要正确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把说与干统一起来。说与干的统一是以干为主的统一,因为干是决定一切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大量存在着只说不干,或者说的是一套,干的是另一套的现象,这是不利于矛盾解决的。在社会发展中,从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强调干的重要性。他曾深有感触地说:“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
针对只讲不干、只写不干的时弊,进一步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但是干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保证干得好,干得彻底,并在干中获得管理的创新性认识,就必须解放思想,排除干扰。在改革开放中,之所以主张“不争论”,就是为了排除习惯势力的干扰。 但是,“不争论”不等于不存在分歧,对此,解决的方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他们。”[3]
解放思想,排除干扰的目的,是为了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而要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必然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倡导从实践出发认识事物,不是不要理论指导。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往往能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事物。但是理论联系实际,决不是要我们从理论出发,搞教条主义。而是要我们在理论的指导下更自觉、更科学的做到从实际出发,找出管理自身固有的规律。
管理认识的创新性,是由认识对象的未知性决定的。管理认识的对象具有二重性,它是已知的,又是未知的,是已知与未知的统一。管理认识对象的已知性是说,认识对象作为客体已进入管理实践领域,它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存在于主体面前,因此它的存在对主体来说是已知的。
但它之所以成为认识的对象,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已知的存在,而是因为人们还要从已知出发去认识它的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这个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在主体认识之前是未知的。从认识对象的未知性可以看出,任何管理的真正认识,实际都是对管理的未知领域的认识。管理认识的根本任务,也是从已知出发,去认识未知。
在管理中。人们对未知领域的认识要有一种敢试、敢闯的探索精神,从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出发,对这个过程作了概括。他说:“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4]在这里,所说的“试”和“闯”,指的是探索,而他所说的“闯”的精神和“冒”的精神,则指的是探索精神。
在干中探索,是一个在管理实践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要干就会有成功和失败,对探索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成功了就坚持,失败了就改正。在管理探索中只要能做到不断地坚持真理,不断地修正错误,那么这种探索就不会产生危险,至少不会造成大的失误。曾经以发证券、设股市为例,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

源于:科技论文www.udooo.com

犯大错误。”[5]
在干中探索,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措施,最终形成成熟管理理论的过程。在1992年南巡时说:“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6]
认识的创新性来源于认识的实践性,作为认识根源的实践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人们的认识也必然是不断创新的。认识的创新性,还是由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决定的。实践的主体是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能动的主体,它根据人类自身的需要去能动的改造世界,把天然的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把自在世界转化为人类世界,从而使人们的管理活动表现出永不衰竭的创新活力。现代著名科学家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改造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从而使管理实践的创新表现出更加广阔的态势。
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谈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时说:“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这些论断,不但准确的揭示了科学精神的深刻意蕴,而且也是对管理创新性的深刻揭示和透彻说明。
参考文献:
刘金田,的历程;下卷,[Z],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7:395。
[3][4][5][6]文选: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156;254;373;37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