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职业教育 >试述产学研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方式

试述产学研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方式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4831 浏览:1187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论文运用文献探讨法,对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方式进行比较浅析,并且探讨了我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近况。特别探讨了我国现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方式,浅析比较了更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进展的一些策略,如,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并加以说明。此外,本论文还通过问卷调查的策略,针对内蒙古的四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较为真实的反映了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近况。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比较单一,仍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主要合作方式,合作成果也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许多学校以考试为指挥棒,致使课堂教学偏离了职业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重论述,轻实践,忽略了综合素质和革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应多加强学生实践方面的锻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革新能力。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历程中应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并使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科研成果的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现在很多科研成果并没能被有效利用,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另外,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各方之间的沟通,使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切实为企业创造利益,而学校也可以中受益。本论文力图通过调查浅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在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中有着的不足及理由,借鉴国外产学结合方式的优点,提出解决不足的倡议,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革新与进展提供现实的论述支撑和思想,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探讨工作打下基础。这些倡议对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关键词:职业教育论文校企合作论文技能本位论文产学研结合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9

    第一章 绪论9-17

    1.1 不足的提出9-11

    1.2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11-12

    1.3 国内外探讨综述12-15

    1.3.1 国外探讨近况12-14

    1.3.2 国内探讨近况14-15

    1.4 探讨策略15-17

    1.4.1 文献探讨法15-16

    1.4.2 比较浅析法16

    1.4.3 调查探讨法16

    1.4.4 统计浅析法16-17

    第二章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方式17-20

    2.1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18

    2.1.1 一般实习实训基地17

    2.1.2 协议合作企业17-18

    2.2 挂牌合作企业18

    2.3 订单式职业技术教育18

    2.4 技术转让方式18

    2.5 技术开发方式18-19

    2.6 共享科技资源19-20

    第三章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产学研合作方面有着的不足20-26

    3.1 不适应经济形势,人才培养规格不符合企业与社会的需要20-22

    3.1.1 以考试为指挥棒,教学与职教目的相背离20

    3.1.2 重论述轻实践,忽略综合素质和革新能力的培养20-22

    3.2 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22-23

    3.3 办学经费不足是制约高职院校进展的关键因素23-24

    3.3.1 经费不足是必须尽快解决的当务之急23

    3.3.2 多渠道补充经费缺口23-24

    3.4 科研成果没能被有效利用,更没被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24-26

    3.4.1 办学计划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24-25

    3.4.2 产学研之间的链条不通畅25-26

    第四章 进展产学研合作的倡议26-41

    4.1 合作教育应坚持的原则26-31

    4.1.1 坚持教学为主体的原则26-27

    4.1.2 坚持科研带头先行的原则27-28

    4.1.3 坚持地位平等自主结合的原则28-29

    4.1.4 坚持互相协作,互惠互利的原则29-30

    4.1.5 坚持主动适应与进展的原则30-31

    4.2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倡议31-41

    4.2.1 利用学校的高新科技成果兴办高新技术企业31-32

    4.2.2 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办学方式多样化32-34

    4.2.3 合作重点应该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34

    4.2.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34-36

    4.2.5 高校应积极主动的与企业合作办学或建立合作项目36-37

    4.2.6 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37-39

    4.2.7 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39-41

    第五章 结语41-4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