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技术 >简析中美中美媒体“十八大报道”框架

简析中美中美媒体“十八大报道”框架

收藏本文 2024-03-19 点赞:5411 浏览:163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基于社会建构理论,并运用框架建构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中美媒体关于十八大报道主题、报道基调和报道文本的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正面陈述与责难叙述、典型话语立场与冲突话语立场、描述话语与隐喻话语上搭建了中美媒体的新闻框架建构。
【关键词】社会建构理论 框架分析 十八大报道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上的大事,也是世界关注的大事。有来自100个国家的410家媒体的1700余名境外记者报道此次盛会,外国媒体对十八大的关注热度之高,超过了往届党代会。在关于十八大的报道中,“成就”、“挑战”、“改革”是中国媒体报道的三大关键词,但在政治思维上对内高度宽容,

摘自: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udooo.com

对外极端专断的美国①,在十八大报道上又与中国媒体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与观点。对比中美两国主要媒体对十八大的报道,发现其框架差异,有利于我国媒体理性吸收外媒优点,加强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水平。
本文运用社会建构理论对新闻报道进行框架分析,试图进一步发现中美媒体报道差异,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原因分析。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社会建制对国际新闻的形式、内容与数量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建构作用。反过来,经过建构后的新闻又为特定的社会制度与价值体系提供合法化怎么写作区。本文通过研究对原本正面的事件进行报道时叙述框架如何呈现,折射出美国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总体认知度,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搭建出中美媒体“十八大报道”所建构的框架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了人民网和纽约时报中文网在2012年11月1日至30日中,全文含有“十八大”等关键词的报道作为总样本。从人民网及其各频道共找到相关新闻约603,000篇,采取分层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每天随机抽取10篇,共300篇样本。从纽约时报中文网搜索到67篇样本。新闻社会建构表现形式之一为叙述框架。框架分析将关注样本中针对十八大报道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来自记者、编辑或者报道中引用的其他信源。叙述框架可以体现在报道主题、报道基调和报道文本三个方面。

一、报道主题:正面陈述与责难叙述

主题倾向是一篇新闻报道的核心思想,是贯穿全文的主要逻辑,可以表达为几个关键词的相关陈述。不同主题倾向的报道具有不同的关键词,人民网和纽约时报中文网对十八大报道出现最频繁的几大关键词占各自报道总数的比例如表

1、表2:

对比分析两表可知,人民网和纽约时报中文网关于十八大报道在主题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人民网较为积极正面,体裁多为消息和小专题等,内容多为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宣传“十八大精神”,关键词多表现喜迎十八大、献礼十八大和党员代表风采事迹等内容。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关于十八大报道是在消极、责难的叙述框架下展开的,其报道体裁多为专题和深度报道,内容注重背景铺陈和前景预测。其新闻标题较多样化,较少特别集中的关键词,记者习惯性地使用“合法性语言”和“非法性语言”,不动声色地肯定或否定多描述的新闻事件和人物,而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则采用的是西方的价值取向。纽约时报中文网总是把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功德过失与执政党的表现联系在一起,且在报道时偏重利用其他背景材料来塑造中国的形象,纽约时报中文网没有全面、公正、平衡地对十八大进行报道。
中美新闻报道采取的不同主题可以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方面来解释。目前在我国,无论是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和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奖等,获奖作品几乎都是致力于弘扬主旋律,报道主题积极向上的内容;而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情况则恰恰相反,该奖代表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反映了美国主流价值观,但揭黑曝丑一直是其获奖作品的报道主题,哪怕在“911”事件发生半年内,14个普利策新闻奖中仍有12个为负面新闻。

二、报道基调:典型话语立场与冲突话语立场

媒体通过传播正面、负面或中性的新闻报道,形成不同的报道基调,构建新闻框架,强化传播效果,达到不同程度影响国家形象的目的。其中,关于正面、负面或中性的新闻报道的分类各国学者没有完全相同的分类标准,本文采用缪塞②的分类标准:
正面报道:反映团结、社会凝聚力、合作、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美德、成功、法治、爱好和平、争取国家独立等的新闻报道;
负面报道:反映分裂、社会冲突、混乱、不稳定、落后、失败、恐怖活动等的新闻报道;
中性报道:新闻报道未体现正面和负面态度。
表3显示,人民网正面报道比例为68.7%,中性报道比例较往年高,多元化地展示了十八大,在正面报道中,多以自下而上的典型社会热点报道反映十八大盛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关于十八大报道中,负面报道高达82.3%,远高于人民网的正面报道,其政治立场偏激,新闻事实多以揭丑为主,代表了西方媒体典型的冲突话语立场。
而在受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的美国媒体,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十八大论政改无精打采、社会保障体系漏洞百出、中国政改前路未卜、有特色的中国互联网,甚至带有一点桃色意味的《澳大利亚女记者十八大得宠的秘诀》等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例证了著名学者甘斯关于美国媒体新闻价值的经典论述。甘斯借助横跨十年时间、对四家主要电视网与新闻杂志的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所得的经验材料,浓墨重彩地勾勒出新闻业黄金时期的大事件,以及精英媒体通过微观实践建构圜家与社会图景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什么在决定新闻》一书。他指出,美国媒体的国内报道淡化意识形态,国内政治团体间冲突被描述为具体观点的差异,而不是政治原则的冲突;但在报道“敌对国家”时,美国媒体被意识形态所支配,敌对国家内任何矛盾均被看做是其政府与政党的不合法性所造成的,都预示着该国的政治冲突。本文中关于十八大报道基调的分析部分可在某种程度上例证甘斯的结论。
最后,对于部分负面报道,我们也要客观分析,有必要区分比较客观揭露我国存在的社会经济等问题的报道和毫无根据扭曲中国国家形象的报道,如果负面报道能够引起重视从而对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作用,这种报道也是可以提倡的。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