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高中班主任 >语言歌唱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联系中国

语言歌唱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联系中国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33853 浏览:15634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歌唱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语言与歌唱音乐艺术声响的完美结合,是一种人类特殊形式的高级语言,歌唱语言是有别于生活语言的独特语言,它具有与生活语言相同的语音形态、语音结构、语法规则及语言规律,然而,人类歌唱艺术活动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也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
关键词:歌唱语言 生活语言 两者关系
人类生活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语言形式,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哲学,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歌唱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在声乐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一、歌唱语言

歌唱语言包括四部分:
(一)歌唱语言的发音发声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般交流的语言活动,原是无须进行特殊的发声训练或练声的。然而作为舞台语言,歌唱都必须进行艺术的加工,语言与歌唱的发声或者说是说与唱的发声具备了同样的生理发声条件。首先,在呼吸或气息的运用上有明显的差异,歌唱需要更多的气息,这样就要比说话增加呼吸的次数或增加呼吸的深度,使肺的气息量出入量加大,说话时的气息出入量是自然的控制,其次,在发音上说与唱也截然不同。人体的发音体一声带在适应不同的发音需要时它的颤动频率有明显差异,一般说话时声高的变化较小,声带的震动次数也较少,而歌唱时音高次数变化较大,声带震动次数也较多,同时,在声音共鸣上,说话一般保持自然状态无须进行共鸣的集中或声色的修饰,而歌唱则是语言的美化,歌唱的共鸣是丰富音色的重要的声音造型手段,美好的共鸣是提高声腔美与声乐艺术表现力的关键。
(二)歌唱语言的咬字与吐字。说话时咬字、吐字一般比较轻快,字音之间没有太多的空隙,歌唱时则必须加强力度或弹性,尤其是声母中的字音。同时随着旋律的变化要拖腔拉着,这样表现可以充分发挥韵母的共鸣作用。这样说话时的音素表现由于间隙短,一般不十分明显,而歌唱时由音拉长,字的头,腹,尾或每个音节中的各个音素都表现较为明显。
(三)歌唱语言的语调色彩。歌唱语言的语调色彩则是有声语言语调的音乐,它不仅蕴涵着语调的自然形,且充分调动音乐的旋律、节奏等特殊手段加强并发挥语调的艺术表现力与情感作用。
(四)歌唱语言的艺术风格。歌唱语言的艺术风格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不同的历史时代及其相应的文风,不同的题材形式,以及不同的作者,演唱者的具体创作表现及其所形成的流派等,反映在声乐艺术的风格上各不相同。

二、生活语言

生活日常的语言组织,遣词造句相对比较自由,更多随机性和随意性。尤其是非正式语言交流的言语表达更加不拘形式不受语言格式,声韵的限制。有时甚至可以不顾及语法。句法,语汇,语音音色,语音声调,语态的种种限制。只要语言顺畅自然表意清楚,明白,相互就能够领会即可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语言通常是人与人之间的说话,包括最基本的声母,韵母,声调练习还有绕口令,台词等都是一些常用的生活语言。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歌唱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语言与歌唱音乐艺术声响的完美结合,是一种人类特殊形式的高级语言,歌唱语言是有别于生活语言的独特语言,它具有与生活语言相同的语音形态、语音结构、语法规则及语言规律,然而,人类歌唱艺术活动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也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

(一)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在语音声响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1.音值差异:通常情况下,说话的语频、语速、语言节奏都明显快于歌唱。关于歌唱语言与说话方式的语言节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奏速度的比较,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方式来加以测定。任选一首歌曲,先按作品规定速度歌唱完全曲并记下所需的时间,然后与朗读完歌词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二者在语速、语频方面的具体差异。
2.音调差异: 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的表达之间还存在着语音音调的差异,所谓语音音调的差异,实际上是指无声发声时出现的嗓音音调高低的变化。一般而言,说话的元音音调起伏变化不大,音域相对较窄,音高差异一般不超过五、六度范围,而歌唱音乐元音音高一般会达到两个八度。与说话方式不同的是歌唱语言的语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的较大幅度的变化。
3.音强差异:歌唱与说话时的语言表达在语音的音强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的说话音量都与自己的说话习惯有关,致使不同人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别。有的人天声嗓门大,声音洪亮,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更习惯于轻声细语。生活中大部分人说话的声响多半居于两者之间,习惯用中等音量进行交谈。
参考文献:
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 [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