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政治经济学 >探析粮食测产策略对夏秋产量影响大纲

探析粮食测产策略对夏秋产量影响大纲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29122 浏览:1329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根据近年来链式产量测产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夏秋粮生产的特点,需要对同一时点上的测产调查方法进行规范要求,进一步缩小统计误差,更加科学地测算和提高粮食产量统计数据质量,客观地反映粮食生产的实际水平。

一、粮食测产方法对夏秋产量的影响

1.主要粮食测产方法的比较分析。夏粮以前采用长形和圆形面积样本混合测产,现在上级要求统一运用10平方市尺圆形面积样本测算。秋粮根据高低杆作物分别采用长形和圆形面积样本混合测算。夏秋测算方法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一直采用实割实测方法测算单位面积产量,可以说与农业部门的随机结构测产方法不同。结构测产是事前观察测算的统计方法,而实割实测是事后的结果测算方法。因此实割实测是粮食产量调查的灵魂,实割地块抽样环节必须按制度规定完成所有抽中小区的踏田估产工作,实割小样本的抽选和放置必须科学、规范、统一,并且实测过程的样本割取、凉晒、脱粒、装袋、测湿、称重、扣损等都是必须完成的项目。预产时上级部门要求可以依据夏秋粮食成产三要素原则,采用结构测产方法。通过对2012年夏秋粮地块测产比较分析:夏粮结构测产采用八五折进行亩产测算,与实割实测方法存在的统计误差在±5%幅度,相应弱于组测算的实际亩产。而秋粮经常因晚熟湿度大,采用上级统一规定的八零折算进行结构测算单产,也可发现误差在±5%左右。
总之,通过大田的密度、穗粒数、粮食品种的粒重可以测算粮食单产,但与农业部门随机测算的不进行折算的结构测产单产有明显的误差。粮食生产三要素中最难以掌握的是夏粮千粒重和秋粮玉米品种的白粒重,不能当时准确测算,只能根据品种或经验进行测算,明显存在一定的误差。另外,大田密度有效株数查测比较严格,因人不同都会产生差异,所以,夏秋粮食测算的实产只有进行统计部门的实割实测方法才能进行最后验证。若不,就会因结构测产标准性误差不能避免或是误差过大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测算。
2.粮食测产方法存在的统计误差规范化要求进一步缩小。夏秋粮食预实统计数据

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因为分别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省市对粮食产量采集方法操作规定严格;抽样与全面统计数据采集方法不同,但规定数据误差标准统计。一是夏秋粮食产量预实产数据,全省统计要求误差在±5%幅度,而我县近年来粮食产量数据在省市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统计误差尽量控制在±3%左右,个别年份在±5%左右。乡乡抽样统计数据与市调查网点误差保持在±2%左右,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质量。二是为了充分尊重自然规律,调查结果要体现自然条件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为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在绝大多数乡镇还起着决定作用。三是自然规律是粮食调查工作必须要尊重的客观规律之一。全面统计的村级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个别村误差较大:有的在10%、15%左右。全面统计数据横向比较误差也很大。所以,为了科学认定乡镇数据,县队以乡乡抽样调查数据先对全面统计的乡镇数据进行第一次评估,再以试点推算数据对全面统计数据进行第二次评估,能够保证缩小全面统计数据与抽样数据的统计误差,达到±5%的要求。即以法定抽样数据对起参考作用的全面统计数据进行科学评估,可以减少统计误差。随着对粮食多种测产方法的经验总结和规范,将会使省市网点与乡乡抽样网点全面统计数据的误差进一步减小,能够全面提高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质量。
3.省市评估反馈数据对县级粮食测产数据的影响。粮食测产数据受气候条件影响特别明显。比如这两年:夏粮春旱突出,收获时常有局部灾情发生;秋粮播种时常有旱情,夏玉米灌桨期经常低温寡照,秋雨连阴,从而使预产形势乐观,但实产灾情影响明显,不是增幅降低,就是生产趋势逆转。总体显现特点是预产高,实产低,与前些年测产数据形成相反的趋势。之所以产生这种特点,主要是小气候多且变化大,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明显。因为抽样调查样本也不可能充分显现灾情影响。有时就会显得比较乐观。以往省市评估数据是预产高,实产低,现今是以预产数据评估为主。因此,粮食数据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是省市评估又以增减幅度为一硬性控制条件,反会增强县级数据与实情相符,并有效控制在确实的标准误差区间,从而会改变现在预实产趋势难以把握或误差较大的弊病。同时,为了正确掌握粮食统计数据,控制好乡乡抽样数据、省市网点数据与全面统计数据之间的误差,就要科学地参考农业部门的科技推广因素、气象部门的特殊气候条件预报影响和民政部门的灾情数据等,更好的综合评估粮食产量总体数据。这样才能对乡镇数据进行总体认定,并考虑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因素影响,做到均衡评估,更加准确地反映粮食生产的实际水平。最后依据省市反馈数据统一对县和乡镇粮食总产量进行反馈和公布信息。
二、建议
1.规范和提高老农辅助调查员劳动报酬。为了保障和维护省市县各级农产量调查网点的正常运行,及时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提高数据质量,解决好老农辅助调查员的劳动报酬是前提。目前,乡镇明显存在着老农辅助调查员劳动报酬不统一问题,也影响着工作情绪。根据统计部门的业务上级领导、经费分级承担的原则,结合生产实际,乡镇要加大老农辅助调查员的劳动补助。由于乡镇经济财力不同,前几年县队规定每个调查点全年最低就不低于300元的补助标准,可以适当提高补助额度,财力好的乡镇可以增加,但有的乡镇没有完全落实,个别老农辅助检查员是靠与统计人员的感情干好工作。
2.上级部门要明确报表时间,保障汇总评估时间。近年来,上级部门对粮食产量的预实产统计数据要求上报时间有提前现象,变化较大。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不是提前,留足汇总评估时间。由于当地属于深山区,小气候多,十里不同天,粮食成熟时间有一定的差异。比如有的乡镇秋粮要在20号左右才能上报到县队。这两年,根据当地“夏秋雨水丰集”的特点,九月份气温下降,连阴雨时间长,一般省要求有9月5日下田预产,市报表上报时间20日,而10月份实产样本又不能及时晒干,有时得在灶房里烤干,时间紧,电话先报,报表后到,时间集中在20日左右,明显影响县级的汇总评估时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