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论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关系构建

论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关系构建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5641 浏览:1911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论述了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关系矛盾的表现,分析了形成原因及其超越问题,意在于学校德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学校德育师生间真正的平等对话、交往关系,使学校德育主体走出交往的困境。
[关键词]学校德育 主体间性 交往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074-03
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关系的构建和发展是实现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解决学生道德问题的关键因素。当前,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德育活动中的两类认识和实践学校德育问题的重要主体。在学校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形成互动关系和对象性关系,构成了学校德育的主客体。然而学校德育师生间关系在学校德育活动过程中常常会视为简单的主客两极模式,只承认一个主体,教师抑或学生。坚持这种理念将造成师生交往关系的对立,不利于师生间和谐交往关系的构建。学校德育需由师生间主客体关系模式过渡为双主体模式,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平等对话式的交往关系。

一、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关系矛盾化的表现

学校德育师生间的交往目的、交往结果或过程之间缺乏应有的尊重、对话、、合作和信任,师生间交往出现异化。
首先,学校德育师生间的交往趋于功能化。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常常视对方为对象性存在,视对方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缺少本源性的信任与尊重。在学校德育教师这一方视学生为自己谋生的手段,强调德育课本内容,忽略人本,只讲究灌输,不讲人格的塑造;在学生这一方又将德育教师视为提高学历的手段,学生把获得学位视为目的,教师成为学生获得这些追求的手段或工具。
其次,学校德育师生间的交往趋于垄断化。当前,学校德育师生间都把各自角色意识凸显出来,而忘掉了真实的自我存在。学校德育教师常高高在上,表现为绝对的权威,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主宰地位。以自己的德育思想观点代替了学生的思想观点,忽略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体会和内心的感受。因此,学生对视为自己是绝对权威的教师敬而远之,交往关系淡化,交往的距离被拉开,致使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教授与学习的关系。
再次,学校德育师生间的交往趋于偏向化。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存在着明显的偏向性。部分学校德育教师过于关注进入他视野中的好学生,这些好学生并由此得到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获得了调动,在学校德育课堂上表现较为突出,教师也愿意把任务交给他们来完成。上课调皮、旷课的同学被视为教师眼里的坏学生,对他们期望值较低,也会经常批判他们,甚至记录在案,他们因此也不愿意参与德育课堂的教学中,谈不上与教师交往,但他们毕竟在教师的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www.udooo.com

视野范围内。而成绩不突出,也不落后的一些处于中间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大课的学生来说,是真空地带。
最后,学校德育师生间的交往趋于符号化。学生在教师眼里只是作为名字符号、学生序号或角色符号(如班长)的他们。教师在学生眼里也不过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老师”、“近现代史老师”等课程的符号,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教授自己德育知识的教师姓名。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冷漠化成为普遍性特征。
这种师生间矛盾的交往关系模式给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学校德育实效性带来巨大的影响,使师生间的交往片面化。无论提倡师生谁是单一的学校德育主体,教育过程中都缺乏沟通,造成彼此的分离和对立,进而陷入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的矛盾困境。

二、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关系矛盾化成因分析

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矛盾的存在同主体自身的原因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的矛盾正是文化客体世界与主体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反应。
一方面,学校德育师生间无主体间性的交往理念是产生交往矛盾的重要原因。学校德育师生在德育内容的学习和交流中,只追求单一的主客关系,视对方为客体,自身为主体。而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思想肯定交往中的主体,推崇主体之间的对话,强调主体之间互动共生的交往关系。它正确地反映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文化关系,反映了主体的“共在”和文化性。在学校德育中往往忽视了主体间性,把对学生的教化、影响和改造过程视为单一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过程,尚未脱离师生关系的主客模式。它只承认一个主体,教师抑或学生。承认教师是学校德育主体,教师就会把自己的目的、意识、能力等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学生,而不是以一种平等尊重的、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校德育活动。在这种学校德育师生间的关系中,教师主导和控制着学校德育活动,远离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世界,造成德育与学生的文化生活实践相隔离。师生关系成了知识授受关系,无法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因此也就无法产生情感的共鸣,造成师生间交往的缺失和关系的疏离。反之,仅把学生视为学校德育的唯一主体,强调学生在学校德育活动中个体的自主性,鼓励学生思考,怀疑教师的话,这不仅忽略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且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学生自主独立的结果就会使学生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把教师的指导当成是一种羁绊,致使师生间本应存在的对话关系不复存在。这种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精神的缺失。
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矛盾的存在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主体生活在既理性的又非理性的文化世界中,不仅被积极意义的理性文化所塑造,也被消极意义的非理性的文化所塑造。文化既给人带来了进步、理性和文明,又给人带来了愚昧、落后和野蛮,使人走向了非理性。当主体接受了已经走向悖谬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观念时,势必使自身的思维方式陷于非理性和非逻辑性之中,出现价值、意义等选择与判断上的模糊、混乱,甚至出现整个思维方式上的矛盾,从而使自我按照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人生的选择,必然出现师生交往的矛盾。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的矛盾正是由文化世界的矛盾直接塑造的结果。
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的矛盾受到了新时期中西文化精神碰撞的影响。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师生交往观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在这种碰撞中强调个性张扬和解放的西方文化理念极大地冲击和挑战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尊师重道理念,直接产生了文化选择的混乱,导致了学校德育师生间交往取向的不确定性。原来封闭、保守、依赖的理念遇到了平等、、开放、进取、独立的理念,使学校德育师生间产生了交往的矛盾。学校德育师生间都强调自身的主体意识,强调自身的权威,从而产生交往的异化现象。

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