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简述意象诗歌意象解读语言认知机制

简述意象诗歌意象解读语言认知机制

收藏本文 2024-04-18 点赞:24069 浏览:1086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诗歌作为语篇,在传递言、象、意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认知语言学通常采用隐喻及概念整合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拟以一首乐府诗为例,采用CDS语篇分析法并结合概念整合理论阐述诗歌意象解读的认知机制,认为CDS语篇分析法未足够重视宏观认知语境的作用,对于诗歌意象解读还需应用概念整合理论,将宏观认知语境融入其中,两者相互补充,从而使诗歌的意象在读者的认知过程中得以再现。
关键词:诗歌 意象 CDS 概念整合 宏观认知语境
一、引言
诗歌常通过写景状物或情景交融将言、象、意相整合,从而激发读者主观感受。传统诗歌研究多从修辞学角度出发,关注诗歌的比喻和借代,诗歌的主流评论反映了评诗人相当主观的印象派感悟,诗歌理解似乎是无迹可寻(蓝纯,2005:184)。认知诗学认为诗歌的解释并非无的放矢,而是认知语境、读者知识和智力参与的结果。张东升(2003)根据Turner & Fauconnier提出的虚拟空间理论(counterfactual space)来探讨诗歌中虚拟空间的认知作用和语用功能,认为虚拟空间能够传达诗人的意图,且有助于诗人和读者消除烦恼、解除悲伤,同时又能颂扬真善美,鞭挞检测恶丑,抒漫情怀等。王寅(2007)指出由于诗歌用词凝练、寓意浓缩、内涵深远,因此对其理解需要动用较多的认知运作。王正元(2009)指出诗的理解是诗歌形式和意义整合的过程。对以景抒情或以物言志诗词的理解通过源域向目标域隐喻映射,并通过心智整合而获得。诚然,国内学者以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诗学成绩卓著,然而,诗歌分析的认知理据并未穷尽。本文拟以Langacker的CDS理论和Turner &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两者互补作用的剖析,来探讨诗歌意象解读的认知机制。

二、CDS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

(一)CDS理论

Langacker(2001)提出的CDS语篇分析法(Current Discourse Space),是指话语交流过程的心智空间,其包括听说双方共建的言语事件本身、双方互动及对于即时语境(immediate context)的共识。心智空间是人类进行思考、产生感觉并接纳各种经历和关系的空间,是人类进行交谈和思考而构建的“概念集”(朱永生,2005:147)。所谓即时语境,是语篇自身所呈现出来的社会、文化、心理情境。换言之,CDS是被激活语言成分的概念集,其基础是分句,一分句的信息变成语篇空间的一部分后,就成为识解后继分句之基,句句递进使语篇发展不断得以更新(贺学勤,2009:10)。如下图所示:
中间黑粗框表示当前心智视窗,也称为焦点框(focus frame)或零点框(zero frame),信息正处于被加工和更新过程之中;其前为负框(minus frame),其后为正框(plus frame)。随着语篇信息在心智视窗中的不断输入,被加工过的焦点信息即成为已知信息,如此,连续的话语将不断被更新,随着语篇的发展,读者就会将负框中的信息不断插入当前零点框之中,经过整合储存进入记忆(王寅,2007:381)。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由Turner & Fauconnier(1997)于专著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中提出,该书系统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并揭示了语言意义实时构建及四个心理空间(类指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映射过程的交互作用。对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理解,国内有不少学者做出了界定。如谌莉文(2007)指出概念整合就是一个输入空间的概念总是被联系到相关输入空间,一经整合就可以被用于朝任何一个方向的推理迁移。王文斌(2011)指出两个输入空间一旦发生直接、部分而有选择性的对应映射后,便会再被映射到合成空间而产生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三)CD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S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互补性
CDS语篇分析的动态方法主要侧重于对语篇本身语义的处理,即以言语事件中对于即时语境的共识为前提,语义在心智空间中层层递进。其突出语篇语言和概念结构的即时加工。然而,对于语篇的分析,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需要大量背景知识的补充,即对于宏观认知语境的把握。宏观认知语境主要包含社会制度、历史进程、文化价值观等等。因此,只有将即时语境下语义的动态递进过程结合读者对宏观认知语境的理解,才能让读者与作者形成互动,进而相对准确地理解语篇。诚然,Langacker(2001)在阐述言语事件中曾提到“共有知识”这个术语,其定义为CDS中包含的被认为是共有的及可获得的知识总体,但在后续阐述语篇动态构建中却未进行深度剖析。本文提出的宏观认知语境类似于此概念。本文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宏观认知语境时时参与语篇分句与分句间的线性动态发展,产生新的概念结构,其已经超出了即时注意框架,即可认为是语篇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意的形成正是概念整合后产生的新显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实线表示每个输入空间产生的概念关联:

三、CDS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诗歌意象解读的解释力

诗歌作为语篇,以其结构独特、韵律优美,寓意于象,来阐释诗人当时的主观情思。意象指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情境,带有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现代汉语词典》,1996),因此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需结合意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可统称为宏观认知语境。本文拟以乐府诗歌《十五从军行》为例来探讨诗歌意象的解读,认为读者对于诗歌意象的获取和理解需要读者对当前语篇空间中语义流的动态构建及隐含在诗歌背后的宏观认知语境进行概念整合。

(一)CDS理论与诗歌意象解读

CDS理论的动态分析主要通过分句的逐句构建形成,即一分句的信息变成语篇空间的一部分后,就成为解读其后分句之基,每一诗行即一分句。本诗第一、第二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以“军旅生活结束,返回家乡”的认知背景域构成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即时注意框架,此框架的注意重心由“始得归”三字显示,这就成为诗歌进一步发展的背景。“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以背景域“始得归”引出“家”这个意象,即“始得归家”这个主题。此时老兵65年戎马生涯结束,返回家园,世事变迁,不知道少年时那个家现在是如何景象。这两诗行将注意重心过渡到“家”上,更新了先前的注意框架,同时诗行以问句形式又引出了新信息,使得诗歌得以不断推进。“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是对先前问句的回答,引出“松柏”和“冢”两意象,对“家”进行补充。远望是家,细看之下却是松柏林立、青冢累累。家虽在,人已故,无人照料的家也只能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行诗中的意象“兔”“雉”“旅谷”“旅葵”亦是“家”的另一番景象。“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两行诗又由先前诗行引出,诗中老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只能“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全诗围绕“始得归家”这个主题展开,由诗行依次推进,以动态式向前发展,构建完整语篇意义。读者通过对意象的挖掘和动态构建,可了解诗中老兵少小从军,年老归家,家园破败,故人亡故的悲凉情境,而此情景在中国历朝历代均有发生,如果不对特定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就很难完全将此诗理解通透。因此,本文认为当前语篇空间的信息,即诗歌的文字意象不足以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意象背后的时代背景及其寓意。此时需要宏观认知语境的支持,在心智空间中进行概念整合,形成新显结构。

(二)概念整合与诗歌意象解读

此诗出自两汉乐府诗集,诗中老兵十五从征,八十始归,戎马生涯65载,时间之长,令人唏嘘。两汉的兵役制最初承秦,实行征兵制,规定民17岁具有兵役义务,20或23岁始服役,轮流应征,服现役两年。不服役时为预备役兵员,如遇战事需随时应征,到56或60岁止。东汉实行募兵制,从军可获得经济补偿,以致当时从军人数较西汉多,从军时间也较西汉长。到东汉末期,群雄并起,此现象更为明显。当时战役连连,田园荒芜,所以才有老兵八十始归家,亲人离世,家园荒芜的意象。对于诗最后一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如果读者不明白中国文化日出东方孕育希望的价值观就无法理解意象。东汉兵役制及东方的寓意在诗中并没有直接体现,需要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通过宏观认知语境将诗中的各种意象加以补充与整合,从而体会诗中所揭露的东汉后期兵祸连连的现实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带给百姓的深重苦难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本文认为此即是概念整合后的新显结构。与此同时,新概念结构已超出即时注意框架这一范围,形成了一个宏观层面的语篇意义。
总之,在诗歌意象理解的过程中,读者通过诗中信息的层层更新,由显性信息推导出隐含信息。读者通过主观能动性,将宏观认知语境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与语义动态构建形成互动进行概念整合,从而使得意象在读者认知过程中得以再现。
四、结语
本文立足于CDS语篇分析法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探讨诗歌中的意象解读,发现对于意象的理解不能单纯凭借对语篇语义及语篇所呈现的即时语境分析,还需要将意象背后的宏观认知语境纳入其中,进行概念整合。本文认为CDS语篇分析法与概念整合理论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两者结合有助于分析与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但本文未对宏观认知语境逐层分析,此亦可作为今后研究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Langacker,R.W.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J].CognitiveLinguistics,2001,(2):143~188.
[3]谌莉文.汉英委婉语跨空间映射认知对比考察[J].外语教学,2007,(7):39~43.
[4]贺学勤.认知语法语篇分析观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9,(3):10~16.
[5]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刘新华,陈国忠.中国古典诗词鉴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7]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王文斌.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9]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张东升.诗歌中虚拟空间的认知作用和语用功能[J].外语教学,2003,(6):13~16.
[12]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勇斌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