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法制教育 >试述观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多学科视野观照

试述观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多学科视野观照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15825 浏览:629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者简介:张翠玲,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广州/511483)
本文系张连绪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一流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11JYA880150)成果之一。
摘要: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目标中,基于我国幅原广大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探索,成为深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从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原理内涵,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内外制度机制构建,探索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策略与途径,有利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产学研结合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抓住百年难逢的契机,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壮阔大潮。在诸多开拓性探索中,产学研结合无疑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关键点。在三年国家示范性建设涅槃般的困惑与阵痛中,高职院校打开学科视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进行颠覆式改革探索。事实表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先行先试,对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一千多所高职院校,正在发挥多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实践与理论循环扬弃的上升规律中,从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价值、科学体系与校本策略,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瞄准国际水平持续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就教育学原理与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概念而言,具有教育的同一性。在特定历史阶段,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始,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等问题,无论在理念、目标、策略、途径多个维度,从现代教育意义而言,基本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基于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从特定历史的价值内涵与逻辑意义,可以作为专用概念;而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可称之为中国高职教育颠覆式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产学研结合从薄弱点到创新点,因而也是开拓创新校本特色的关键点。
一、基于教育哲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本科压缩或技校加码的非理性状态,探寻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共识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哲学原理

产学研结合,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而示范高职院校,更加关注教育哲学原理视野的思考,以求指导产学研结合的方向性与科学性。在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思考中,着重将中西哲学、教育学、文化学原理与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了古希腊苏格拉底 “德知合一”的教育、亚里士多德“德智体美”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性教育”的教育哲学等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深邃的理性光辉;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道与器”、“德与术”、“义与利”、“学与习”等教育哲学命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范式,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的宏观理论视野与哲学基础。
《论语》开篇即提出“学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基本理念指导。千百年来,很多经学家与现代浮躁学者,将其解释为:学到的知识经常复习,练习,意有偏颇。《说文解字》解释:“習,数飞也。” 结合“习”的甲骨文与大篆字体来探究,习,可理解为:小鸟在阳光下初展双翅,慢慢地、反复地练习飞翔的意思。此字为汉字“六书”中的造字法,在两个独体“象形”字基础上,进一步发明创造为“会意”字。“羽”字,本意为双翅,因而“习”本身含有轻微地、循序渐进地飞翔之意。如今日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习习春风”、“习染微渐”,即是古词本意的传承应用。而“日”,指风和日丽,是小鸟试翔的必要环境条件,二者互为逻辑依存,构成知识与技能成长、内化、获取的整体系统。由此可见,《论语》作为中国东方教育学圣典,在开篇处,已高屋建瓴,提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理论与实际、感知与实操辩证性行进的过程,同时,更为千年百代后的职业教育产学研的结合,奠定着深厚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2.明确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性原则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初,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清晰,其课程设置或是本科课程减量,或为中职技校加码。在此框架下,产学研结合流于对本科的简单模仿,或对中职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重复。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在深刻探究产学研的教育哲学本质内涵前提下,力求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人才培养定位、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必须有明确清晰的原则性目标。首先,要着眼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锻造师资团队的双师能力素质。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具体而言,教师深入企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合作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专业性怎么写作,从而引领企业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学生在工学交替、产学结合中,参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熟悉掌握岗位需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对于本科院校更凸显职业性原则,对于中职院校更凸显高等性原则。
二、基于教育社会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浅表性与形式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化,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制度机制建设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在源头处与教育学关系密切。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教育研究社会发展问题。[3]之后现代结构功能理论学派的斯宾塞、帕森斯强调了教育在社会化运行系统中的平衡功能;而教育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则以批判的精神,解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点,与功能分析相映成辉。在多种流派理论的应用借鉴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的高职教育,伴随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增加,短短数年规模迅速扩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诸多矛盾日益凸显。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启动,不仅仅是教育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理性关注,更是对高技能人才断层的积欠补偿性投入。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结构的非均衡性,高技能人才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巨大缺口,必然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久处高等教育边缘的高职教育,其社会功能已不再是教育学家的高深宏论与流派之争,而是社会发展倒逼政府资源配置对高职教育发展做出科学调整的必然。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是实现人才定位目标的需求,更是高职教育融入社会发展与运行系统的必然。有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基本位于社会分层的蓝领上位与白领中下位之间。[4]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他们是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的活跃群体。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职场职业竞争力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涯择业潜力。

2.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社会运行体系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在校企合作中融入总体社会管理与社会运行的制度机制,构成了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的分类指导政策十分明确,早在1996年5月,国家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11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5];2006年,教育部下发16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6],并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提出要求——要做校企合作的示范。可见,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与中国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状态相同,从来不缺乏共识与宏观政策。但是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状况,却与人才培养需求、社会技术怎么写作需求、师资队伍双师能力素质需求极不匹配。这关键是因为缺乏社会运行机制意义上的系统性制度与机制。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科学体系。首先,国家法规、地方法规的执行监督要一体化运行;其次,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出台企业、团体、机构等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再次,高职院校要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怎么写作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管理各个方面,制定内部促进与激励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最后,国家、地方、团体机构要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监督评价机构与运行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产学研科学体系构建中,继续创新探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三、基于教育经济管理视野,针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区域性需求,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1.教育经济学理论与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

在教育与社会运行的各种关系中,其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更具同一性特征。任何学科的迅猛发展,必然以生产力重大革命带来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为首要前提。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社会分工、市场机制、就业等论述[7],到新经济制度学派主张政府对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管理[8],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观点迥异,但他们的学说皆涉及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教育从来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社会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活力源。西方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与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相连。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强劲的生产力,在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逻辑循环链条中,教育产出的是决定性生产力——人才;在掌控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中,基于产学结合、产研并进、学研相长的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活跃于一线生产的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最为直接,因此人力资本转换的市场反应也最为敏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价值也最为显见。

2.探索区域性产业特征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职业教育规模与水平同步发展。同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五”期间规模扩张,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大量粗放型加工产业,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诸多制约因素渐显。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十一五”以来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至今仍然严重短缺。面临挑战,国家启动的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基于所在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全面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校本战略与特色。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布于我国不同区域。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学校历史基础、体制特点各异,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面临重重困难,但同时也具有巨大创新开拓空间。从区域性特点看,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都能最大限度整合有利资源与特色条件,走出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产学研之路。从学校历史基础与办学体制看,合并院校、升格院校、新办院校、地方院校、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等,都在产学研战略上扬长避短,长板做成亮点,短板做成特色,依托区域经济资源、行业资源、地缘资源、优势产业与特色传统产业资源,扎实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联动,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策划及实施,有效提升总体办学质量,形成了多地区、多民族、多体制、多类型、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四、结语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带动了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长足发展,但在总体发展中,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仍然是明显短板。因此,需要从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的发展运行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视野着眼,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国家法规制度、地方政府资源配置、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构建产学研结合多元协同创新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亚里士多德.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
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4]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

摘自:本科论文www.udooo.com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7]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8]劳伦斯·克莱因著.凯恩斯革命[M].薛蕃康译.商务印书馆,196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