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放射性药物学 >泌尿系尿沉渣仪对早期泌尿系感染诊断价值

泌尿系尿沉渣仪对早期泌尿系感染诊断价值

收藏本文 2024-01-16 点赞:5672 浏览:164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对早期泌尿系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早期泌尿系感染患者21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干化学法检测,观察组给予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分别分析两组尿中白细胞检测情况和尿沉渣检验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内的检出率明显升高,检测出细胞培养阳性的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分析仪可以有效检测出早期泌尿系的感染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早期泌尿系感染 尿沉渣分析仪 诊断价值 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

2.29.180

泌尿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真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传统上通过显微镜法对其检测,由于尿液细胞培养阳性检测率低等特点,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等现象,会延误患者病情造成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早期泌尿系感染患者214例,其中107例采取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早期泌尿系感染患者214例,男101例,女113例,年龄23~74岁,平均49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干化学法检测,观察组给予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收集患者晨尿置于洁净的尿杯后混匀,然后倒入编号的玻璃试管中,采用Sy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的数目,白细胞<20/ul为正常,并检测细胞培养阴性/阳性。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尿中白细胞检测情况的比较:对两组尿中白细胞检测情况的分析发现,对照组107例患者中,尿中白细胞数20~100/μl 9例(84%),100~200/μl 6例(56%),>200/μl 16例(150%);观察组107例患者中,尿中白细胞数20~100/μl 17例(159%),100~200/μl 13例(121%),>200/μl 24例(22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内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两组尿沉渣检验结果的比较:对两组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对照组107例患者中,细胞培养阴性45例(421%

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细胞培养阳性25例(234%),细胞培养可疑6例(56%)。观察组107例患者中,细胞培养阴性28例(62%),细胞培养阳性47例(439%),细胞培养可疑7例(65%)。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检测出细胞培养阳性的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后,尿中会有细菌及白细胞的存在,因此检测患者尿液中细菌及白细胞的含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可以通过检测出的细胞数目的多少来判断患者为急性或者慢性泌尿性感染2,3。本研究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内的检出率明显升高,检测出细胞培养阳性的比例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Sy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通过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染色法,自动将尿液分类并且取样后输出检测结果,增加了对白细胞、细菌、红细胞等的检测范围,同时提高了对尿中成分鉴别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克服了干化学法检测有效率低下的缺点4,5,对临床上诊断早期泌尿感染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金波.尿沉渣镜检在泌尿系感染诊断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3(28):206—207.
2 曹宪华.尿沉渣分析仪在泌尿系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9):671—672.
3 唐寅.尿沉渣革兰染色直接镜检诊断泌尿系感染的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3):208—209.
4 吴昆.FA—100型电脑化尿液分析仪对诊断泌尿系感染的探讨[J].临床研究,2008,1(11):917—918.
5 张晓伟.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对常规急诊生化项目检测的比较[J].江西医学检验,2000,18(3):138—13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