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语文教学 >“兴趣作文教学法”微探

“兴趣作文教学法”微探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8110 浏览:328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难题是学生“怕作”、“厌作”。不少学生视作文为“挖脑子、费心思”的事。硬写出的文章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学生对作文就更加没兴趣。
杰出的心理学专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这就是说,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有成效,最重要的是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寻觅知识,持续地去探求问题,勇敢地去动手实践,甚至会达到痴迷的境地。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古今中外许多学有专长的人,往往是先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进而热爱钻研,最后终于成功。学生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近几年,笔者在作文教学时,注重在“兴趣”二字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反常合道”,引以为趣

苏轼论文有“为文以反常合道为趣”的说法。文章俗套无新意,学生不乐意写,老师不乐意看。要想写出来的文章能“为趣”,除了必须“合道”外,还要“反常”,即反出新意,走出常规。
在学完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的《敬业与乐业》后,笔者给学生出了一道作文训练题目,如下:
下面是一则寓言(《滥竽充数》),读了以后,以《“滥竽充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初叫学生写时,学生毫无兴趣。硬着头皮写出来的文章如出一辙。大都指责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而混在吹竽队伍中冒领“俸禄”;联系实际议论时,也大都声讨、谴责当今各行各业中“吃大锅饭”的滥竽充数者。真是“熟成语,俗文章”!
独有一人,逆向思维,反出新意。文章这样说:
“宣王不辨良莠,叫三百人一起吹竽,致使鱼目混珠,给南郭先生提供了投机取巧的温床。我认为‘滥竽充数’罪在宣王,要先拿宣王是问。联系当前一些单位类似宣王的糊涂领导人,岗位责任不清,业务考核不严,造就了一大批吃大锅饭的‘南郭先生’,岂不是发人深省的吗?”
笔者在评讲时,推荐这篇“反常合道为趣”的文章,同学们听罢,喜形于色,来了兴致,受了启发,笔者趁机叫大家再写此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且看学生的“反常合道”之作:
有的写道:“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固然不对,和他一起吹竽的同行与‘南郭’朝夕相处,耳闻目睹这么长时间竟丝毫没有察觉,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肯定是犯了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联系当前社会上一些‘老好人’,听凭一些‘南郭先生’无功受禄,不闻不问,实在可恶。”
有的写道:“齐湣王主观上是由于喜欢听独奏,叫一个一个吹,但客观上却起到逐一考核的效果,这对我们当前加强业务考核,严格岗位责任制不无启迪。”
……
同学们的这些文章,就立意来说“合道”,就思维方式来说“反常”,因此写出的文章能“为趣”。举一反三,在作文构思时,我们定要积极引导学生站在对立面的角度去思索,正中求反、异中求深,提出与世俗传统迥然不同的观点。这样,文章的构思、立意就会不同寻常,表现出的思想也较为深刻,兴趣也就在其中了。
但要注意:标新立异,不能违背情理;观念翻新,不能曲解本意;写法反常,不能故弄玄虚。一句话,既“反常”,又“合道”,方能“为趣”。

二、仿写范文,兴趣盎然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像是一只大鸟的双翼,必须一起动作,才能鹏程万里。这是语文教师大都知道的道理。这里所谓的“一起动作”,就是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要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其中,指导学生仿写范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不是什么新创举,但如何在仿写范文时,选准时机和角度,以唤起同学们的写作兴趣,这却是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试举几例以此来说明时机和角度的重要性:
例一:
时机——初三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空气》之时。这时学生有了“天空中的空气组成十分复杂,并不是单一的物质”的知识基础。
角度——仿《死海不死》写一篇《空气不空》的说明文。学生写起来既有兴趣又言之有物。有的同学还结合空气污染,从环保角度谈“空气不空”,很有现实意义。
例二:
时机——学生考试之前,进行“考纪”教育之后。这时学生对的危害、根源、实质及表现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角度——仿范文《反对自由主义》,写一篇《反对考试》。同学们模仿主席的笔法,也给者的表现,画十一幅像,继而总束一笔:“还可以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十一种。”学生列举的方法,有:“做掩护”、“掉包计”、“对暗号”、“搞夹带”、“空中飞传”、“替身演员”、“肢体语言”、“彩信”……这种种方法是我们老师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简直让我们叹为观止。接着分析考试的危害、根源、实质,也很有见地。最后仿范文《反对自由主义》,结尾也发出号召:“全体同学积极行动起来,反对考试!”以此来结束全文。仿写的惟妙惟肖,学生兴趣异常浓厚。也许有人会批评道:“这样的仿写,模仿痕迹太大了。”笔者却认为,只要文章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即可,何况是初学写议论文的初中生?不必苛求。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把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例三:
时机——学生中“学习条件决定论”有一定市场,老师讲清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之后。
角度——仿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谈读书》(培根),写一篇《谈感恩》。此次仿写,既练了笔,又澄清了糊涂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仿写范文时,选准时机和角度,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在这两个问题上多琢磨、细斟酌。否则,仿写就会流于形式,走上老路,味同嚼蜡。
事后,笔者总结经验时对仿写也来了兴趣,仿写了赵翼的《论诗》:“仿写范文老生谈,至今已觉不新鲜。时机角度选得准,学生兴趣仍盎然。”

三、迅速反馈,体验喜悦

学生对作文无兴趣,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马上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反馈而体验成功喜悦”应是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现时的作文教学,是“今日作文,明日批改,后日评讲”的三部曲模式。作文和讲评相距遥远。彼一时此一时也,等到讲评时,学生已兴趣索然。为什么校运动会上,学生写通讯报道的兴趣远比作文课上写作文的兴趣浓厚?那是因为广播里马上传来了学生的“成功之作”。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高兴了,于是他们笔耕不辍,踊跃写稿。这一简单的事实告诉我们:作文后,及时反馈,让学生马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引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之一。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语文教师大多是两班的课务,有的还兼班主任和其它工作。要想做到“详批全改、即时反馈”是根本不可能的。有的老师采取“浏览大部、批改少量、及时反馈”的做法,显然是值得称道的。
只要思想解放,办法总是有的。例如作文后,及时叫学生自己朗读,众人评议;鼓励学生写“见闻”、写评论,每堂语文课2-3人登台讲演,老师稍加讲评,多给鼓励;班级办“语文学习园地”、黑板报,学校办文学小报,多方位地给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机会……现阶段活跃的校园文化生活,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给我们语文教师推行“兴趣作文教学法”,创设了一个极其壮阔的舞台,我们是大有可为的。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怕作”、“厌作”为“喜作”、“乐作”。
(王丽萍徐州市第十三中学221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