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服装 >关于爱恨一部生和死爱恨情仇站

关于爱恨一部生和死爱恨情仇站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8777 浏览:343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爱情,由古至今就是文学创作中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复仇,更是将英国哥特式文学小说推向鼎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传奇影视巨著《呼啸山庄》为例,分析19世纪英国文学中爱情与复仇相结合下的文学创作中所展现的独有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小说;电影
一段呼啸而至的孽缘,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段悲惨蒙羞的经历,埋下了仇恨罪恶的种子;一个一时冲动错误的抉择,酿就了一生无尽的悔恨——这正是对经典影视名著《呼啸山庄》最贴切的诠释。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被誉为“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佳作。小说全篇以弃儿希斯克里夫和富家女凯瑟琳之间的爱恨交织为出发点,以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如何被心爱的女人所背弃,继而在绝望中将满腔的怒火转化为报仇雪恨的复仇行动为主线,以艺术的想象形式向读者展示了资本主义不同阶层的精神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畸形社会中被金钱和利益扭曲了的人性的阴险与狡诈。该小说出版之初却并未得到世人的认可,曾经一度被当做是“不成熟的青年女作家之不切实际的天真幻想”,甚至就连她自己的亲姐姐夏洛蒂·勃朗特也没有办法理解艾米莉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图。小说中自始至终所笼罩的阴森昏暗的紧张气氛、扑朔迷离的情感纠葛、瞬息万变的故事情节以及令人窒息的死亡阴影使得该小说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被看作是一部“怪书”,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且最神秘莫测的小说之一”。
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们通过结合其所生活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惨相),才终于发现了它的价值所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有研究者将之赞誉为是“一首奇妙的抒情史诗”,字里行间洋溢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此之外,它还是一部研究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畸形社会世间百态的历史巨著,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惟一一部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的传世佳作”,有“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之美誉,具有“震撼世人的艺术魅力”,更有“文学中的斯芬克斯”之称,仅中文译本就多达数十部。艾米莉·勃朗特也因此成名,一举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历版影片与原版小说间的比较分析
《呼啸山庄》里洋溢着的疯狂甚至可以用病态来形容,全篇即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和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息。片中希斯克里夫因爱生恨,继而绝地反击,展开漫长的复仇旅程,再到最后人性的复苏,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这也是整部小说的精髓和灵魂所在。艾米莉依此为线索,布局谋篇,故事发生的场景更是变幻莫测:一会儿在狂风骤雨、鬼哭狼嚎的野外,一会儿又在黑云密布、阴森昏暗的庭院里,故事的发展始终笼罩在一层神秘和恐怖的面纱之下。再加上她本人的英年早逝更赋予了《呼啸山庄》极其强烈的神秘色彩,以至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呼啸山庄》屡次被搬上银幕(1939~2011年间一共被翻拍过十余次),均反响强烈,至今久演不衰。
在1939、1953、1970、1992和2004等多个电影版本中,最经典的莫过于1939年由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威廉·惠勒执导的这个版本。在这个黑白版本中,摄影师格雷格·托兰德功不可没,他较好地把握了剧中阴郁的气氛,灰暗的基调,将爱情悲剧刻画得荡气回肠,整片充满了凄婉哀伤的悲剧色彩,颇具感染力。《呼啸山庄》的成功上映,充分展示了当代电影艺术强大的表现力,被誉为当年艺术水平最高的影片,更在1939年的第十二届奥斯卡奖评选中一举拿下了最佳摄影(黑白片)奖,成为20世纪银幕上最伟大的经典影视巨著之一。本片演员的表演也极具功力,尤其是反差巨大的人物特征被诠释的棱角分明。主演劳伦斯·奥利弗无疑是本片最大的看点之一,这是他在《哈姆雷特》之前最为经典的影视角色,他本人也凭借此片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虽然之后也出了几部彩色版本的《呼啸山庄》,但都远远没有这部完美和反响强烈,这部确实是值得永远珍藏的经典版。
1954年版的《呼啸山庄》由西班牙国宝级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执导,这也是对原著小说结构改变最大的一个版本。首先,该版完全颠覆了原著的叙事结构,影片首先以希斯克里夫的归来为引子,由人物的彼此交流中渐渐引出故事的来龙去脉,许多在原著中较为复杂的部分都被阐述的一清二楚,影片高度的浓缩了这个充满哥特气息的凄美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那荒凉阴霾的氛围、式的炙热情感、呼之欲出的内心独白、二位一体的默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灵肉一致和充满隐喻的梦幻式结尾等,依然很好地保持了原著的精神,呈现给世人一出旷古绝世的爱恨情仇。其次,也许是因为西班牙导演的缘故,篇中的人名也充满了浓郁的西班牙风味,如阿利杭德罗(希斯克里夫)、卡塔利娜(凯瑟琳)、里卡多(亨德莱)、爱德华多(埃德加)和伊莎贝尔(伊莎贝拉)等。再次,人物的性格也因为结构的改编而发生了部分改变。如原作中凯瑟琳天性烂漫和个性十足,但狂野中不是透露出大户人家小姐的尊贵和小小虚荣,而伊莎贝拉是个性怯懦,但却温柔可人的贵族小姐。而在这个蕴涵浓厚西班牙风味的版本中,两位女性都或多或少的继承了西班牙“卡门”式风情。如凯瑟琳性格上一面占主导,而由于省略了对原本在林顿家受伤,而后留下促成俩家婚姻的描写,抹去了她性格里的细腻成分,甚至就连伊莎贝拉也变得直爽和敢爱敢恨了。当然,毕竟是翻拍,布努埃尔将其深深地烙上西班牙的印痕,也是出于导演对作品的不同理解。最后,在原著的结尾部分,第二代人物的感情升华,是为了和先辈们的冷酷和自私隔膜进行对比,也是为了进一步展现出原著作者的真实情感以及彰显人性复苏的伟大

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udooo.com

意义。很明显该版电影导演的重心不在于此。分析其背景成因,本片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是导演布努埃尔流亡墨西哥时期,这期间他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超现实主义的洪流,由于更关注现实而拍摄了大量较低成本的影片。那么,对于这部举世名著的解读,有些偏颇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世界名著,即便是在剧情上完完全全按照原著来摄制,也不见得就能拍出原汁原味,因为这部作品的内在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1970版本在原著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很大的改编,出人意料地以凯瑟琳的死作为开场,剧中又添加了多处浪漫的细节,使整个故事的气氛缓和了很多,把棱角分明、粗粝的原著打磨成温和的爱情悲剧,真的是让提摩西·道尔顿极富的表演无发挥之地。安娜·考尔德马歇尔个头小小的,长着一张娃娃脸,孩子气很足,没能把凯瑟琳那种外表与内心极大的反差表现出来。倒是林顿兄妹俩比1939版本更符合金发的特征,特别是埃德加林顿的演员非常绅士。该版本同样也没有演绎下一代的情感故事,但是亨德利·恩肖的妻子出场了,并且交代了小恩肖和小凯茜的出生,这倒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前几版在上一代恩怨纠结基本平息后就戛然而止了,而新的1992版则完全忠实地展示了第二代的人物情节。而且最大胆的地方更在于其首尾竟然试图以Emily Bronte身份来叙述,这些独白十分多余不说,也完全违背了原著作者的性格——《呼啸山庄》一百多年来受到起伏不定的鉴赏与评论,其中争议很大的一点就是它“臃肿的结构”,原著采用无关紧要的房客Lockwood视角,然后又以听老仆人Nelly回忆为叙述点,中间还有诸如Isabella写信等复杂多人称叙述结构,有人批评它为多此一举结构混乱,后来占主流的更多专家则认为,这正是作者隐藏自己观点的独特方式,而我们知道,Catherine和Heathcliff的一字一句又何尝不是Emily本人的呼喊。而1992版本竟然让Emily Bronte走上自白前台,何其唐突与冒失,正是1992版本最自作聪明之处。
当我们看到那个求助人听女仆爱伦讲述的时候,似乎在缭绕的岁月往事里看见了过往斑驳的痕迹。神秘的房间,遥远的呼唤,墙上的画像,《圣经》上的灰尘和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希斯克里夫,一个因为爱与恨而被毁灭了的希斯克里夫。他不是悲情的,因为他是一切苦难的缔造者——他是复仇者,这不仅让我们联想到哈姆雷特的故事。是的,“生存还是毁灭”,对于希斯克里夫的悲剧自然也是同样的抉择。于是他为爱情而毁灭了爱情,他为了复仇而毁灭了生存,于是他说:“是我杀了凯瑟林”。论悲情,他是不比哈姆雷特的,他没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出身的使命,仅仅为了凯瑟林。论命运,他不比凯瑟林曲折,虽然凯瑟林的出生较他要好得多,但是这个年轻貌美的小姐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痛苦的,她的真爱是希斯克里夫,却无奈地选择了艾德加。凯瑟林死后,他说:他们知道什么叫天堂吗?他是鄙视他们的,因为他们永远不可能走进自己和凯瑟林的魂灵中。在若即若离的呼唤中,我们看到了希斯克里夫的重生。从下一代人的身上看到了他自己和凯瑟琳昔日影子的时候,他终于孤独的死去。这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复活》的结尾,玛斯洛娃对着聂赫留朵夫说道:“我们有什么账要算呢?我们的账自会有上帝来清算。”同样,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账也将是由上帝来清算的,这笔账不是谁欠着谁,而是二者灵魂永恒的升华。
于是,在2004年意大利版的电影中,最后就是由他们的女仆人诉说了他们的新生,他们的复活之门。他们的背影在大雪覆盖的荒原上渐行渐远,仿佛穿越了时空,走向开着石楠的雪山之巅,走向永恒的生命史。而这一版本的亮点还在于希斯克里夫狂野的个性和帅气的外表被展现得一览无余以及凯瑟琳的气质型特征,也是所有电影版本中最亮丽的一个,这都极其符合了原著读者们心中对两个主角的想象。
结语
不可否认,要将一部长达35万字的小说压缩在2个小时左右的电影中而又希望完全忠于原著却非易事,其中必然要做适当的删减和修改。或许电影编剧们也都感觉得到,艾米莉的原著小说的思想内涵实在是太过于深奥晦涩了,太难于把握了。因此,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呼啸山庄》,无一例外的缺失就是将原著思想上的内容作了大量简化,力求将其演绎成一篇通俗易懂的爱情悲剧故事。也许确实是电影的篇幅所限,大部分的电影版本中故事都是以希斯克里夫的死亡而结束,而没有完整地展现出第二代人理性、和谐的爱情故事。这莫不是一种遗憾,因为占全书二分之一内容的第二代主人公的故事是非常具有可看性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隐含了艾米莉·勃朗特对生与死的探索,对社会人性回归的思考,对理想爱情的憧憬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等。凯西和哈里顿·恩肖经过不断的磨合,冲破了上一代人的报复循环,用真爱化解了心中的仇恨,终结了悲剧,最终结合在了一起,在象征和谐和文明的画眉山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杨亚涛.论希斯克利夫性格的双重性[J].作家,2009(06).
代新黎.试论《呼啸山庄》所表现的人性与人际关系[J].学术交流,2008(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06).
[3] 陈键.爱与人性——《呼啸山庄》的主旋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Z1).
[作者简介] 郭玉琴(1975— ),女,河南清丰人,研究生,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及英美文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