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 >新闻写作过程中多维角度把握

新闻写作过程中多维角度把握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23285 浏览:1064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角度既是观察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也是选材、立意和构思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角度的择取,其意义极为丰富和重要。我们有理由说,从观察事物开始,一直贯穿着选材、立意和表现这几个环节莫不与角度的择取紧密相关;一篇新闻稿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即取决于多维角度的把握。多维角度把握得好坏,往往也可以造成大相径庭的新闻价值判定。笔者认为,在新闻写作的过程当中,多维角度的把握应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一、观察角度要准

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就包含着观察角度的哲理。横看、侧看,视角不同,视象也随之变化;远看,近看,站在高处看,站在低处看,立足点不同,所见而各异。而如果身在山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有山川不知有沟壑,就难免不识山的真面目。同样,在对新闻事实的观察中,如果视野太窄,立足点太低,缺少参照物和参照系,就很难认识事物的本质。
所谓观察角度即是指记者把握客观事物时所采用的视觉位置。人们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获得的事物的状态、特点也不一样。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准确地观察是认识和把握丰富而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关键所在。例如,近年来,在的大气候下,反对金钱贿赂一时成了热门话题,各家媒体就此发表了不少新闻报道和新闻言论,人民日报的作者针对“某些领导一听到批评就发火,一发现有人告状就报复,而对那些为自己护短或捧场的言语却欣然受之”的现象,凭借独到的观察角度发现了人们往往忽略了的一个盲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精神贿赂”的问题,而发

中国论文中心www.udooo.com

表了题为《警惕“精神贿赂”》的新闻言论。这一新闻言论不囿于贿赂只是用钱物来写通官员以行其道的固定看法,跳出了惯常的思维定势,将“拍马捧场”行为上升到“精神贿赂”的高度来认识,而从另一种角度揭示了行贿受贿的本质,同样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再如,针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曾经居全国前列,而在20世纪末经济效益却处于全国落后地位的“东北现象”,新华社记者对此现象的报道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站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高度来审视这一异常情况,而写出了《“东北现象”引起各方关注》一文,新闻稿通过这一超常的审视角度,加上文章充分的事实和透彻的分析,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老工业基地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遇到的共同问题,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稿件也由此获得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由此可见,观察角度准确与否,很大程度决定着文章的价值,制约着新闻的成败。

二、选材角度要好

选择题材角度要好,就是要求记者根据已经明确的写作意图,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寻找与众不同的事实。由于任何事物都是立体化的,有的还是五颜六色的,所以,新闻写作过程中就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去精心选择题材,以便更好地反映事物新面目,体现事物更为深刻的内涵,突出事物特征,使新闻更加吸引人。
例如,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法警背起生病被告》一文,也是通过选材角度的独到和恰切而使稿件出新的范例。该消息以其特有的选材视角,通过一位法警背一名戴着行走不便的被告出庭的新奇事件,来反映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更加注重体现对人格的尊重,而彰显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和进程,而有效地传递出了深层次的理性信息。这篇新闻不失为一篇宣传中国人权现状的好报道。这篇新闻有力地表明,记者慧眼独具,眼光高人一筹,而择取到上乘的选材角度,是产生好新闻的不可或缺的功夫之一。再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等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2011年春,新华社记者到上海采访,报道上海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在选择题材时,作者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才把视角聚集在了上海的“楼”上,新闻稿题目就叫《到上海看楼》。为什么从“楼”这一视角选择题材呢?因为“楼”是上海的象征,是上海的“雕塑”和“名片”,“楼”倾诉着上海的百年沧桑,是上海巨大变化最直观最注目的样扳。匈牙利人设计的24层高的国际饭店,1933年耸立于上海滩,成为远东第一高楼,这一记录保持了50年之久。然而,改革开放没几年,国际饭店就在92米高的上海宾馆面前“俯首称臣”。而到了2011年,上海20层以上的高楼就有1900多幢。这篇1000多字的通讯,从“楼”切入,借“楼”发挥选择题材,从而使文章有效地深化了主题:“……一座座建筑,便是物化了的社会。在它们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内涵。上海近现代历史,通过浦江两岸的建筑默默对话,昭示着一个民族的崛起,一个国家的强盛。”

三、立意角度要新

立意角度要新,即是说记者应独具慧眼,能从同类事件、同类事实、同类题材中,发现问题,从他人意料不到的角度去提炼出新颖的主题。有的记者机遇好,在现实生活中,能碰到重大典型、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但不是每个记者都可能有这样的幸运机会。记者经常见到的倒是大量平凡的人和事,这就要求记者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并及时地把它们写出来。
例如获得2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新闻《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该新闻反映的是2009年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当众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崇明岛开发商机时,崇明县却在招商引资中对不符合投资要求的企业说“不”的事件。然而,通过这一出乎意料的事情,却体现了作者新颖的立意角度,解析和表达出了厚重的社会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招商引资不仅要看短期效益,而且更要着眼于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置于首位来对待。也正是该文立意角度的新颖,这篇新闻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被公认为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立意角度新颖,应是新闻的高境界追求之一,作者只有依靠多思、下苦功夫求索才能实现。在写作中我们常常可发现,上好的题材,如不从立意角度上着眼求索,主题也会流于一般化;反之,即使是凡人小事,要是在立意角度上刻意追求,主题也会变得新颖、深刻。新闻的立意角度新颖,能使新闻达到新的高度,使新闻显豁引人,而有效地吸引读者和抓住读者。

四、表现角度要巧

不但写新闻,而且一切艺术样式都讲究巧取表现角度。古代有人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作画,着一野渡,着一扁舟,上有三两只鸟雀,通过“有雀”表现“无人”,表现角度甚妙。还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作画,树掩山峦,一弯小河,两和尚河边取水,通过“有僧”表现“有寺”,此画与前一画,异曲同工。新闻写作与艺术亦相通,同样讲究表现角度的巧取。宋人陈善云:“为文切入巧,出方能透脱。”此处的“切入”即是指表现角度。新闻写作过程中巧取表现角度虽无定法,但有一些前人积累的方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些方法主要有:化无为有(即以具体表现抽象)、化远为近、以小见大和由浅入深等。
有人报道某县委书记工作的转变,将新闻写成《县委书记的笔记本》,通过笔记本记录内容的变化,反映县委书记转换脑筋、增强市场经济观念的主题;有人报道河北省5年来交通行业发生的喜人变化,将新闻写成《我省交通图5年7变》,通过河北交通图5年更新了7版这一事实,来反映河北省在交通行业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都是以具体表现抽象,亦即化无为有。有人参加“报道”,全国人大开幕那天,采写开幕新闻,将新闻稿写成《人民大会堂里的掌声》,稿件通过台下表现台上,通过掌声反映“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化远为近。有人写了一篇《万斤白菜“卖”了7元钱》的新闻,报道的是某连队白菜丰收了,本来是件好事,但好事变成了坏事:机关纷纷向连队伸手,使这个连队万斤白菜只卖了7元钱;此新闻稿从机关向连队索取白菜这一小处落笔,而从宏观上反映了机关侵占连队利益这一较普通的问题——这是以小见大。有人在《一个基层供销社的生意经》的新闻中写某供销社经常组织人走村窜户送有关农业科技的书报到农民手中,然而从这一浅露平凡的小事后面却蕴含着深层的“生意经”:几元钱的书报卖给农民后,农民致富有了本领、收入提高后,最终就帮供销社赚到了大钱,因为农民30%的收入要花在供销社——这是深由浅入。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多层面的,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对于新闻事实的观察、选择、认识和表现,往往因人而异。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角度的择取,就在于多维角度的正确把握;而多维角度把握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新闻的价值。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多维角度的把握大有讲究,这无疑应当引起当下新闻人的充分关注。
(作者为广东嘉应学院文学院新闻专业教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