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简析人物画中国工笔人物画画面语言

简析人物画中国工笔人物画画面语言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11272 浏览:456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无论是在绘画的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们对工笔画画面语言形式的表达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当代工笔人物画正处在一个多元化的背景之下,相对宽松的艺术创作氛围也使得工笔人物画在创作上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多元化;传统与现代;理念;意境
1005-5312(2013)06-0032-01

一、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一)美学氛围

南齐的谢赫在《六法论》中明确的提出了“气韵生动”的艺术主张,并将此主张列于六法之首,可见“气”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也是对中国人物绘画最为根本的要求。另外,也要着重强调作画者主观意志的表达。

(二)形式构成特点

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是丰富多样的,从传统角度来看,有最为正统的“重彩型”,及李公麟首创的“白描型”,同时有宋元文人所推崇的“淡彩型”,还有任伯年以金笺作底的“金碧型”等等,真可谓风格面貌多种多样。在作画的过程中讲求起收、开合得当,注重概括提炼,营造富有意境的画面形式感。

(三)用线的特点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有着难以取舍的渊源,中国的工笔人物画在用线上同样也讲求书法用笔,用书法中线的艺术来塑造形体。这也是中国工笔人物画又一独特的亮点。

(四)用色的特点

注重主观色彩的应用,中国工笔画在用色的过程中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彩。强调单纯、简洁的用色,现代的工笔画有别于传统的重彩型工笔画,注重营造一种清新淡雅的画面效果。赋色对于工笔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创作过程中一幅画晕染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画面效果。在着色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例如上色的程度,晕染的效果,最终赋色后要有一个整体调节的过程,目的就是要主景与背景尽量和谐的统一与画面之中。

(五)创作来源

生活中不乏美的元素的存在,艺术和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生活,由此就可以看出生活是艺术的载体。作为一个画者,更是应该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还应该博文广知,吸收现代文化中的有益成果,这样我们的作品才不会庸俗。

二、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语言

中国工笔画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特点就是造型严谨、工整细腻、耐人寻味。在中国画中,用笔的实际意义都在于用线来塑造形体。把外部世界的景物,按照一定的画面组织原则表现在中国画画面中,线条的组织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中国的书法艺术巧妙的运用在绘画艺术中,可谓是中国画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就其作为艺术创造而言,中国工笔画的用线,确实又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章法。当代的画家们博采众长,创造性的运用各种绘画理念来进行创作,这使得工笔人物画创作风格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最终所得到的画面效果也是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
从工笔人物画的用“线”谈起,在工笔人物画中,线条不仅是人物造型的手段,同时也是也是表达画者主观情感的媒介。千百年以来,人物画家创造了多种不同的线条表现的方法。“十八描”就是古人对工笔人物画用线的一个完整的总结。

三、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语言

在一幅完整的画作中除了造型之外,色彩可谓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色彩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中所共有的传达媒介。但就色彩的作用而言,中西方将其赋予了不同意义。中国工笔人物画中,色彩运用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画面效果。工笔人物画从色彩的浓淡上分为淡彩和重彩两种类型。淡彩法是基本上全用墨色与透明的植物色颜料来完成的画法,这种画法会给人带来一种清新淡雅的是视觉享受。淡彩画法对于工笔画着色过程中有薄而透明的要求,所以有一定的难度。重彩法则是以矿物质颜料为主完成画面的画法,色彩浓丽厚重,对比强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色彩在画面中的最基本的作用是用色彩来强调所要表达物象的形体。所谓“随类赋彩”,赋,就是附着,添加;随类就是要针对具体形象的差异性而选择颜色(是“应物象形”在色彩上的体现);赋彩是将颜色添加在所设定的画面范围内。色有时作为背景,会起到一种渲染或烘托主景的作用。
色彩在画面中的另外一个作用是用色来直接强调形体。凡是注重这一关系的工笔画家,往往就是弱化用线者(如没骨画法);在画面的组织构成时,往往通过加强色彩的运用来强调画面,在表现两个不同物象时,有时会采用两种色与色之间对比所产生的效果来造型。让人们从视觉上主观的区分形体。
当代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给广大的绘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当代的工笔人物画一定会的到一个长足地发展。
参考文献:
张见.工笔人物创作解析[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