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 >简析民俗旅游民俗旅游进展站

简析民俗旅游民俗旅游进展站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8202 浏览:321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民俗旅游,是以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传统风俗为资源来加以保护,开发旅游产品。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俗,民俗旅游的核心内容为民俗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制度的规范,物质的标识,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鲜活的体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 发展

一、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各地根据当地根据不同的民间文化习俗、特点推出了不同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旅游首先讲究民俗气氛浓厚,比如山东传统的民俗节目有跑旱船、大秧歌、踩高跷、舞狮子等。其次是民俗旅游离不开民间工艺品,如剪纸、刺绣、年画等。再次是历史文化习俗,如家庭礼仪、衣食住行、农业生产生活、节庆等古老的民俗事项。民俗游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优秀文化,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建设精神文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因为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所以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棚圈、碉堡、房屋、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那种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它的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的舞蹈节;山西沁县开发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举办包括龙舟赛、歌舞表演、水上运动、传统艺术展览在内的民俗活动数十项。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各民族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在旅游中的作用表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尽力的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族的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这是我国十分紧迫的任务;民族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往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有富有新鲜感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二、民俗旅游现今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没有原则

一方面旅游开发本身存在着扭曲的反映文化与真实的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定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的过程,使落后的地区受到旅游者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混乱和盲目的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从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的特征。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出现,一些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相同,旅游者求异求职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旅游点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能够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重点模糊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一是抓住田园式旅游,二是抓住宗教旅游。说明各个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正好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的资源。填补我国在旅游方面的空白区。所以做民俗旅游开发时应当找清楚其重点,现有的大多数民俗旅游地区其重点仍不够清晰,视点较模糊,各种文化互相交错,没有特点。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过于作秀

现在很多旅游活动中的民俗开发,很大方面上并不是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推动造成的,而是来自另一方面的动力,那就是经济因素,通过吸引眼球以招徕游客,从而拉动消费。
民俗文化不仅仅是指用来出售的,它更是民众的有序的有文化传统的生活规则。从本质上来讲,民俗不是做秀给人看的,而是自我对生活传统的一种热爱和对群体生活的参与,体现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

三、民俗旅游发展的策略

通过对民俗文化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了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旅游开发行为,可概括为几种模式:
1.旅游地居民应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保留和传承的原则,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的影响。政府及有关单位部门应该向旅游地居民强调其与旅游者之间的区别关系,向他们传递相关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事先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从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旅游地的好客度。
2.大力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旅游开发商要有限制的向旅游者展示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在民俗的文化资源转为民俗的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旅游业可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商品化,也就是说与其他任何商品相类似的消费品。长远来看,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都将从中受益。
3.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低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住宿、购物、交通、饮食、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则是决策关键。

4.保存与修建并重,复古再现

原生态是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
复古再现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吴文化公园,滨州市孙武公园无锡的唐城。优点是可令时光“倒流”,能够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参考文献:
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
马 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
[3]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4]胡海胜.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一般方法
[5]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作者简介:
芮晨鑫,男,山东临沂大学文学院201文化产业管理三班学生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文学院刘成学和金银芳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