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稀土工程 >震源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大纲

震源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大纲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9839 浏览:364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是一门正在进展的学科,是地球物理勘探策略中地震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三维立体观测与探测重要支持系统之一。它对于资源调查、沉积构造单元划分和工程地质灾害等调查,特别是海洋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的调查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传统的多道地震探测由于排列长、道间距大、近海施工灵活性差等特点,通常适用于海底千米深度以下深层探测,一般用于海洋油气资源的探测;浅地层剖面由于频率高,穿透地层深度能力差,通常用于海底以下50m深度以内的高分辨率地层探测,一般适用于近海海洋工程建设的地球物理调查,而单道地震由于缺少多次覆盖,信噪比低,不能获得速度等资料,由此,对海底以下50-1000m深度范围内地层的高精度探测,目前常用策略达不到地质目标要求的深度和精度。基于小道距的高精度海洋地震探测手段可以弥补目前策略的不足,由于国外的小道距高分辨率海洋地震全数字拖缆技术对我国实施出口限制,由此,探讨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依托国家973计划“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异常特点探讨”的子课题“基于共反射面元的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特性探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海洋地震学的近海海洋水体特点探讨”,对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探讨,突破了宽高频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技术、小道距高分辨率数字拖缆技术及提升勘探精度的优化和处理策略,取得了显著的运用效果。在对海洋地震勘探主要震源总结和浅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震源频率低、穿透地层能力高,换能器震源频率高、穿透地层能力低的结论。针对宽高频大能量电火花震源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探讨,重点探讨了基于脉冲电晕放电方式的宽高频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技术。首次利用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精度更高的昂尼斯方程来表征气泡的运动,探讨了等离子体电火花震源电极阵列设计的原理和原则,获得了适合高精度海洋地震探测的电火花震源电极阵列方式。针对目前海洋地震拖缆有着着道间距大、分辨能力低、不能很好地制约等缺点,系统的浅析了各个构成单元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构成了小道距高分辨率数字拖缆技术。对用于拖缆工作性能测试的各个参数的作用及其测试策略进行了逐一探讨和验证,通过实验手段对由相同水听器组合方式、不同填充介质组成的拖缆进行比较浅析,获得了提升地震拖缆探测精度的策略。综合各项探讨结果,研发了两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辨率海洋多道数字拖缆。根据虚反射和多次波的形成理由,探讨了基于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系统的虚反射和多次波的主要特点及识别策略。对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策略进行了系统的浅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适用于该系统的野外工作策略。建立了野外观测系统布设和观测参数选择的流程,提升了野外观测的精度,建立了基于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的参数选择和处理流程最佳策略。通过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技术与单道地震、浅地层剖面和大排列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的比较,探讨了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的主要运用范围和勘探目标,在我国首先实现了利用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策略探测温盐细结构。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和“高分辨率海洋地震勘探多道数字拖缆”在我国南海、东海、北黄海和渤海完成了近20000km的地震剖面。通过宽高频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技术、小道距高分辨率数字拖缆技术及提升勘探精度的优化和处理策略关键技术的探讨,主要取得了以下革新或突破:(1)首次利用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昂尼斯方程来表征电火花震源激发产生的气泡的状态方程,该方程能够更好的反映实际气体的变化,基于此建立的震源子波模型也更接近实测子波信号。(2)研发了“高分辨率海洋地震勘探多道数字拖缆”和“高精度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探测精度高、分辨能力强、作业方式灵活、机动能力强等突出优点。(3)取得了显著的运用效果。利用自主研发成果对我国部分海域开展了沉积构造单元划分、工程地质灾害调查、海洋能源尤其是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在我国某海域调查时发现了多处疑似BSR显示,在我国某海域首先实现了利用地震策略探测温盐细结构。“高精度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1000m海水深度时能够穿透1000m深度地层,且地震波的主频能够达到1000Hz,高分辨率剖面能达到2m,浅层最高分辨能力达1m的目标。关键词:海洋探测论文小多道地震论文等离子体震源论文高精度拖缆论文

    摘要5-7

    Abstract7-11

    1 前言11-21

    1.1 立论依据11-15

    1.1.1 课题来源11

    1.1.2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11-14

    1.1.3 课题探讨目的和作用14-15

    1.2 国内外进展和探讨近况15-17

    1.2.1 国外进展走势和探讨近况15-16

    1.2.2 国内进展走势和探讨近况16-17

    1.3 探讨内容17-21

    1.3.1 主要探讨内容17-19

    1.3.2 主要技术路线19-20

    1.3.3 主要革新点20-21

    2 宽高频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技术21-79

    2.1 海洋地震勘探震源基础论述22-55

    2.1.1 震源基础论述22-24

    2.1.2 换能器震源基础论述24-29

    2.1.3 电火花震源基础论述29-55

    2.2 水下脉冲电晕放电原理55-62

    2.2.1 脉冲电晕放电原理55-58

    2.2.2 昂尼斯气体模型58-62

    2.3 等离子体震源电极阵列设计探讨62-70

    2.3.1 等离子体震源电极阵列设计原理62-67

    2.3.2 等离子体震源电极排列方式67-70

    2.4 效果浅析70-78

    2.4.1 换能器震源运用效果浅析70

    2.4.2 SIG5Mille 电火花震源和 S15 水的比较70-74

    2.4.3 大容量和电火花震源的比较74-75

    2.4.4 SIG5Mille 电火花震源和 50KJ 电火花震源比较75-78

    2.5 小结78-79

    3 小道距高分辨率数字拖缆技术79-110

    3.1 海洋地震勘探采集和记录系统79-80

    3.2 海洋高精度数字地震电缆结构80-98

    3.2.1 水听器80-83

    3.2.2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83-86

    3.2.3 Σ-ΔA/D 模数转换86-90

    3.2.4 系统工作性能测试90-96

    3.2.5 数据传输方式96-98

    3.3 海洋小多道地震数字电缆运用效果浅析98-109

    3.3.1 不同输入频率水听器的灵敏度变化98-100

    3.3.2 充填轻质蜡油电缆工作性能测试100-107

    3.3.3 不同充填介质电缆工作性能比较107-109

    3.4 小结109-110

    4 影响海洋地震勘探精度的因素110-134

    4.1 虚反射110-117

    4.1.1 虚反射类型110-111

    4.1.2 虚反射频率特性111-113

    4.1.3 震源深度或电缆深度对虚反射频率响应的影响113-115

    4.1.4 虚反射压制115-117

    4.2 多次波特点及识别策略117-125

    4.2.1 多次波的类型及特点117-118

    4.2.2 多次波时距曲线特点118-121

    4.2.3 多次波识别的主要依据121-122

    4.2.4 识别多次波122-125

    4.3 海洋地震勘探观测参数选取原则125-128

    4.3.1 震源和电缆沉放深度的选取原则126-127

    4.3.2 电缆长度的确定策略127-128

    4.4 影响海洋地震探测精度的其它因素128-133

    4.5 小结133-134

    5 运用效果浅析134-142

    5.1 不同探测手段的比较134-137

    5.2 小多道地震探测技术在极浅海海域的运用137-139

    5.3 小多道地震探测技术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中的运用139

    5.4 小多道地震探测技术在地震海洋学探讨中的运用139-140

    5.5 小结140-142

    6 结论与倡议142-145

    6.1 结论142-143

    6.2 倡议143-14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