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谈减负课堂教学是实施提效减负主阵地

谈减负课堂教学是实施提效减负主阵地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5025 浏览:145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三十五分钟,精心设计好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同时,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以达到减负提效的良好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减负提效 课堂教学 语文能力 提高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通过加强课堂结构的优化,加强语言和思维训练,采用多样化练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记忆负担、作业负担,给学生营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更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使他们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效减负的主阵地。向三十五分钟要质量关键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优化。具体在操作上,要求做到“六个要”。

1.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对自己上课的教案要了然于胸。课前准备好小黑板、小卡片,课堂练习本发到每位学生手中。学生的书本、文具用品摆放整齐。预备铃响后,可根据上课内容选择一些乐曲、为本堂课的导入和顺利进行创设情境、也可采用古诗文、优美语段的诵读、还可以采用猜字谜、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语文游戏活动等,努力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充分运用好课前两分钟、上课铃一响,师生即进入教学状态。

2.教学目标要明确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什么(布鲁姆语),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不仅包括知识、能力目标、还包括情感目标,而这些目标又同一蕴含在教材的语言文字中,所以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度,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使听、说、读、写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3.设计教法要精心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按课文情节和语言顺序串讲的程式化现象,诸如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字词句段平均用力,一问一答低效劳动等等。这种程式化教学费时多,收效微,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们在教学时应做到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出发,根据课文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精心选择以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直接突破课文重、难点。
3.1 抓题眼抓准内涵丰富的题眼,从问题入手,探索课文思路的来龙去脉。如,在第九册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时,从课题切入,扣题来理解:①从题目看我们可了解事情发生地点在哪里?②具体的事情指什么?③“送”是什么意思?④从中可体会到人们对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3.2 抓篇头抓住文章的开头进行剖析,从而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詹天佑》的一课开头写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时,可引导学生抓住“杰出”和“爱国”这两个方面,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3 抓中间也就是说抓住课文中间的关键词句,上接下连,双向扩展,快速理解课文内容。语文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在文中往往起着“牵一词而动全文”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一关键词语,启发学生去发掘、去揣摩它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以利于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紧扣“纹丝不动”这一重点词语作为思维训练的发散点,让学生逐步理解。
3.4 抓篇末从文章的结尾入手,然后返顾全篇,向前逆推。五年级教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最后一句是:“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句不仅概括了最后一段的思想内容,也点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在教学该文时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并说说这篇文章中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围绕这一中心思想逆向导读。

4.思维训练要到位

小学语文教学正是在语言和思维的结合点上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是语言水平上的思维,思维的发展总是与语言发展同步协调向前发展的。学生的语言发展了,思维也发展了,语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要加强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1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注意做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让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语言才有源源不绝的水,而不会贫乏和苍白。教学《称象》一课,当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老师还可以提出:曹冲小时侯想出称象的办法,大家都称赞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当时你在旁边,你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要求说得越多越好,结果学生纷纷争先恐后发言,提出许多好办法。这样,学生便有说不完的话,思路宽了,对文章中的理解也就深了。
4.2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以多变的方法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训练。它要求学生用多变、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平时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采用以下训练:(1)用变换词语在句子结构中位置的训练,以“世界闻名”一词练习说话为例,先要求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把“世界闻名”放在句首,学生说出:世界闻名的长城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再要求把“世界闻名”放在句中,学生说:华罗庚是世界闻名的数学家。最后要求学生把“世界闻名”放在句末说话,学生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世界闻名”(2)一个意思用多种句式来表达。如基本意思是:大风刮倒村里的大树。要求学生写出几种不同的句子形式。①大风把村里的大树刮倒了。②村里的大树被大风刮倒了。③村里的大树是大风刮倒的……在平时语文教学中,一词多用、一字多组的训练。以上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4.3 训练思维的求异性,开拓学生视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情节,合情合理地思考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尾。经常进行这样发散性思维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后,利用结尾,设计发散点。可这样问学生:当青蛙跳出井底后,来到广阔的天地,它看到的是什么?它会说什么?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无一定范围,不墨守成规。如果某一问题有很多答案,那么思路就可以这一问题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展,以寻求众多的适当的答案。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