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国防教育 >关于薄弱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推动农村薄弱学校教育均衡进展

关于薄弱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推动农村薄弱学校教育均衡进展

收藏本文 2024-01-16 点赞:28912 浏览:1252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硬件均衡是基础,师资均衡是关键,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用好人才,才能完成教育的初步均衡发展。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www.udooo.com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怎么写作体系,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教育怎么写作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而随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2011-2020年)》颁布实施,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的教育摆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全疆各地也迅速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与发展新热潮——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只有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笔者以自己的学校为例谈谈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配置机制才能促进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一、学校现状分析

1.底子“薄”,硬件“差”

我校始建于1956年,建校以来就是民汉合校,分汉、哈、蒙三个语部,2005年前属企业办学,投入少,与其他薄弱学校一样,其底蕴薄弱,社会美誉度不足,硬件建设“差”。

2.学生“弱”,教师也“弱”

由于长年处在一个比较封闭、落后的区域,校际间交流少,学生与外界没有比较,没有理想,师生都存有一种自我满足感,不思进取。教师交流合作少,观念更新慢,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又差,积极性无法提高,长期下来,教学水平不断下滑。所以,在弱势学校的教师即使有雄心壮志,但往往却存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只好想尽办法调入优质学校。特别是有些教师外出脱产学习两年,享受了培训资源,但回校后还是和以前一样,这些教师不堪重负,形成惰性,或是意志消沉,得过且过,或是寻求摆脱,远走高飞。这样,优质学校越来越强,弱势学校越来越弱,“弱”的教师和“弱”的学生互相影响,弱势学校就像一个重症病人,要想翻身是极其困难的事。

3.只求“稳”,不求“进”

随着双语教学的稳步推进,结构性教师短缺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一些教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退又退不了,教又教不了,占着编制,新教师又进不来,怎么办?学校仍得安排,课总得有人上。在“反正学校不能把我辞退,先混着”这种思想和体制的保护下,这些人的懒散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工作干不了,待遇不能少,制度对我没用,否则跟你闹。这样的用人制度,学校无法进步,死水一潭,学校只能“弱”。

4.出现“择校热”

随着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总数的逐年减少,教师结构不合理和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日渐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农牧民对高教育的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择校热”开始升温。择校生大量出现,村往乡、乡往县、县往市涌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招生困难与优质学校学生容纳不了的矛盾同时并存,而有关规范转学的制度却苍白无力。这种状况既增加了农牧民的经济负担,又削弱了乡镇办学的积极性,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教育强县”没有发挥引领作用

2.“两基”攻坚时期只重视“点”的达标提高而忽视“面”的统筹协调发展,强调普及而忽视提高,恪守就近入学但措施乏力,软件建设未与硬件建设同步实施

3.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

脱产学习培训回来的教师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出现“浪费培训”的现象,而由于农村学校底子“薄”,硬件“差”,而工资待遇和县城优质学校没什么差别,农村教师不安心基层工作,优秀教师只想往县城跑,学生跟着择校,其实择校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力量不均衡。所以单就教师交流而言,会触及各个方面的利益和情感,不仅工作阻力大,而且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谁也不愿趟这滩浑水。

4.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有欠缺,接转学生的随意性很大

“择校”的实质是“择师”,在当前“按人头拨钱”的现实下,“掠夺”生源已成潜规则,优质学校有很多的优质教师,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加之学生转出转入制度执行难,学生转学随意性大,进优质学校的要进行筛考,优质学生优先。这样优者更优,弱者更弱,这也是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5.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是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优质教师的流向趋势是:从农村流向县城,从县城流向地市城市,从地市城市流向省城,呈现出“逆向梯次流动”,导致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学校基础条件差,实施绩效工资后,没有体现农村教师待遇比县城教师待遇高,农村教师很少有扎根农村学校的理想。

三、措施和建议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两基”达标后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以张春贤书记提出的“变化变革、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绝不是简单的物质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软件的均衡发展,所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硬件均衡是基础,师资均衡是关键,而生源均衡是突破。硬件的到位好解决,只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标准化办学就能实现均衡,但软件的建设才是根本,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包括教师的引进、流动、考评、管理、培训提高等体制,才能最终完成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1.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建立城乡教师科学合理的流动机制,通过分流、支教等办法强化薄弱学校师资力量
当前,每个教师的编制都固定在一个学校,城镇学校的教师、优质学校的教师大多不愿去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即使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凡是需评定职称的县城学校教职工要有一年在乡镇学校工作的经历”的要求,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很难,就是因为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机制作保障。本人认为对教育系统教师可实施“县管校用”或“局管校用”,打破体制障碍,实行编制动态管理,实施“教师定期流动制”。重新核定每所学校的人员结构,改变现在的“依师生比例来核定编制”的做法,按照班级来核定教师编制,同时放宽农村学校编制,控制乡镇教师的无序流动。对优质学校的优质师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到有关薄弱学校轮岗任教,优质学校的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定期到薄弱学校指导教学工作,形成校际间的互动教学。

摘自:毕业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