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图书馆 >> 情报社会 >探究人文精神论人文精神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引导作用学术

探究人文精神论人文精神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引导作用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18868 浏览:765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文化;人文精神
摘要: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公共图书馆价值观则是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精神的缺失,曾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危机重重。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须处于引导者的地位,他引导着公共图书馆构筑人文关怀、提升个性怎么写作、追求科学精神。
1003-1588(2013)01-0116-03
1关于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人为本”。1859年,历史学家乔治·伏伊格特在《古代经典的复活》一书中首次将“人文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范畴提出来。我国春秋时期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而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2公共图书馆文化体现着人文精神

2.1公共图书馆精神中的人文精神

2.

1.1公共图书馆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迅速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权利,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udooo.com

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人们研究公共图书馆精神时,一般以此作为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文字表述。它强调为社会公众怎么写作,强调怎么写作的无界限性,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就是人文精神。
2.

1.2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很悠久,而真正公共图书馆的基础都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无论是欧美国家给全民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条件,还是我国“开启民智,帮助教化”,都是为使每个人能分享人类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公共图书馆则是人们通过自由阅读来充实、提高自己的地方,是所有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进入的免费“学校”。正是在公共精神的意义上人们都习惯于把公共图书馆称作“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其精髓非人文精神莫属。
2.

1.3公共图书馆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公共图书馆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刘世文先生认为“图书馆作为大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无不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更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卢泰宏先生也认为,强调人文传统已成为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点和延续不断的学术传统。我们从学术研究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从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都要求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体现人文精神。
而且,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益组织,其所追求的公共精神,就是承认、尊重和实现每一个社会公众,也就是人的价值。其中所说的人,第一就是指公共图书馆怎么写作的对象——社会公众,公共图书馆称之为“我们的读者”,第二就是指公共图书馆怎么写作主体的人——图书馆员。从“读者第一”成为许多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到公共图书馆员投身公益事业彰显的“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2.2公共图书馆价值观中的人文精神

2.1公共图书馆价值观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称:“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政治的产物,也是终身教育过程中,信念的实证。”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制订并公布的《图书馆怎么写作宣言》中说:“图书馆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怎么写作。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职责,通过对全社会成员实行平等怎么写作,维护公民享受图书馆怎么写作的权利。”这二者,公共图书馆界普遍认同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权威表述。

2.2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以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己任,这种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特别是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始终把科学有效准确地组织整理人类知识记录视作职业的基本信条,把保存人类文明记录的完整性视作职业的神圣职责,尊重所有层次和形式的求知,对促进阅读、支持学习的职业工作充满热情,坚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致力于扩大免费怎么写作的范围,正是人文精神之所在。可以这样说,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

2.3公共图书馆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弘扬

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社会使命,就是保障社会公众自由、平等、免费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权利,从而维护社会的和公正。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怎么写作、无差别怎么写作、关心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等多种怎么写作,都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指出,公共图书馆从知识和信息层面维护了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就是对弘扬人文精神的保障。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只要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观不变,其人文精神就不会消失。
3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缺失的反思

3.1市场经济对公共图书馆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很大的成效。与此同时,社会价值观也有了很大变化,更有一些像“拜金主义”的腐朽思想沉渣复起,对公共图书馆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了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质疑,我国图书馆事业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现象。诸如图书馆学研究被斥为丑陋,图书馆学教育被称为疲软,图书馆职业的严谨性被消弱,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成了无奈守望。更有甚者,甚至出现了“图书馆消亡论”的声音。但是,也有很多证据表明,在当代社会,公共图书馆依然被公众所珍视,对公共图书馆依然满怀崇敬;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更加重视,投入更多,对公共图书馆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有更高的期待。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和上海华东师大信息系主任范并思教授发起了一场关于图书馆核心能力和精神的讨论。这场讨论阐述的观点认为,在信息化社会时代,不是意味着图书馆已经过时,而是说明图书馆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来维护图书馆精神,促进图书馆发展。这场讨论与其说是图书馆精神的回归,不如说是图书馆文化的重新构建。

3.2科学技术对公共图书馆的冲击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带领人们进入数字时代,也在图书馆领域引起了质的变化。许多公共图书馆为了避免成为“数字时代的恐龙”,急于求变,纷纷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但是,不少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忽视甚至牺牲了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中最珍贵的人文精神。各个图书馆的特色慢慢消失,谈论更多的是网络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真正对人实际需求的关心却在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公共图书馆片面追求技术化、忽视文化建设,导致人文精神缺失的结果。对于科学技术和实用理性的过分热切,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走向误区。
2011年1月18日,一则“乞丐进入图书馆”的故事登录微博,温暖了无数网友。其实事情已经发生了两年多的时间,但还是给杭州图书馆及馆长禇树青带来了如潮赞誉,后者还获“最感人馆长”等盛赞。这一事件,表现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表现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热情期待,也让社会群体开始认识公共图书馆推行多年的价值观。
4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
按照当前先进的办馆理念,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实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是图书馆的管理思想精髓,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核。因此,我们构建公共图书馆文化时,应该以人文精神来指引,让人文精神成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永恒旋律。

4.1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构筑人文关怀

在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人文关怀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上海图书馆王世伟先生提出的从“读者第一”到“馆员第一”,就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打造公共图书馆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要求公共图书馆要从激励馆员、满足馆员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关心馆员的学习和成长,闪耀着温暖的人文关怀的光辉。
同时,弘扬人文精神,构筑人文关怀,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也成为不同公共图书馆文化的特色之所在。河南省图书馆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从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到具体工作的安排上,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成为独特文化风景。以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为例,河南省图书馆不仅仅从生活上关心离退休老干部,还从更高的层次出发,考虑到很多老干部为图书馆事业付出了一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依然热爱图书馆事业,有能力继续为图书馆事业做贡献,就采取特邀、特聘、返聘等形式,让离退休老干部们参与到事业发展、理论研究,甚至日常工作之中。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不仅让老干部们感受到图书馆家庭般的温暖,更让年轻的图书馆员感受到了单位的关怀,与无声处就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

4.2人文精神引导公共图书馆提升个性化怎么写作

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公共图书馆更是以读者为本,以方便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中心,丰富怎么写作的内容,延伸怎么写作半径,提高怎么写作效率,满足人们更广泛、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河南省图书馆在全面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怎么写作,使读者充分享遭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2012年,河南省图书馆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整合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开通了家庭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怎么写作项目,读者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一个能上网的地方,都可以尽情享受河南省图书馆提供的续借、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知识导航、语音资源、移动终端等特色怎么写作。同时,河南省图书馆还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主动地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用户提供,确保公众能够得到平等获取图书馆怎么写作的机会。

4.3人文精神引导科学精神

毋容置疑,科学技术为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我们不应忘记的是,再先进的技术,也是为了我们的使用;我们在追求先进技术的同时,绝不可背离我们公共图书馆的精神,也不可丢掉我们公共图书馆的价值观。德国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对技术和价值观的关系有过这样精辟的阐释,他说:“技术就像一幅地图,它可以告诉你到某一个地方怎么走,但是它并不能告诉你应该去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是价值观的任务。只有价值观给出这个目标和方向之后,技术才能指出如何或怎样到达这个目的地。”显而易见,他所说的价值观是人文精神的范畴,而技术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也就是说,价值理论和观念的引导决定着技术发展的方向。
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现代图书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信息技术代表着科学精神,管理理念则代表人文精神。过往出现的“重技术、轻人文”、“强调技术改进,忽视人文关怀”等现象,反映出的是长期受到技术约束的社会对技术进步的渴求,它只是技术快速发展的初期暂时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不意味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以抛弃人文精神为代价。因此,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图书馆时,必须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强调在使用先进技术过程中继承人文传统,提倡人文精神,以人文思想为指导,把人性化与数字化相结合,使人的价值观在技术中获得充分反映。我们更愿意相信,有了人文精神指引的科学技术,更能显示科学的力量,更能显示出技术的先进。
5结语

源于:大学生论文网www.udooo.com

人文精神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指引者,我们应该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时珍惜这种精神,使人文精神在公共图书馆文化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人文精神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范并思.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我们面临的挑战[J].图书馆建设,2007(6).
肖希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王世伟.从“读者第一”到“图书馆员第一”[J].图书馆杂志,1999(2): 56, 38.
[4]南征.数字时代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8).
[5]陈旭光.艺术的意蕴,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编校:严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