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词汇学 >对于茶陵茶陵派家族文学创作之二

对于茶陵茶陵派家族文学创作之二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28755 浏览:13221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李东阳的儿子李兆先虽才华横溢,但英年早逝。其诗多集中关注个人性情和人际交往,较少投向社会现实生活,在题材、内容还是体裁、手法和艺术风格上都存在着不足,但李兆先的文学创作丰富了李氏家族文学,对李氏家族文学在文坛地位的奠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茶陵派 李氏家族 李兆先 文学创作
李东阳家族,是指元明以来以李祁、李东阳、李兆先等文学家为主要成员的李氏家族。李氏家族中,不仅有缙绅,也有布衣;不仅有晚辈,也有长者;不仅有文学成就较高者,也有书法名气较大者,因而格外引人注目。以茶陵派宗主李东阳为轴心,各主要代表成员与其构成亲属关系网:李祁是李东阳的族高祖;李兆先是李东阳的儿子,对李氏家族文学创作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李氏家族的文学脉络。
李东阳在茶陵的始祖是李余,李余的祖先是甘肃临洮人,后迁居江西。宋朝时,李余任茶陵中州同知,后定居于此。到元末,李余的后代李祁因母死解职回原籍居丧。元末明初,隐居在江西永新山中。从现存文献资料来看,李氏家族自李祁开始,文学创作成为这个家族很重要的一项活动,正如李祁在文中所言:
至元己卯间数年也。……诸大父伯仲皆列在贵显,朱紫满庭,诗书礼乐之盛辉映。前后离去凡廿有五六年,心常念之。(《阆山樵隐诗》){1}
予自幼入小学学诗。(《周德清乐府韵序》){2}
这段话回忆了李氏家族诗书礼乐、朱紫满庭的景象。从中也可知,这一家族十分重视读书创作,文学创作是李氏家族的传统,将其称为文学家族可谓名副其实。
李氏家族中有文集流传下来的已不多见,目前可知李氏家族中有诗文创作流传于世的有:李祁的《云阳集》10卷,李东阳《怀麓堂集》100卷、《续集》21卷,李兆先《李征伯存稿》13卷。这些著作为我们研究李东阳家族文学创作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李兆先的文学创作,探讨其创作对李氏家族文学创作的贡献。

李兆先(1475—1501),字征伯,自号领庵,李东阳之子。生十余岁,能为歌诗、古文,惊其长老。以荫为国子生,曾以杨一清、钱与谦为师。年27而夭,天子为致赙焉。{3}李兆先创作诗歌的数量比较少,大概二百多篇,后人辑为《李征伯存稿》13卷,其中《李征伯存稿》11卷(诗赋文等),《东行稿》1卷(自京师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udooo.com

赴山东之作),附录1卷(此卷并非李兆先所作,而是李东阳为李兆先所写墓志铭及同时代诸友的悼唁诗)。
李兆先由于小时候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故从小就擅长诗文,“(李)兆先……生十余岁,能为诗古文辞”(《朱景英李东阳年谱》){4}。可惜的是,27岁便生病死了,一生与社会接触面极为狭窄,“生长都邑,不识离别,安居饱食,寡积而厚享”(《儿子李兆先墓志铭》){5}。
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李兆先只离开过北京一次,那就是护送妹妹出嫁到山东,其余时间都生活在北京,因此生活的圈子比较小,生活的范围也非常有限。这样的社会阅历就决定了他文学创作题材非常有限,纵览其所存作品,李兆先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
在李兆先的诗歌中,内容主要是反映诗人生活的舒适安逸与悠闲自得,朋友之间的酬唱赠别与联句和诗,山水景物的幽深别致与宜人景色,同时诗中也有不少题画题扇诗,这些诗歌虽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没有超越前人,大多数属于自娱自乐、抒发性情之作,但却体现了诗人在诗歌方面的修养。下面以题画诗为例。
题画诗在李兆先的诗歌创作中数量不少,题画内容多集中于题写竹、梅、松、白头翁、山水等方面,如《题画》《雨竹图》《为王德明题墨梅》《为友人题白头翁鹭鸾》《画松》《磻溪图》《题陶成画二首》等。由于诗歌不直接题于画面上,作者必须以诗为画,描绘出所题绘画作品的形象与神态,使读者具有与之共同欣赏的形象基础,即以无形的诗,描绘出有形的画,因此诗人尽描绘之能事。如《题乔前峰所藏桂花图》一诗就是其题画诗的代表作。
佩环乘虚下天风,纷纷桂萼飘琳宫。
清秋细雨烟尘空,堆金拾玉开楹丛。
青衫有客来寰中,步疑仙躅遥相通。
就中枝叶何蔚蓊,嫩黄妖白还娇红。
寒晖呵拥花朦胧,十年想像今辰逢。
眼前皎皎心匆匆,恍如梦寐非盲聋。
惊飚入耳睁双瞳,此身轻逐双翮鸿。
来趰花朵随西东,仙娥司花坐锦幪。
少年相怜颜色同,开言指点非尘踪。
双脚蹑云朝天公,高探一枝香雾浓。
放歌不作穷,侧挂乌纱双鬓蓬。{6}
这是一首为桂花图所题的诗。诗人以画中的桂花为中心,描写了花萼、花枝、花叶、花色、花丛、花朵、花香,附带描写图画中的其他事物及人物,如月亮、天风、琳宫、细雨、烟尘、楹、月光、锦幪、仙子、少年,通过花、景、物、人的形容,将形与色,动与静,人与景相互衬托,把整幅画面生动地再现出来。在描写中,诗人很善于把自己对绘画作品的心灵感受融入诗句之中,像“清秋”、“步疑”、“寒晖”、“惊飚”、“轻逐”、“相怜”等词句,都是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景物和人物的,既凸现了绘画作品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又细腻地表达出欣赏作品时诗人的心理感受,读者虽然没有亲眼见此画,然而已经有了目睹的感觉和印象。在题画诗上,诗人李兆先学习和继承了杜甫题画诗的艺术手法——兼诗画之长,诗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幅无形的画,画却变成了一首有形的诗。

李兆先诗歌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东行稿》。弘治十三年八月,李东阳将女儿嫁给孔闻韶,让长子李兆先送她。关于这一事件,李东阳先后有《儿子兆先送妹之阙里,以诗戒之》《中秋独坐》《得兆先舟中书,用所赠杨给事韵二首》《九月十日得兆先消息,叠前韵》《再得兆先书,用前韵二首》诸诗记录。《东行稿》就是李兆先在护送途中所写,共有诗41首,赋2篇。这41首诗歌李兆先从出发与家人告别一直写到从山东启程回京整个过程,生动而清晰地记录了李兆先东行的全部路线。
有的诗歌写临行前的恋恋不舍与依依惜别,如《别家》《登舟》;有的诗歌写途中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如《过潡县有怀蒙泉外翁》《望直沽怀金舜举宪副》;有的是写途遇故知的惊喜,如《喜杨起同黄门天津同泊》;有的是写途中无聊的自我排遣,如《舟闷》《中秋夜沧州对月二十韵》《十六夜阴闷赋十韵》;还有一些是到达山东曲阜后参观名胜古迹或拜谒圣人庙宇所写,如《到阙里》《谒孔庙》《谒周庙》《谒颜庙》《望峄山》《尼山高》。《东行稿》中有两首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况。一首是《无家泊》:
扁舟为家自何年,中流携妻抱儿眠。
水寒露冷不知避,满身蓑笠和寒烟。
垅头有田各有主,堤上茅房宁得住。
中宵篙橹不自持,随风往复知何处。
君不见,
公家差役日夜频,十室九室无居民。
君今寂寞亦自乐,不见荒村夜捉人。{7}
这首诗主要写无家可归的船夫。诗人前三联刻画了船夫一家人在水上漂泊无依无靠的生活场景,既无田地可耕,也无茅草屋可住,尤其是“水寒”、“露冷”、“寒烟”等词语就把船夫凄清、悲惨的生活情景形象地描写出来。第四联诗人采用了一个类比手法,以“篙橹”寓船夫,“篙橹”的“不自持”寓指船夫的随处飘荡,四海为家。第五联诗人揭示了之所以导致船夫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就是因为“公家差役日夜频,十室九室无居民”,官府衙役没日没夜的骚扰,或许是征税,或许是征兵,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使老百姓被迫弃家逃亡,躲避迫害。这幅场景和杜甫《石壕吏》中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李兆先并没有揭示导致船夫们生活飘荡的社会根源,而且其表现的深度和力度远不如杜甫诗歌那样深刻。
还有一首《夫家儿》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夫家儿,苦复苦。此生有身不足数。
村中豪吏走且呼,今急严城夜鸣鼓。
官船拽缆泥涂深,肩背负索无完襟。
长波淼淼秋月冷,寂寞无人怜苦心。
人生富贵不自觉,尚自纷纷竞忧乐。
壮颜凋落意亦平,君看此徒歌复行。{8}
这首诗与上面诗描写对象一样,仍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这首诗是作者为纤夫所写。诗人虽然年龄不大,社会阅历不深,但从所见场面中仍能体会到纤夫们艰辛的生活,所以诗歌开篇就充满了对纤夫的同情:“夫家儿,苦复苦。”特别是当纤夫们在富豪官吏的吆喝下,衣衫褴褛,在泥泞中艰难地拽拉船绳前行的场景深深地震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撼了诗人。联想到富贵人家不能体会纤夫们生活的艰辛,而沉迷于嬉戏玩乐时,李兆先表达了对贫困者深深的同情与怜悯。
李兆先这一思想是与其父李东阳的严格要求息息相关的,其父李东阳就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在《送郡国贤还治许州》一诗中他提出,作为文人应该具备心怀天下的品格:
名途利径人竞趋,谁复有心如此欤?
京城六月淫雨余,漂没禾稼倾民庐。
坐令神州赤子百万辈,啼饥忍冻塞路衢。
翰林儒官不涉事,饱食端居岂吾意。
万间广厦何必论,我屋沮洳恐无地。
……
大河南北多荒田,三年水旱相缠绵。{9}
这首诗就鲜明地表明了李东阳为人的态度,“翰林儒官不涉事,饱食端居岂吾意”,作为儒生不能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应该放眼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尤其是面对大灾大难的时候,不能只追逐自己的蝇头小利,还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死安危,“慷慨莫忘苍生忧”(《张养正检讨所藏王舜耕雪图》){10}、“古来同乐必同忧,公能不为苍生谋”(《七言古诗·东山图》){11}。李兆先诗歌中这种关注民生的品质和李东阳对人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概而言之,李兆先的诗,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体裁、手法、艺术风格等,都因其年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眼光的落脚点大多集中于个人性情和人际交往,很少有直接表现现实社会的。
{1}{2} 李祁:《云阳集》,四库全书本。
{3} 参考《湖广通志》,《李东阳集》,等文献。
{4}{5} 李东阳:《李东阳集》(第三卷),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517页,第352页。
{6}{7}{8} 李兆先:《李征伯存稿》,《四库全书存目集部》(第78册),第329页,第396页,第397页。
{9}{10}{11} 李东阳:《李东阳集》(第一卷),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25页,第185页,第215页。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