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钢琴专业 >钢琴钢琴主题电影中钢琴艺术意义分析生

钢琴钢琴主题电影中钢琴艺术意义分析生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31842 浏览:1459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以钢琴为主题的电影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电影类型,其中几部出色的作品,都先后获得了多个大奖,成为电影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在这类影片中,电影和钢琴音乐两者相互配合,不但能够推动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而且还能够塑造人物形象,诠释影片的主题情感等。本文从钢琴主题电影的含义谈起,结合几部著名的影片,就钢琴艺术在电影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关于钢琴主题电影的拍摄,为两者的充分融合,迎来新的发展。
[关键词] 钢琴主题电影;钢琴音乐;艺术作用
钢琴主题电影的简介
钢琴主题电影,顾名思义,就是钢琴演奏者为主要的对象,围绕着钢琴艺术展开故事的影片。钢琴主题电影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电影发展,有越来越多的题材成为电影表现的对象,钢琴艺术是一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情感表现力,所以是一个在以往被忽视的题材;另一方面,钢琴艺术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钢琴巨匠和传世的钢琴作品,很多作品还彰显出了钢琴家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独特思考,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所以钢琴主题的电影也就自然诞生了。比如描写钢琴天才的《海上钢琴师》;以钢琴为切入点,展现波兰人民爱国情怀的《钢琴师》;还有钢琴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最终得到情感升华的《钢琴课》,等等,都是钢琴和电影集合的典范作品,大大丰富了电影类型本身,同时也为钢琴增加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
钢琴主题电影中钢琴的艺术作用分析

(一)建立电影主线,推动情节发展

既然是钢琴主题的电影,那么钢琴自然就是整部影片的主角,很多影片中,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推动,都是围绕着钢琴来展开的。拿《海上钢琴师》来说,影片描写了一个叫1900的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故事的设置十分简单,主要人物就是1900,主要的叙事工具就是钢琴。年幼的1900,第一次听到钢琴音乐,为之着迷,他顺着琴声来到了钢琴的面前,周围的人告诉他,这是钢琴;后来的1900,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悄悄溜进了琴房,用稚嫩的小手弹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乐曲,展现了其钢琴天才的一面;长大后的1900,因为钢琴上的过人天赋,担任了游船上乐队的钢琴主奏,不但实现了自己演奏钢琴的梦想,而且还利用钢琴维持了自己的生活。而影片的阶段,也自然离不开钢琴,1900和一位不可一世的钢琴家来了一次斗琴,并且最终完胜,使他真正步入了钢琴演奏家的行列;成名后的1900,又是因为钢琴,收获了最初的爱情的萌动;而到了影片的最后,拒绝下船的1900,面临着死亡的危险,还是静静地坐在钢琴边。整部影片的主人公是1900这个钢琴天才,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钢琴来推动和发展的,从初识钢琴,到初次演奏钢琴;从成为乐队主奏到战胜了著名的钢琴家;从用钢琴拨动了爱情之弦到临死前在钢琴边的,可以说没有钢琴,没有钢琴音乐,故事情节就少了一条主线,情节也得不到发展和推动。
又比如《为了霍洛维茨》,这是一部温情的、展现钢琴教师和学生之间情谊的韩国影片,整部影片中先后出现了20多首著名的钢琴曲,每一次情节的发展和变化,都有相应的钢琴音乐与之相配合。当钢琴老师金智秀发泄自己心中不满的时候,演奏的是充满着的肖邦的《革命练习曲》,而当京民在比赛之前过度紧张想要放弃的时候,金智秀为他演奏出了舒曼著名的《梦幻曲》,使得他恐惧和烦躁的心得到抚慰;到了影片的最后,海外学成归来且享受盛誉的京民,在家乡举办演奏会的时候,特意在舞台上,演奏起了他的老师曾经为他演奏过的《梦幻曲》,影片至此也发展到了最。可见,钢琴主题的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是围绕着钢琴来进行的,没有了钢琴,也就没有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如果说电影是视觉类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最佳手段,那么钢琴则是听觉类型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最佳方法,两者如果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无异于一种天作之合。钢琴主题电影《钢琴课》讲述了19世纪中叶,主人公艾达是一个哑女,这是一个9岁孩子的母亲,在和殖民者的丈夫斯图尔特举家迁移的时候,丈夫嫌艾达钟爱的钢琴太过笨重,于是要将钢琴扔掉。艾达的邻居贝因看到后,决定用一块土地和斯图尔特进行交换,将钢琴留在了自己的家中,并且要求艾达做自己的钢琴教师,两个人的情感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炽热起来,斯图尔特发现自己的妻子出轨之后,愤怒之下将艾达锁在了屋里,后来甚至不惜砍掉了艾达的一根手指,但是依然没有阻挡住艾达对钢琴和贝因的爱,无奈之下斯图尔特只好答应让艾达跟随着贝因离开。
这部影片中,有一段主题的钢琴音乐,先后出现了7次之多,叫做《心灵渴望欢乐》,由英国音乐家尼曼创作,改变了以往使用电声配乐的方法,而是采用了钢琴和管弦乐队的组合,对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和形象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出现,是在艾达刚刚抵达海岸,等待着自己的丈夫派人来接他们,看着孩子熟睡的身影,艾达走到钢琴前,演奏起了这首曲子,但是这并不是一次完整的演奏,仅仅是旋律前面部分的几个单音,表现出了艾达心中的恐慌和无助;第二次出现是丈夫接自己回家,但是因为钢琴过于笨重,将其丢下了。失望的艾达站在山坡上,远远地望着自己心爱的钢琴,这时候主题音乐的完整版本响起,表现出了艾达的依依不舍,同时因为艾达是一个哑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这时候的主题音乐,则是对艾达此时此刻心情最好的描述。而当贝因先生将自己的钢琴赎回时,艾达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钢琴,她开始了尽情弹奏,像是要把所有的思念都倾诉出来,贝因也正是在这一次演奏中,读懂了艾达的内心,并且决定用琴声来打动她。
如果说上述几次主题钢琴音乐的出现,都是对艾达心情描写的话,那么主题音乐第六次的出现,则是对艾达性格的全面展示,当艾达发现自己爱上了贝因之后,不顾任何阻拦地去找他,当她面对前来阻止自己的丈夫时,她的眼神是那么坚毅和淡然,没有一丝恐惧和愧疚,而且不惜和自己的丈夫相抗争。主题钢琴音乐采用了画外音乐进行的方式,充分表达出了艾达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热爱音乐的决心,这部电影最鲜明的主题——“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在此处得到了最好的呈现。主题音乐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丈夫发现了艾达的出轨,愤怒的他立刻跑回家,前半部分的主题音乐是十分急促的,预示着将有一场暴风雨的到来,果不其然,斯图尔特不惜砍下了艾达的一根手指,这个时候天空中下起了大雨,配合着艾达的挣扎。而当手指被砍下之后,艾达却十分平静,音乐也

摘自: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突然停了下来,失去一根手指的艾达站在雨中,任雨水浇在自己的头上,她的目光出奇平静,同时还有一种坚毅于其中,她只是看着自己的丈夫,然后转过身来,向贝因家跑去,最终因为体力不支摔倒在地上。此段主题音乐的运用,经过了快——静——慢的发展过程,和艾达的心情紧密联系在一起,似乎在诉说着艾达的痛苦和不幸,但是更多的还是表现出了艾达坚韧和倔强。这部影片之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就是因为对于主人公性格和情感的细腻描写,被誉为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佳作,而这段钢琴主题的音乐,则是其性格的刻画和形象塑造的最有力的手段,可以说,没有这段钢琴音乐的运用,也就没有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坚强的艾达。

(三)刻画主题情感,渲染主题气氛

所谓影片的主题情感,就是整部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和情感取向。电影是一门长于叙事的艺术,在情感的表达和氛围的营造方面,并不是十分见长,而音乐有着自身的多义性特征,可以有效弥补电影在这一方面的不足。特别是作为钢琴主题的电影来说,更是借助于钢琴本身,将主题情感的刻画和情感氛围的营造,发挥到了极致。影片《钢琴家》也是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的优秀作品,描述了波兰钢琴家斯皮曼钢琴演奏的一生。他一生钟爱钢琴,钟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但是波兰这个不幸的国家,却屡屡遭到外族的入侵,斯皮曼不得不苟且偷生活着,只为了能够获得重新弹琴的机会和看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重获自由。整部影片中,所采用的全都是肖邦的作品,他被誉为是最伟大的爱国主义钢琴家,他的钢琴作品,早已成为波兰人民的象征。在肖邦钢琴音乐的刻画和渲染下,我们看到了波兰人民的不屈和音乐的伟大力量,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
影片一开始,斯皮曼正在电台进行演奏的录音,此时的他演奏的是肖邦《第20号升C小调夜曲》,平静中含着深情,舒展中含着细腻,像是肖邦在深情向别人诉说着什么,时而会流露出一些伤感和无奈,像是预料到未来要有什么灾难发生一般。果然,这种不幸的预感变为了现实,德国人的入侵到来了,波兰人民安逸的生活结束了,苦难才刚刚开始。伴随着德国人入侵,波兰人民苦难日子也开始了,斯皮曼和多数人一样,每日东躲西藏,有一次,为了躲避德国人的搜查,他来到了一个废墟之中,出乎自己预料的是,这个废墟中竟然有一架钢琴,这让斯皮曼感到兴奋不已。他慢慢打开了琴盖,平静了一下,然后忘情地演奏起来,弹起了《降E大调波罗乃兹圆舞曲》,这是肖邦的代表作品之一,整个作品热情豪放,充满了昂扬的斗志,音乐表情坚定,且充满了。画面中斯皮曼的演奏十分投入,他将自己对于民族的关爱和希望以及必胜的信念,全都融入到了作品之中。随着镜头的拉伸,原来坐在钢琴前的斯皮曼,并没有真正演奏,他的双手在模拟着演奏凌空飞舞。然后接着就明白过来,本身就是逃亡和躲藏的斯皮曼,怎么还可以发出声响?他只能让双手在琴键上凌空飞舞,这是对于祖国和民族必胜信心的展示和他自己要活下去的决心。后来的斯皮曼遇到了一位德国军官,当德国军官知道斯皮曼曾经是一位钢琴家之后,随即将他带到了一个有钢琴的房间。演奏起了这首《g小调叙事曲》。这首钢琴曲是肖邦受到波兰的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诗歌启发创作而成的,这首诗歌中描写了一位老人,为光复祖国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德国人用炮征服了波兰民族,而波兰人却用肖邦的作品征服了德国人。此后,这位德国军官偷偷地帮助斯皮曼,给他送来食物,直到前苏联军队的到来,波兰赢得了解放。
综上所述,相对于钢琴艺术来说,电影无疑是一门更为年轻的艺术,但是正是因为其年轻,所以才能够有多种探索的机会。伴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影配乐也逐渐彰显出了自身所特有的艺术价值,钢琴音乐也成为电影配乐中的重要力量,不管是电影家还是音乐家,还是一般的欣赏者,都欣慰于看到两者之间的珠联璧合,获得全新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关于钢琴电影主题影片的拍摄,为两者的充分融合,迎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怎么写论文www.udooo.com

]
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
李南.有关经典音乐传播方式的思考[A].曾遂今.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二辑)[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27.
[3][德]爱因汉姆·鲁道夫.电影作为艺术[M].杨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6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